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沉默片刻后说道:“臣若是有法子,就不会回去待罪,而是先来向太后请罪了。此人若是没有这样的把握,又怎么会主张召开国会以制宪法?但凡他心里对朝廷还有一丝畏惧,此刻也该号召天下起兵推翻朝廷,摆出和朝廷势不两立的局势,让下面的人再无其他选择才是。现在他只要求召开国会,却不主张推翻朝廷,这就说明,他已经和下面达成了一致,臣就算回去湖北,也难以迫使下面改弦易撤了…”
第242章 变化
东暖阁的军机会议终于散了,虽然湖广方面要求开国会、没收李鸿章家族的财产、和英抗俄的要求已经严重的打了朝廷的脸面,但让慈禧耿耿于怀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湖广方面要求给光绪检查身体,并表示如果光绪帝死在她前面一定是非正常死亡。
虽然湖广方面没有明说光绪帝非正常死亡会导致什么后果,但是对于慈禧来说这一要求和要求她下台也没什么分别了,这意味着她死后已经很难再保持自己的身后之名了,对于一个掌握了这个国家至高权力四十余年的统治者来说,这简直是难以忍受的挑衅。
在军机会议上慈禧虽然保持了克制,要求张之洞、袁世凯联合列强向武汉施压,试图在军事和外交压力下迫使武汉自己主动放弃这些冒犯朝廷的举动。但是在会议结束后,她还是留下了庆亲王单独说了一会话,大致的意思是,自己今年已经七十了,再忍忍也就到点了,无论如何她也不希望再出现一次西奔。
庆亲王也明了了慈禧的真实心意,老佛爷现在和谁都不想打,不管是外面的俄国人、英国人,或是武汉的逆贼,老佛爷现在就想着安安稳稳的过完余下的日子。简单的说,庚子一役确实把老佛爷的那股心气给打没了,她绝不想再来一次逃亡之旅。
不过当清政府向列强求援时,此时的列强之间却也出现了极大的裂痕。俄国人不介意帮助清政府,但要求清政府先签署了割让满洲和外蒙的条约,英、日、美三国则坚决反对清政府和俄国做出妥协。德国人对清政府的建议是和平解决,不要让其他列强插手湖北事务,因德国在湖北有着重大利益。
美国对清政府的建议也是和平解决,但主张在列强的主持下进行南北和谈。日本依然处于一种外交不确定之中,这种不确定来自于日本内部的分裂,一部分日本政客认为应当支持清政府,一部分日本政客则主张支持武汉的革命政府,日本人认定这是一次革命而非兵变。
英国人的态度很是奇怪,他们把矛头指向了德国人,认为这次武汉兵变是德国人在背后操纵,意图把湖北变为德国的势力范围,这显然已经破坏了英德扬子江协定,因此英国人对德国人开始施压,要求德国放弃独占湖北利益的企图。
德国人这个时候才发觉,虽然英国的陆军不怎么样,但是英国海军确实有能力将德国在亚洲的势力一一清除。比如德国虽然可以在山东逼迫中国人做出让步,但是当英国军舰出现在青岛外海之后,青岛的德国人就成为了一座监狱里的囚犯,他们既不能指望本土派出军舰来解救自己,也不能指望本地的中国人帮助他们。
倒是在武汉地区,英国军舰试图控制武汉长江段的企图激怒了新成立的湖广工农兵委员会,在交涉无法让英国人的军舰退出武汉长江段后,工农兵委员会开始谋求更加强硬的方式和英国进行对抗了,这倒是极大的减轻了英国人对德国人的压力。
12月15日,湖广工农兵委员会成立后的第十一日,湖北十府六十六州县一散厅中,有三十六州县宣布服从工农兵委员会,剩下的州县虽然在观望中但也没人跳出来要为朝廷讨逆,朝廷在湖北只剩下了一个据点就是荆州满城。
此时的荆州将军是蒙古镶黄旗人清锐,光绪九年癸未科翻译进士,到任还不到一个月。左翼副都统是隆斌,这位更倒霉,他就是武汉发生兵变那天上任的。右翼副都统是德禄,虽然在荆州待了十几年但多病,几乎不怎么理事。
不过幸好,前荆州都统、护理荆州将军瑞兴还没有离开荆州,这位满洲正黄旗,祖上为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兄弟,可谓是根正苗红的八旗贵胄,武汉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荆州满人自然都指望着瑞兴来做主了。
出生于1839年的瑞兴虽然已经是个老头子了,但有一项爱好倒是始终没能放下,就是喜欢养猫养狗,在他家中,爱犬比小妾还有地位。除了喜爱小动物之外,他另一项爱好就是抽大烟。
听到武汉传来兵变的消息,瑞兴只恨自己没能早点走,至于荆州满人要求他留下来做主,他是死活不愿意的。事实上他一直都在打听洋人的客船,试图坐洋人的客船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瑞兴虽然平日里不关心什么军务,但到底也是经历过太平天国时期的人物,对于军事并不是一无所知。至少他很清楚一件事,荆州的存在价值就是,当汉人在湖北造反的时候,荆州就是朝廷安插在湖北的一颗钉子,使得汉人不能向外扩展,一定要先夺了荆州才能控制江汉平原,使武汉有一个后方基地。
所以国初汉人几次造反都不成功,就是因为朝廷每次都死守住了荆州城。但是,今日的大清国早就不是过去的大清国了,荆州满城里的八旗子弟是什么德行他又不是不知道,指望这些人守住荆州城,就和他戒了大烟一样困难。更何况,就算他们侥幸守住了荆州城,朝廷有兵来救吗?
只是瑞兴想要脱身而去,清锐等人又怎么会如他的愿,这几位八旗将领鼓动城中满人把瑞兴家团团围住,根本不让他有机会带着家小去码头。瑞兴被逼无奈只能留下,但他死活不肯发兵去救什么武昌,甚至都不愿意派人去同四川总督求援。
瑞兴在这件事上倒是看的很明白,他对着几位八旗将领直白说道:“汉人起来造反,锡良和成都将军能自保就够呛,还指望他们来救我们?我看,不要把叛乱引入四川就不错了。
至于救武昌,我们拿什么去救?荆州城里有点志气的八旗子弟不早就去武昌当兵去了?剩下的人不要说放枪放炮,连骑马射箭都很少有人会了。我还指望着京城派人来救咱们呢…”
瑞兴的主张就是服从总督端方的命令,和工农兵委员会讲和。一开始荆州城内的满人还有些反对的声音,但是随着宜昌的驻军向荆州移动,这显然不是来保卫满人的,反对和工农兵委员会讲和的声音顿时就少去了,荆州满人在本地可没少祸害汉人,他们自然也清楚周边的汉人对他们是个什么观感。
瑞兴的主张终于得到了荆州满人的支持,平日里和汉人关系不错的瑞兴,立刻找了相熟的汉人前往劝说宜昌驻军停止向荆州进攻,一边则同武汉方面联系,表示愿意服从武汉方面的命令。荆州满城的投降,进一步摧毁了那些对朝廷还有信心的地方官员的信念,这些人不是倒向武汉,就是挂冠而去,跑回家去观望天下形势了。
而在荆州满人投降的时候,汉口也召开了第一次湖广工农兵代表大会,与会人员约400余人,其中四分之三的代表来自武昌、汉阳两府一十五州县,工人和军队的代表大约占了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左右,剩下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