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一四九章(第1页/共5页)

    【在视频的最后up想聊一聊一个小问题。

    现实生活里,人们总广泛的使用“闪电战”具备的快速性、突然性去形容某件迅速又出人意料的事。

    这种形容深入人心,以致于看到诸如霍去病深入漠北千里也跟着叫起了“闪电战”。那么朱棣的“千里大突袭”能不能称之为“闪电战”呢?回答它,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闪电战?】

    伴随着这句话,那原本只有地图和声音的光幕,又开始有音乐和动画了!那音乐,有点像他们之前听过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都有相似的艺术风格。

    然后,出现在光幕上的动画,没有之前那“辽宁舰”那般震撼,而是一种黑白色斑驳老旧的感觉,不过,这黑白画面里,也是有那帅气的朱棣心心念念的坦克的。

    老朱呆呆地看了坦克一会,突然,用力一拍大腿:这次的视频放的慢,赶紧给咱把它们都画下来!

    老朱这声叫喊之后,那皇子中的朱权,都还没反应过来,自己的面前已经摆好了桌椅,那新磨出来的墨水,已经在砚台里了,而自己的手掌中,更被塞了只毛笔。

    朱权:……

    他也知道事情非同小可。

    于是,任劳任怨,认认真真地开始照着那视频上画面,把坦克给描摹下来。

    【闪电战,我国的戴耀先大校曾如此定义:

    1、主力隐蔽集中和展开于主要突击方向上;

    2、不宣而战;

    3、集中强大的装甲兵团,在强大的航空兵支援下,突然、迅速地突破敌人防御,分割并围歼敌人集团,向敌人纵深快速推进;

    4、与此同时,空军对敌人飞机场、交通枢纽、防御工事、军队集结地域、重要政治中心进行猛烈空袭,瘫痪敌人指挥、运输及作战能力,给敌人以强大的心理震撼。

    可以看到“装甲兵团”是闪电战的基础构成元素,不具备大规模装甲集群是不可以称之为闪电战的。】

    将军们敷衍地指责了一下:怎么可以不宣而战?

    然而,他们真实在意的,还是那视频中透露出来的每个细节:“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苏联那地方,果然是冰天雪地,看看这漫

    天皆白的样子!

    原来他们的铁丝网和壕沟是这样子的!

    还垒了土堆,用袋子装着。

    “哦——原来他们是这样打枪的!躲在那土堆袋子之后,不错,不错,这样就不会被射到了啊!

    那枪

    随着将军们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动,朱权发现自己要画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他恨不得自己此刻能长出四个脑袋八条手来。

    而朱棣呢,更是一心二用。

    一面看那这辈子也许仅能看一次的视频,一面在思考那后辈说的闪电战理论。【我们日常的释义,仅停留在“闪电”二字。

    从语义上,似乎所有的古代兵法都早早的论述了,比如:兵贵神速;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然而,闪电战并不是某个战术上的奇袭战,而是经由一个或数个战役行动来达成战略目的。狭义上,它又专指二战纳粹德国所使用的战争策略。

    战争策略。

    闪击波兰不是一场孤立的迂回绕背,德国灭掉波兰的灭国思想策略才是“闪电战”。

    如果一定要做个类比,我们应该把他的“论持久战”与之对比。就算我们红军各种千里奔袭,各种迂回包抄,可我们的指导思想不由红军一场仗跑的多快来定。

    咱们打的一直是“持久战”,不是“闪电战”。】

    光幕说到这里的时候,播放的视频中,正好闪出了德国和苏联的标志。朱榈咦了一声:那苏联的镰刀和锤子,是不是也在兔朝的旗子上看见过?

    老朱则在想:持久战和闪电战都是一项战争策略的话,那咱的‘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岂不也算一项战争策略?

    朱允蚊笑道:自然算是的。按着这样来说,那四叔的战争策略,大概就是‘奉爹靖难’了吧,毕竟,□□全靠皇爷爷您在天之灵保佑啊。

    朱棣:……

    gt;

    【理解了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