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28.第 228 章(第3页/共5页)

倒是没有离别时,那般伤感了。

    “师父,我知道了。”

    他犹豫了下,“我可以把这个消息,跟我姐姐说吗?”

    这——

    沈怀山摇摇头,“你心里自己有数就行了,咱们师徒俩知道,不要在传出去了。”

    不是不相信姚志英,而是姚志英成家了,也生了一个孩子,如今她有自己家庭了。

    和以前自然是不一样的。

    姚志军脸上黯淡了几分,“我知道了,师父。”

    沈怀山嗯了一声,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你父母联系上了吗?

    姚志军点了点头,“之前我姐不是给他们寄了一些东西吗?后面消息又断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沈怀山想了想,“既然我都能走了,你父母应该也快有消息了,这段时间你就在前进大队,别把消息看漏了。”

    这是在提点姚志军。

    姚志军点了点头。

    在怎么不舍得,还是要分开。

    沈怀山拍了拍他肩膀,“我在那桌子的抽屉里面,留了三十块钱,你留着关键的时候用,如果真遇到什么难事,你记得打师父的电话。”

    说完,还不忘把北京大杂院的电话,留了一个给他。

    “这是小卖部的,你找我,我就是当时不在,晚上回家也是会给你回电话的。”

    这真的是把姚志军当做自家孩子来看待了。

    事无巨细的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姚志军听到这些,眼泪一下子下来了,他朝着沈怀山就磕了三个响头,“师父,你等我以后若是回到北京了去看您。”

    沈怀山嗯了一声,扶着他起来,“不要送了,我走了。”

    姚志军不吱声,强忍着泪意,目送着沈怀山彻底消失在路的尽头。

    沈怀山回家后,陈秋荷已经把家里的东西打包的差不多了,能带走的基本上都想带走。

    东西太多了,根本带不下。

    沈怀山,“又不是不回来了,留一些日用品在家,总不能让阿远回来,连个盖的被子都没有吧?”

    阿远和陈荷塘又不是不归家了,何必弄的这般把墙皮都给刮一道?

    这——

    陈秋荷去看陈荷塘,陈荷塘点了点头,“听怀山的,我和阿远回来,起码还有个落脚的家。”

    这到底是住了这么多年的地方。

    陈秋荷和才作罢,只收了一些比较贵重的东西。

    “大哥,阿远和玉书那边你说了吗?”

    陈荷塘点头,“说了,我说跟着你们一起去北京,玉书很是高兴,说我早该去了。”

    他笑了起来,“阿远也说,我跟着你们走了,他能放心一些,以后每个月直接把生活费,打到你们那就行了。”

    “说什么?”陈秋荷摆摆手,“一家人可别提生活费,见外。”

    眼见着陈荷塘还要说,陈秋荷瞪眼,“我和怀山住在家里这么多年,大哥,你问我们要过生活费吗?”

    这哪里一样。

    陈荷塘说不过陈秋荷,索性去了屋子收拾东西,虎皮褥子,大厚膝,毛毡帽,筒子鞋,这些都是金贵的玩意儿。

    哪怕是去了北京,将来天冷的时候,还是能用上的,尤其是那一张虎皮褥子,被炮制的极好。

    就是将来也还可以传给下面孩子,暖和的很。

    他去收拾东西。

    沈怀山也跟着收拾,基本上都是一些米面粮油,日常用品,他打包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秋荷,我们要平反回北京的消息,和美云说了吗?”

    这还真把陈秋荷给问住了。

    她下意识道,“你没说?”

    “我没。”沈怀山收拾东西的手一顿,“你也没说?”

    “我也没。”

    这——

    两人对视了一眼,“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我也是服气。”

    “我现在去找美云说。”

    陈秋荷丢下东西,就往大队部去借电话机子了,要把这消息给美云说过去。

    说起来,当时这消息还是美云带来的,结果他们现在都要回北京了,美云竟是一丁点不知道。

    陈秋荷到大队部打电话的时候,沈美云还在养殖场忙,家里的电话响了好几声,压根没人接。

    这个点,属于家里没人的状态。

    沈美云上班,季长峥上班,绵绵也上班,可不就是没人?

    眼看着一直没人接,陈秋荷这才去看时间,一看下午三点,她捏了捏眉心,“我真是忙糊涂了。”

    等挂了电话后,陈秋荷这才自言自语,“我晚上在来打电话,小王,你帮我留个消息。”

    大队部的电话,打一分钟是四毛五,反正普通人是舍不得的打的,也就是沈大夫的家人经常和沈知青通话,这才算是养起来了,大队部的电话。

    交代好后,陈秋荷这才离去。

    另外一边,沈美云看着那养殖场被热的发昏头的鸡,她掐了掐眉心,“不是说了,天气热,要打开通风,昨晚上这玻璃窗都打开了吗?”

    以前觉得养殖场建的好看,如今用起来却发现不适用的,安装的玻璃窗,经常忘记通风,这也就会导致了,鸡圈里面的鸡,一热死就跟着一大堆。

    “打开了一个。”

    十三小声。

    “全部打开再去打一些井水过来,把这里都给全部泼上降温。”

    沈美云刚交代结束后,外面就传来一阵声音,“沈厂长,你家的电话在响。”,第228章

    是真的茫然,当初从离开北京的时候是茫然,后来在前进大队扎根,找到了大哥,这才让陈秋荷有了几分安全感。

    可是这才多久?

