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4页/共5页)

。】

    这些事情,景阳是一口气说完的,仿佛只要中间断了一下,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瑶光轻轻抱住了他,在他耳边一遍又一遍地说:“八郎,你没有错,你保护了自己身边所有人。”

    极具安抚性的声音在耳边萦绕,景阳的精神慢慢放松,直到彻底松懈,一下子就睡了过去。

    瑶光只觉肩上一沉,就知道景阳已经昏睡过去了。她并没有立刻挪动对方,而是又拍着他的背安抚了许久,直到他彻底睡死了,才轻轻把他放在床上,下床替他脱了鞋。

    这一觉,直到第二天中午。

    宫里宣旨的太监一大早就来了,是一直在太子身边伺候的章拱。章拱身上,已经穿上了大内副总管才能配穿的圆领葵花衫,腰带上还绣着金荔枝,好不春风得意。

    原本瑶光是要把景阳叫醒的,但章拱来之前明显是得了示意,赶紧拦住了瑶光,说是王爷累了,他多等等无妨的。

    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虽然章拱表现得十分谦卑热络,但瑶光又岂敢怠慢他?再三要去叫景阳,都被章拱坚决拦住了。

    瑶光见他不似作假,只好吩咐人准备了酒席,命王喜和张五都去陪着,让三人在前院卷棚里吃酒。

    事关王府的前程,便是王喜心里对张五还有点小芥蒂,此时也都收敛了起来。两人齐心协力,把章拱哄得眉开眼笑。

    等到中午时分,景阳醒了,沐浴更衣领着全家到仪门处听旨,却是圣人病重,皇后让几位皇子从明日开始,轮流入宫侍疾。

    景阳眉毛一挑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毕竟圣人死得不光彩,非但是因太子谋反,还被老虎咬得面目全非了。

    为了皇室的脸面着想,只好劳烦他晚死几天了。

    “儿臣接旨。”

    他心里一时也不知是什么滋味,五味杂陈地领着全家磕头。

    第105章 惊天隐秘瑶光早叫人封了……

    瑶光早叫人封了五十两银子,宣完了旨后就打赏给了章拱,夫妻二人好生把他送出了仪门。

    回转之后,景阳便道:“你如今身子重,况遇喜的人也不好叫血腥气冲撞了。明日入宫侍疾的事,我自己去就行,你就在家里好生养着,母后那边不会怪罪的。”

    瑶光本来也不喜欢在宫里虚应,闻言自然无有不应。

    但她人虽然不去,该送的心意却不能不送。

    当下她便命小丫头把燕姑姑请来,询问今年新得的珍珠还有多少好的?

    自从晋王府的珍珠在宫宴上打出名头之后,每年采珠季,京城里的贵人们都纷纷前来求珠。

    小的他们自然看不上,但凡来求的,无一不是拇指肚似的大珠。再大的都是做贡品往宫里进的,大家都懂规矩,谁也不会来自讨没趣。

    剩下的小珠子和那些不规则的,自有王府的巧手匠人们,忖度成色或穿成珠花、或做了镯子的吞口、或做成盆景的花瓣和花蕊。

    那些实在不成才的,就细细研磨成珍珠粉,用装饰华美的粉盒装了,和那些珍珠做的物件一起放在铺子里寄卖。

    那铺子只有一家,就开在京城,瑶光全权交给了燕姑姑掌管。里面除了珍珠做的首饰和珍珠粉之外,并不卖别的东西。

    但因晋王府珍珠在上层贵族间很受追捧,那些买不到大珍珠的人家,情愿到这铺子里买几件珍珠首饰,或买一盒珍珠粉,权当自家也是顶级贵族了。

    哪知他们家的珍珠粉研磨得格外细腻,原本只是追求品牌效应的人,倒是慢慢都成了晋王府珍珠粉的死忠。

    燕姑姑虽然只掌握这一个铺子,却也凭借珍珠粉,成了许多贵妇的座上宾。便是抛开王府女官的身份,在外行走时也被人尊称一声“燕大娘子”。

    但也正因为她还有一层王府女官的身份,别人更加敬重她,轻易不敢得罪。

    燕姑姑自年少时就入了宫,虽因心里有成算,成功地从底层小宫女混成了有品级的女官,却也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过上如此风光肆意的生活。

    只是最近京城戒严,燕姑姑消息灵通,一早便借口王爷不在,王妃叫她回去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100-110(第7/14页)

