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在英国将印度各地统一在一个英属政府之下后,一个统一的印度民族就开始形成了,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开始审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历史,并要求英国放开对于印度民族的束缚。
对于平民来说,光是19世纪末最后25年内的三次大饥荒,导致了1500万人的非正常死亡,就已经让他们对英国的统治恨之入骨了。哪怕是那些为英国人为虎作伥的印度精英们,也不得不公开批评英国的统治过于暴力,完全不顾印度的乡土人情,使得农民一贫如洗,完全没有积蓄对抗可能出现的天灾。
1885-1892年任英属印度总司令的罗伯特认为:通常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入侵必定要遭到该国所有阶层居民的顽强的抵抗…然而就印度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在印度最好的情况也仅仅是希望当地人保持消极的态度。一旦对外战争惨败就会在整个印度斯坦引起一场风暴,与之相比,1857年的麻烦根本不算什么。
英属印度的前进政策正是基于这一判断而成立的,因为印度经不起哪怕一场小小的侵略,所以英属印度要在印度之外建立一道高墙。这是英属印度不断对喜马拉雅山南麓及印度西北地区进行入侵的战略因素,除了在阿富汗之外,英国人的前进政策都算是成功的。
不过进入20世纪之后,英国对于印度的安全变得更加执着了。1901年,英国国防部有一份秘密文件阐述了印度在英帝国战略中的地位:
坦率的说,只要海军完成其任务,对于大陆国家的强大的地面部队来说,英帝国是牢不可破的,但在有一处是例外,即印度。
只有这里可以给我们致命的一击,通过征服使我们丧失印度,给我们的繁荣、威望及势力以致命的打击。敌对势力哪怕是接近它,带来的恶果也是不可估价的。
假如说维多利亚时代,印度是英国的钱袋子,那么进入20世纪后,印度已经变成了大英帝国的基石。大英帝国的一部分人对于印度的安全也就更加的重视,甚至已经到了病态的执着。寇松爵士正是其中之一,这位出身名门且身残志坚的英国贵族,就曾经对自己的同僚们说过:“…不仅仅要控制高墙,我们也要控制高墙外的缓坡,以防止野蛮人蹲在缓坡上向我们发起进攻。”
在其第一任总督任期内,就已经做好了对西藏的战争准备,不管是控制锡金后沿着提斯塔河向则利拉山口修建公路,还是派人打探通往拉萨的道路,其目的就是要把西藏变为英属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缓冲国,控制这片高墙之外的缓坡。
但是,现在西藏远征军遭到如此重大的挫折,却是其始料未及的,在接到怀特专员的报告后,寇松爵士就已经知道这场西藏远征是凶多吉少了,等中国人公布了麦克唐纳准将被俘的消息时,不过是给棺材钉上了最后一根铁钉。
西藏远征军的失利,实际上对印度的知识分子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因为他们很难想象,一群拿着石头的野蛮人居然击败了拥有马克沁机枪和大炮的英军。对于西藏的落后及藏人的野蛮的描述,正来自于英军的随军记者。
西藏远征军的失败刺激了国大党的斗争派,更是引起了阿努什兰·萨米提组织的扩张。阿努什兰·萨米提组织是一个1902年在孟加拉青年群体中出现的激进团体,主张以革命的暴力结束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它在东、西孟加拉有两个半独立的支部,以达卡为中心的达卡·阿努什兰·萨米提,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祖甘塔尔团体(也称朱甘塔)。
为了对付这些印度青年中的激进分子,英属印度政府于1903年建立了加尔各答警方特别分支,以英国警察领导印度警察和情报行动反对萨米提组织。应该来说,直到今年之前,萨米提组织都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毕竟这些青年除了煽动暴力和民族情绪外,就没提出什么能吸引工人和农民的政治理论来,自然也不能得到印度民众的支持,更何况大多数印度人还是觉得大英帝国是不可战胜的,暴力反抗是没有出路的。
印度民众对于孟加拉分割的最大抗议行动,也不过就是集会请愿和抵制英货,距离武装斗争还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但是在报纸上登出,拿着石头的藏人以武装抵抗的方式俘虏了英军之后,印度民众的思想就有些转变了。
这也是英国报纸为什么要对报道重新加工,主张是一两个英雄人物而不是依赖藏人自己打败了英军的原因。言外之意就是,印度并没有这样的英雄人物,你们起来武装斗争是死路一条。
但这种谎言并不能解决当前的西藏问题,寇松爵士也不能允许自己遭到这样的失败,为了挽救自己所推动的西藏远征计划,他选择了向总司令低头,以在军队改革和其他方面上支持对方为条件,要求基钦纳尽快派出一支部队,把西藏远征军解救出来。
在寇松爵士面前,基钦纳表现的很是冷静,他仔细的为对方分析了形势,然后总结道:“整个印度大约有7万英籍军人和13万5千印籍军人,这些军队驻扎在印度各个交通要隘上,并不是能够简单的就抽调出来的。
特别是西藏的地形特殊,因为后勤关系我们根本输送不了太多的部队进入高原地区。加上现在因为孟加拉分割的问题,孟加拉地区也需要一支军队镇守当地,不能轻易调动。而西北边境地区,为了防备那些部族叛乱,我们也不能轻易调动部队。
所以,我们需要时间重建一支精干的能在高原上战斗的军队。现在不是立刻出兵西藏的时候,而是通过谈判争取时间的时候,至少要到明年三月,我们才能准备好重上高原。”
寇松爵士对于基钦纳总司令的回复是不满意的,但是他现在也知道,在军事方面自己确实没法和这位总司令进行辩论,而英属印度也禁不起再一次的失败了。他最终还是同意了总司令的看法,先和中国人谈判,给军队以重建远征军的时间。
不过在自己的部下面前,基钦纳则怒气冲冲的训斥着曾经和自己一起战斗的部下麦克唐纳准将,带着八个营的部队居然打不过中国人一个新组建不久的营。从中国传来的消息很清楚的表明,入藏军队主要是湖广新军,总人数也就500出头,相当于英军一个营的兵力。
英国人能够得到的消息,其他国家同样能够得到,这就是为什么德国、俄国和法国现在对大英帝国的军事实力开始有所猜疑的根源。据说,德国人再一次放出了风声,表示要修建从巴格达通往波斯湾的铁路,这正是德国对英国陆上力量失去敬畏的表现。
虽然在寇松爵士面前表明了军队的困难,但基钦纳还是要求噶伦堡通知菲利普·惠特利少校,务必要保持住江孜这个据点,以利于后续部队进入西藏进行落脚。
当然,在基钦纳向噶伦堡发电报的时候,不要说菲利普·惠特利少校的尸体都凉了,就连其携带入藏的两个营此时也正走进中国人的包围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