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孙截散为人亲切和善,在众多将领中颇受欢迎,且辎重营没有多少立功的机会。
故此,也没有人与他争夺组建掷弹队的机会。
虽然加入掷弹队意味着面临更大的风险,需要上前线迎敌。
但一旦入选就能享受到甲级军的待遇。
因此辎重队的士卒们依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报名。
然而,要想通过掷弹队的考核并非易事。
即便火药配方的改良,军工厂生产的手榴弹体积有所减小,但仍相当有重量。
在考核过程中,士卒们需要在三十步之外,将手榴弹准确投掷进指定目标。
这对投掷技巧和力量都有较高要求。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选拔后,最终只有四百名辎重营士卒成功加入了掷弹队。
温越心道:“这手榴弹在防守城市、攻克堡垒以及壕沟战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还是过于笨重,无法与后世的手榴弹相比。”
他心中微微叹气,但也知道技术的进步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出现的。
……
几天后的军事工厂试验场上,一群将领围在一起,目光聚焦在温越手中的一件奇特武器上,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
温越手里握着一支燧发火铳,这并不罕见。
但令人惊异的是,枪管上竟然装着一个像套筒一样的短刃。
这把短刃的刃部长约一尺半,剑柄内部是空的,中间有一个缺口。
而在火铳管旁边则有一个小小的凸起扣环。
当短刃套进火铳管后,缺口正好与扣环对齐,只需轻轻扭转就能固定住。
王钩有些迟疑地说:“这是……安插在火铳口上的铳剑吗?看起来……好像不太像。”
他提到的铳剑,是插在火铳管里的。
而这个则是安装在枪管旁边,不会影响火铳的射击功能。
对于这种新奇的武器,青牙军的将领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请求亲手查看。
不久,更多的装有套筒刺刃的火铳,被传递到各位将领手中。
他们细心观察,不少人还挥舞着手中的火铳,感受其重量和平衡。
这种带铳刃的火铳大约重达十斤,对于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来说,挥舞起来自然不在话下。
即便是在青牙军中,军士们也都体格健壮,使用这种带短刃的火铳也不会有太大难处。
经过一番把玩后,众将领才停下手中的动作。
张大春拆下刺刃仔细研究,同时放声大笑:“大将军,您该不会是让我们青牙军以后都使用这种带短刃的火铳吧?”
温越笑道:“这个短刃是由军工厂的袁诠台等人刚刚研制出来的,因此我将其命名为‘袁氏铳配刃’。”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