    几日差,关了铺子躲回王府了。

    如若不然,就算瑶光着急要找她,也得叫小厮出府去她的铺子里。

    不多时燕姑姑来了,听王妃问起今年的新珠子,对这些了然于胸的她不假思索,脱口便道:“因王妃每年都要留下一批备用,今年下官就私自做主,把最好的九十九颗赤珠和一百零八颗彩珠留了下来,王妃若要,立时就可取来。”

    瑶光道:“都拿过来吧,用匣子分别装好,彩珠献给母后,赤珠献给太子妃。”

    她顿了顿,又说:“说不得,过不了多久,就要改口喊皇后娘娘了。”

    让圣人晚几天再“死”,为的是糊弄低阶官员和普通老百姓。实际上上层贵族都知道圣人已经死了,还死得不太体面。

    太子是立了多年的储君,在朝臣中颇有人望,继位是板上钉钉的事。太子成了皇帝,太子妃自然就是皇后了。

    燕姑姑感慨道:“王爷和王妃,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若是瑶光夫妻不和,燕姑姑自然不会在意景阳如何。也是他们夫妻情深,景阳了却一桩心事,燕姑姑才当成他们夫妻共同的事来说。

    瑶光笑道:“是呀,往后八郎总算是能睡个好觉了,我也少跟着操心。日后呀,咱们一家子关起门来,好好过日子就是了。”

    等景阳盥洗完毕,换了家常的衣裳出来,燕姑姑已经把装好的珍珠送了过来。瑶光告诉他哪个是给皇后的,哪个是给太子妃的,叫他明日代为献上。

    景阳点了点头,后厨送了热饭菜上来,他拉着瑶光一起吃了,才算是长舒一口气,觉得自己重新活了过来。

    先前因对父亲见死不救的产生的愧疚,在瑶光劝慰之后,他也想明白了:甘蔗没有两头甜,有些选择是必然要做的。

    还有一点他更是明白:当日做的选择,自己永远都不会后悔。

    第二天一早,景阳带着两匣珍珠进了宫,先去坤宁宫给皇后请安,把珍珠献上,话里话外只说是王妃身子重不能来,却还一心想着母后。

    听着他满是醋意的口吻,皇后对瑶光的孝心很是受用,好笑道:“你媳妇是替你尽孝呢,快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景阳又是好一阵痴缠,把皇后哄得身心舒畅,这才告退出来去东宫见太子,请太子把珍珠转交给太子妃。

    当日圣人在围场驾崩,皇后第一时间便把消息送到了宫里,因病留宫的昭嫔那立刻拿着皇后的懿旨和太子的令牌,把整个皇宫都控制了起来。

    等圣驾回銮之后,皇宫的控制权自然回到了皇后手中。太子夫妻两个虽然还在东宫居住,先前的两位大总管戴权和张

    保,却都已乖乖称病,把位置让给了太子跟前的心腹章拱与何椽。

    何椽是大总管,专门负责乾清宫的大小事宜;章拱是副总,对各宫大小太监都有任免之权。

    因这些年太子的境遇起起伏伏,他们两个倒是齐心协力,将整个乾清宫把持得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也别想轻易进出。

    圣人死在围场的消息,除皇后和甄妃之外,就只有昭嫔知晓。

    别的嫔妃虽然消息不够灵通,但足够聪明、足够敏锐的,自然能从宫中的风声鹤唳察觉到什么,都乖乖待在自己宫里,无诏不出。

    若说有哪个不甘寂寞的,就只有裕嫔了。

    裕嫔本就心高气傲,觉得自己这些年之所以宠爱稀少,是因为受了皇后和甄妃的联合打压。若不是有他们两个绊住手脚,圣人绝对不会如此冷落她。

    等到七皇子入朝,圣人格外加恩之后,她这种想法更是根深蒂固。

    圣人带着许多嫔妃和大臣去了太平行宫,才半个月就匆匆返回。回宫之后又谁也不见,皇宫里又各处戒严,裕嫔就意识到圣人必然出事了。

    别的嫔妃都乖乖待着不敢冒头,裕嫔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带着人赶到乾清宫,死活都要求见圣人。

    如今圣人是什么样子,乾清宫伺候的没有不知道的,自然不能让她进去。

    新任大总管何椽亲自出来阻拦,言语非常客气,态度却十分坚决。

    看见乾清宫的总管换成了他,裕嫔恍然大悟,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好哇!我就知道,圣人这些年对太子越发不耐烦,已经有了易储的意思。是太子和皇后,他们母子联合起来要谋害圣人,进而谋朝篡位!”

