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天气渐渐炎热,河北大地上吹拂而来的风都仿佛被太阳灼烧过,吹在脸上只觉得闷热。
涿州群牧所位于涿州城外北面,一个蓄养牲畜的部门,当然不可能将它设在城里,它离涿州城大约二十来里,由于是群牧使司...
赵明德的庆典之后,大宋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作为一位深谋远虑的君主,他深知荣耀的背后仍需脚踏实地的行动来支撑。因此,在庆典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赵明德便召开了朝会,商讨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诸位爱卿,”赵明德目光扫过殿中群臣,“今日之大宋虽已辉煌,但若要长治久安,还需未雨绸缪。朕以为,当务之急在于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唯有让更多的百姓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栋梁之材。”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点头称是。礼部尚书李清率先出列奏道:“陛下圣明!如今各地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且师资力量分布不均。建议由朝廷统一制定教材,并定期派遣优秀教师巡回授课,以确保各州府学子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赵明德满意地点了点头:“此议甚好。除此之外,朕还希望扩大对寒门子弟的支持力度。可以设立专项奖学金,资助那些家境贫寒却天资聪颖的学生完成学业。”他看向户部尚书张昊,“此事交由户部负责,务必做到公开透明,避免徇私舞弊。”
张昊连忙应下:“微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办好此事。”
与此同时,刑部侍郎刘承则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陛下,近年来随着商业繁荣,民间借贷纠纷日益增多。有些高利贷者趁机剥削弱小,导致不少家庭倾家荡产。是否需要出台相关法律予以规范?”
赵明德皱了皱眉:“这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朕同意制定明确的利率上限,并规定所有借贷合同必须经过官方备案。对于违反规定者,将依法严惩,绝不姑息。”他又转向工部尚书王元:“此外,工部可考虑建立专门机构处理此类案件,简化流程,减轻百姓负担。”
王元拱手答道:“微臣明白,定会尽快落实。”
会议结束后,赵明德并未急于返回寝宫休息,而是亲自前往御书房查阅资料。他发现,尽管目前的大宋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军事科技领域仍有提升空间。于是,他立即下令组建一支科研团队,专注于火器研发和改良工作。
数月后,第一批新型火炮成功问世。这些火炮不仅射程更远,精准度也更高,极大地增强了大宋军队的战斗力。消息传开,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振奋。
然而,就在国内一片欣欣向荣之际,南方沿海地区却传来警报:一群海盗频繁袭击商船,严重扰乱了海上贸易秩序。得知这一情况后,赵明德迅速做出反应。他命令水师加强巡逻力度,同时招募熟悉海况的地方渔民组成辅助舰队,共同打击海盗活动。
经过一系列精心部署,大宋水师终于在一次大规模围剿行动中重创敌方主力,迫使剩余海盗投降。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赵明德还设立了沿海防御体系,包括修建灯塔、布设暗礁警示标志等措施,为过往船只提供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北方边境的局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原本与大宋达成协议的部分游牧部落内部再度出现分歧,部分激进分子试图挑起冲突。对此,赵明德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继续深化与友好部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则强化边防驻军,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在此期间,他还特别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将领的能力。通过组织实战演练、邀请外国军事专家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大宋军队的整体素质。渐渐地,这支曾经以守势为主的部队逐渐展现出强大的进攻潜力。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又是一年过去。这一年,赵明德决定将注意力转移到外交层面。他认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不仅要自身强大,还应该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于是,他派出多支使团访问周边邻国,宣扬大宋的和平理念,并寻求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其中,与日本的交流尤为引人注目。两国就农业技术、医学知识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互相学习彼此的优势。例如,大宋将先进的灌溉系统引入日本,帮助其提高粮食产量;而日本则分享了独特的草药配方,丰富了大宋医药学的内容。
此外,赵明德还积极推动跨洲贸易的发展。他鼓励商人开拓通往非洲、美洲的新航线,并承诺给予优惠政策支持。这些大胆尝试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最终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来自遥远大陆的珍稀物品开始出现在大宋市场,而大宋的商品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正当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打破了平静。某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洪水,无数村庄被淹,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赵明德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调动全国资源进行救援。
他亲临灾区指挥抗洪抢险工作,同时号召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在他的带领下,各级官员积极履职,普通民众团结互助,共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抗灾赞歌。短短数月内,受灾地区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秩序。
经历了这次灾难,赵明德深刻认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并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力求最大限度减少未来可能造成的损失。
岁月如梭,转眼间赵明德已经执政十五载。在这十五年间,他始终坚守初心,不断探索适合大宋发展的道路。从最初的励精图治到后来的开放包容,每一步都彰显着他的智慧与魄力。
如今的大宋,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于一体的超级大国。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人们谈论起这位年轻的皇帝时,无不充满敬佩之情。
某日黄昏,赵明德独自登上皇城最高处的观星台。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他不禁感慨万千。“父皇曾教导我,做帝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如今看来,朕或许做到了一些吧……”他轻声自语道。
忽然,一阵清风吹过,带来阵阵花香。赵明德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孩子们在学堂里认真学习,工匠们在作坊中专注创作,士兵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而百姓们则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
“大宋啊,你注定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