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遍!再来一遍!”
“还来啊?”老头苦笑,“这又没出来的,我光叫唤有什么用?”
“我就学你那气口,来来来!给你一毛钱行吧?”
老头原本被缠得够呛,此时眼看有钱拿,赶紧伸手接过,道了声谢,这才朗声喊起来。
“有破烂儿我买——,有旧衣裳破鞋破袜子我买呃——”
中年人听得入神,等老头喊完了,他依旧不让老头走,“你再听听我的!听听我的!”
说罢,他清了清嗓,“有破烂儿我买,有旧衣裳破鞋破袜子我买呃——!”
喊罢,一脸认真地追问,“怎么样,我喊的对不对,够不够味儿?”
老头笑笑,“嗐!什么对不对!有人出来卖就是对!”
说罢拉起平板车走了。
中年人咀嚼着最后这句话,念念叨叨的样子,仿佛丢了魂。
钟山看完了热闹,绕过去,不远处就到了史家胡同56号。
大门虚掩着,钟山随手敲了敲就径直走了进去。
这是个三进的大四合院,纵深宽阔,除了几个四合院之外,还有一处筒子楼。
大院儿里面还藏着一个海棠院,曾经是人艺接待外宾的花园,民国时是禅臣洋行。据传说,王世襄先生就是在这里追回了348件青铜器文物。
不过如今都已成过眼烟云,昔日的宅院如今只是个大杂院。
此时已经七点多钟,院子里热闹起来,有提着笼子遛鸟的,有站在树下练声、号腿的,更多的则是穿戴整齐地走出来,朝着胡同口的方向走去。
钟山按着王蕴如给的指示钻进筒子楼里,到二楼敲开了一扇门。
开门的是个眉眼柔顺的中年女人,看到提着报纸包裹的钟山,她有些狐疑。
“您找谁?”
“大娘您好,我叫钟山,是王——”
“哦!你啊!知道了!”女人笑起来眼睛弯着,颇有几分风姿,她展开门领着钟山进来,喊了一声“老蓝!”
一个头发花白的高个男人转身走过来。这人梳着背头,一脸正气,上了年纪的脸上渐有笑纹,显得格外和善亲切。
钟山一看,这面孔可太熟悉了,演“姜子牙”的蓝田野嘛!
说起来,蓝田野原本名叫王润森,老王家一支原本是河北人,民国时举家搬到了燕京城。
蓝田野这一辈有好几位参加革命,因此都改了名字,姐姐叫石梅、哥哥叫杜澎,他则是改成了蓝田野,看起来毫不相干。
而自己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个晚娘居然还是蓝天野的堂妹。
“钟山啊,蕴如跟我介绍过你!你可比她描述得精神多了。”
蓝田野笑吟吟地打量了钟山一番,“吃饭了没有?”
“吃过了!”钟山把提来的炸鱼递过去,“家里昨天炸的,给您送来一些。”
“好!谢谢!”
蓝田野并不推辞,把炸鱼递给一旁的女人,顺势介绍道,“这是我爱人,迪辛,按说你该叫舅妈。也是人艺的演员。”
钟山赶忙喊了一声,迪辛笑盈盈地答应下来,放下炸鱼就要张罗着沏茶倒水。
蓝田野此时刚收拾好,他看看挂钟,干脆了开门,“甭忙了,一会儿去我办公室喝茶,走吧,咱们路上说。”
仨人由此出来,顶着早春的寒凉出了筒子楼。
“提黄鸟那是黄宗骆,刚才那个号腿的是吕衷……”
一路上跟不少钟山眼熟的人物打过招呼,蓝田野一边走一边给钟山介绍,半天才出了胡同。
钟山这半道上点头招呼的,可以说个个都是话剧界响当当的人物。
清早的街道上遍布自行车大军,走在路上的人也大多行色匆匆。
蓝田野步速不快,一边往前走,一边看着钟山,诚恳道:“说到你的工作,我首先要跟你道个歉。”<b></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