    何椽眼皮子直跳,对左右使了个颜色,立刻就有身强力壮的嬷嬷扑上来,堵住裕嫔的嘴压了下去。

    跟着裕嫔一起来的那些人,一个也没跑了,统统被何椽丢进了慎刑司。

    却不想,这一下竟审出一桩惊天秘事来,把皇后气得三尸神暴跳。

    “贱人!贱人!”

    皇后的情绪一向稳定,只要底下的嫔妃不主动挑衅,她一向不屑和他们计较。

    即便是从前频频针对的甄妃,也在甄妃失宠之后幡然醒悟,明白当年的事罪魁祸首全在圣人,甄妃不过是个圣人表现真情的工具。

    她连甄妃都不针对了,倒越发像是连台上的菩萨,对所有嫔妃都一视同仁。

    今日裕嫔能把她气得破口大骂,倒是让带着太子妃来请安的太子觉得惊奇。

    见过礼后,太子便问:“母后这是怎么了?要是哪个不长眼的惹了母后,您也不必动怒,直接处置了便是。”

    如今整个天下都是他们母子的,太子又哪里肯让自己的母亲再忍耐那些妾妃?

    却不想,皇后怔怔地看着他,猛然上前将他抱住,哭道:“我苦命的儿呀,你怎么这么命途多舛?”

    一旁的太子妃心惊肉跳,心头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垂在身侧的手不住地摩挲,却并不敢催问皇后。

    等到皇后哭够了,夫妻二人亲自伺候着她盥洗了,太子妃才问:“母后何事如此伤怀?”

    皇后摆了摆手,示意伺候的人都出去,才把从裕嫔身边人口中审问出来的事说了。

    却原来,当年裕嫔嘲讽太子接连得女,皇后心里气不过,便暗中给七皇子绝了育。

    此事到底是被裕嫔知晓了,她大洒银钱,竟然买通了一个给太子试膳的太监,也给太子吃了绝育的药物。

    想到东宫这些年再没好消息传出,太子妃一口气上不来,直接晕了过去。

    他们夫妻膝下,算上庶出的,也只有四个女儿。日后这万里江山,该交付给何人呢?

    太子双手抖得厉害,面上却还端得住,亲自把太子妃扶到榻上,低着头在原地站了许久。

    好半天,他才深吸了一口气,转过身来对皇后说:“母后,听说八弟妹又怀了一胎,说不定就是个男娃。”

    且不说景阳是皇后的养子,只说所有兄弟里,唯有景阳和他血脉最近。若是日后要过继,自然先考虑景阳的儿子。

    皇后道:“你还年轻呢,还是先让太医给你调理身子吧,说不定还有机会。”

    太子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说:“劳烦母后召看太子妃,儿臣还需到乾清宫去主持大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100-110(第8/14页)

    其实就是批折子和接见大臣,做一个皇帝该做的事。

    只等再过两三天,圣人顺利驾崩了,他也就能名正言顺了。

    “好,你去吧,太子妃这里有我。”皇后安抚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如此,儿臣告退。”

    第106章 生了一对姐妹花五日之后……

    五日之后,在围场堕马受伤的圣人不治身亡,群臣保着太子灵前即位,为嗣皇帝。

    嗣皇帝仁孝,为大行皇帝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又当众宣布为大行皇帝守孝三年,三年之内不食荤腥、不进后宫。

    天下人纷纷感叹新帝的圣德,这其中肯定不包括明月楼里的道士和清辉楼里的和尚。

    这些人涉嫌以丹药谋害大行皇帝,直接被皇太后下令处死了。

    先帝即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尊生母为皇太后,命人修慈宁宫,作为皇太后颐养天年的居所。皇太后的父亲加封一等承恩公。

    第二件事自然是册封后宫,太子妃文秧为皇后,其父加恩为三等承恩公。

    两个有产育的庶妃封了妃位,无产育的两个为嫔,其余侍妾皆为贵人。居嫔位以上的,父母亲人都被接到了京城,赏了虚职下去。

    大行皇帝的嫔妃除裕嫔之外,各升一级,都尊为太妃。其中皇考昭嫔得了太后恩典,连升两级,为贵太妃,位次还在甄贵太妃之前,实为皇太后之下第一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