    七年?

    又要再次回到北京,她若是走了,大哥怎么办?

    陈秋荷不知道,她去看沈怀山,也去看陈荷塘,企图从他们两人的脸上得到一丝答案。

    沈怀山没说话,向来沉默寡言的陈荷塘,却率先开口了,“这是大好的事情,你们应该回去的。”

    他比谁都知道,陈秋荷和沈怀山从来都不是属于前进大队的,他们的根子是城里人。

    陈秋荷是大学老师,沈怀山是北京医院的医生,他们从来都不属于这个小山沟,若拿凤凰来比喻的话,只是暂时栖息在一棵路边的树上,他们早晚都会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家。

    陈荷塘这话落下,陈秋荷下意识道,“大哥,我们走了,你怎么办?”

    怎么办?

    陈荷塘难得笑了笑,“小荷花,我是属于前进大队的。”

    这里是他的根,他自然要留下的。

    “不。”

    陈秋荷直接给否决了,她拉着陈荷塘的手,“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的话,大哥,你跟我们走吧。”

    他们都知道山里生活艰难,去北京生活,多少会方便一些。

    陈荷塘叹气,“小荷花,我是猎户,一辈子靠山而生。”

    他离开前进大队,离开了大山,他去吃什么?

    他不可能让陈秋荷和沈怀山去养他的。

    眼见着气氛僵持了下去,沈美云叹口气,“妈,你先别着急,正式通知还没下来,大家先商量着来。”

    又不是明天就要离开了,现在只是有这么一个消息由头而已。

    沈怀山也跟着道,“是啊,听美云的,那一天还没来,咱们不能先自乱了阵脚。”

    陈秋荷听到这,到底是心安一些,她拉着大哥陈荷塘的手,还是忍不住劝说,“大哥,北京很好的,那边衣食住行都很方便,看病也方便,你要是怕没有工作,这个有我在,我回去了,肯定能给你在北京找到一份工作。”

    “更何况,你就是不想想我,也想想孩子们,阿远和玉书将来肯定还是要孩子的,他们要了孩子,最好的教育还是在北京,所以他们将来的路也还是要回北京。”

    “你提前去北京,就当是给俩孩子铺路了。”

    这——

    前半截的话,陈荷塘还不为所动,毕竟,小荷花有了自己的家人。

    但是后半截,他却是心动了,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阿远和玉书了,总想着趁着自己还能动弹,多给孩子们攒点家底,将来老了以后,就算是死了到了地底下,也能心安了。

    陈荷塘迟疑了下,“我去北京,真能给我找到工作?”

    他最主要的担心就是没那一口饭吃。

    如果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给孩子们贴补下,这确实是满足了陈荷塘所有的心愿。

    而且他没说的是,每一个华国人对于北京都是有执念的,那是首都,那是心之所向,在蹬腿之前去看一眼北京,也算是了结了心愿。

    陈荷塘也不例外。

    陈秋荷一听他这话,就知道这件事有回旋的余地,她当即点头,“有,大哥,你放心,只要有我的工作,我就能给你找到工作。”

    只是,她没说的是在北京想要找工作是极为艰难的,但是事在人为,她还是想去努力一把。

    争取把大哥也带到北京去,她见过北京的繁华,自然不愿意把大哥再次孤零零的留在深山老林里面。

    毕竟,当年的母亲已经做过一次,如果她在这样做,那实在是太不是人了。

    陈荷塘想了想,没把话说的太满,“那行,我去问问阿远的意见。”

    到了他这个年纪,孩子的意见比他自己更为重要,失而复得的儿子,对于陈荷塘来说,那是命。

    那是比命更为重要的人。

    陈秋荷,“自然,是要问问阿远的意见。”

    陈荷塘思虑了一晚上,本来打算第二天大队部借电话问的,但是转念一想,现在问了,不就把消息透露出了?

    美云也是私底下拿的消息,这要是对外一公布,还不知道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动。

    他便压下了去问的心思,只等消息来临的那一天。

    谁都没想到,那一天来的这么快,过完了五月,炎热七月来了。

    这天,一封电报从北京传来,与此同时还有报纸上的消息,公知平反像是一道星星之火一样,迅速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当然,收到消息的还有沈怀山和陈秋荷。

    “沈大夫,你们看到消息了吗?还有报纸。”

    沈怀山自然是早都得到了消息,那是五月份女儿带回来的,只是这话,他自然不能说,只是含糊地点了点头。

    “还不清楚具体的。”

    “你们好像可以回北京了。”

    一位社员刚说完,那边老支书就让会计来喊人,“沈大夫,陈老师,老支书喊你们过去一趟。”

    这过去自然不是为了旁的消息。

    沈怀山微微一顿,“我去喊了我爱人,这就来。”

    不一会,陈秋荷跟着下山了,两人结伴一起,去了老支书家,这一路上,陈秋荷的手都忍不住微微发颤。

    “怀山,你说老支书是找我们说那件事吗?”

    美云五月份带来消息,他们已经等待了两个月了,每一天都是度日如年,盼着消息的到来。

    沈怀山嗯了一声,“大概率是的,秋荷,我们先稳住了,万一不是,也别失望,毕竟我们在这里生活了七年,这里也算是我们的第二个故乡。”

    如今,他习惯了走街串巷给人看病,也习惯了和大舅哥一起上山捡猎物,更习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