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这些白色军官自身的军事技能也不怎么样,按照林枫的看法,虽然他们在日本士官学校接受了一些军事训练,但大多不过是连排级别军官的指挥技能,还是删节版的。至于日本陆军自己,对于欧洲军事思想的吸收也还在摸索之中,但至少还有个体系,算是有一个方向可以前进。
因此,这些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留学生完全撑不起一支现代军队的指挥体系。他们最多也就能打一打殖民地战争,就是在列强的后勤体系和指挥体系下,负担起个别战场的战斗任务,一旦失去了列强的后勤体系和指挥体系,那么就变成了一次性的消耗品。
所以,田均一要求蔡锷返回国内,将这支军队变成名副其实的工农武装力量,而不是一群拿着步枪和大炮冲锋的武装平民。蔡锷认为田均一的主张是正确的,虽然他在柏林学习的时间不过才一年多,但是他认为自己对于如何组建一支军队还是有所了解的。至于战斗,那么就得在战争中去学习了。
不过就在他整理行李的时候,房门被一名德国军官打开了,他打量了一下房间内的情况后便向蔡锷问道:“你就是蔡中尉吗?”
蔡锷直起身子答应了一声,询问对方的来意,对方却让出了通道对着他客气却不容拒绝的说道:“将军阁下希望见一见你,请跟我来。”
虽然不知是哪位德国将军想要见自己,蔡锷还是接受了这个邀请。不过当他乘坐着马车来到一处安静但戒备森严的小院,踩着小方石铺设的庭院上后,方才意识到这里应当是德国陆军的大脑-总参谋部的所在地了。那么这个地方能够被称之为将军阁下的,必然是总参谋长施利芬了。
蔡锷不认为这位繁忙的总参谋长想要见自己是因为看重自己什么的,现在的中国对于德国来说,重要性也许还不及曾经的布尔共和国。毕竟布尔人可真的让英国人损失惨重了,而中国到目前为止都还是各国眼中待宰的羔羊,和奥斯曼帝国的地位类似,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中国距离欧洲较远,所以不会如奥斯曼帝国那样被几个欧洲大国直接上手分割。
蔡锷的猜测其实还是正确的,施利芬关心的并不是他,刚一见面对方就向他问道:“你们对于印度究竟有什么样的计划?”
蔡锷完全被问糊涂了,好一会才回道:“我们对于印度没有任何计划,对于中国而言,印度还轮不到我们去关心。”
施利芬瞧了他好一阵,才拿起了边上桌上的一份报纸交给他说道:“看看这篇声明,难道你真的一无所知吗?或者是你在国内的同胞并没有给你透露消息?”
蔡锷拿过了报纸认真的阅读了起来,这是德国报纸转载的印度《孟加拉人》报的一则通讯,上面刊登的题目是:中国人民致印度人民书。大意是英帝国主义这两百余年来对于亚洲人民的压迫,印度人民也是受害者之一,印度人民应当起来打倒英帝国主义,夺取印度民族的自由…
施利芬等的有些不耐烦了,直接对着蔡锷提示道:“前面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几行字。”
蔡锷抬头看了施利芬一眼,虽然他和对方没什么接触,但也听说过这位的不少传闻,至少在传闻中这位可不会有这样浮躁的一面,不过他还是很快低下了头看向了报道的最后,因为他也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看到下面几行字他忍不住就念了出来,“中国派遣军前进委员会发于印度西里古里,西里古里?”
看着蔡锷还在思考西里古里这个名字,施利芬走到一旁的墙边,伸手指了指一个地方说道:“在锡金下方的印度平原上,是通往大吉岭的必经之地。你真的对此一无所知吗?”
蔡锷走到地图前认真的看了看,才对着施利芬点头说道:“我对此确实一无所知,不过我不会奇怪这件事,因为我知道带着这支军队前进的人有能力做到这样的事。”
施利芬看着他说道:“我不是怀疑你们是否有能力做到这样的事,事实已经放在了我们的面前。我现在想要知道的是,你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进入印度,是一时兴起,还是有着其他想法?
我不想对贵国的行动做出什么指责。但是我认为,中德之间想要继续保持一种特殊关系的话,至少你们得告诉我们,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蔡锷沉吟了良久,这次施利芬倒是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蔡锷才斟酌的说道:“我想,带队的指挥者不会是一时兴起跑到印度去发表这样一个声明的。”
施利芬点头赞同道:“我也是这么看的。因为他的这封通电,比莱迪史密斯会战给英国人造成的打击还要大。”
这话让蔡锷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施利芬会如此看重这封通电,要知道上次林枫他们在西藏活捉了一名英国准将,施利芬也不过觉得林枫打的不错而已。不过他很快就收回了心神说道:“按照我对于这位指挥者的看法,这封通电的目的就是为了动摇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并唤起印度民族的自尊心,因为光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越过西藏高原投入太多兵力到印度的。”
施利芬锐利的目光盯着蔡锷问道:“我想要知道的就是这个。你们或是他们打算在印度打到什么程度才会罢手?”
蔡锷摇头苦笑的说道:“将军阁下,这样的人是没法猜测其动向的。我认为,印度问题最终还是会取决于英国人会以什么方式来解决,因为他们拥有的是一个帝国的力量,而这位指挥者身边能有个数千人就不错了。”
施利芬瞧了蔡锷许久,没有再提出什么问题,他叫来了自己的副官又把蔡锷送了回去,然后坐着马车前往了菩提树下大街东部的宫殿,觐见了皇帝陛下。
威廉二世很快就接见了自己的参谋总长,向他急切的询问道:“中国人是怎么说的?”
施利芬摇着头说道:“显然这不是一个有计划的行动,而是杰出将领的灵光一现。虽然这一击给了英国人不小的震动,但是我们没法预测他的下一步行动,因此最好不要轻举妄动,这个时候的英国是危险的,我们不能把他们的怒火引到自己头上来。”
然而威廉二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我听说,法国人都已经开始从英国银行提款了。如果中国人在印度能够再搞的大一些,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吗?”
施利芬沉稳的回道:“德国不需要依赖侥幸获得胜利,我们每一场胜利都是经过仔细又仔细的计算获得的。中国人在印度的动作确实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机会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