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54节(第1页/共5页)

    于是信仰着佛教的明正土司,倒是和西藏教区主教倪德隆关系密切,虽然这位主教于1901年才接任主教一职,但据说在现任明正土司10岁时就已经来到打箭炉了。

    也因此,明正土司对于西洋文化的接触,甚至还要比四川的大多数人更高一些。在土司衙门内,不仅有着诸如西洋自鸣钟之类的洋玩意,在生活习惯上也有了极大的改变,比如土司衙门内非常的干净,完全不类似康区普通人家,明正土司在日常出门时带着墨镜,胸前还挂着望远镜,非常的时髦。

    林信义之所以能够花这么多时间观察打箭炉的风土人情,是因为打箭炉乃是一个汉藏交接的节点,内地官员称之为关,关内尚算有流官的统治,出关之后就是土司和喇嘛寺的天下了。朝廷从此处到拉萨,需要动用乌拉差役,而不是雇佣商队了。

    这些乌拉差役类似于一种徭役,需要通过土司去协调,并不是到了打箭炉就能立刻安排上的。不过除了这种客观的原因外,还有一种主观的因素,就是内地官员对于入藏旅程的畏惧心理。

    新任的驻藏大臣联豫,待在土司衙门一个多月了,就是不想动身出关。以至于早早抵达打箭炉的他,反而等到了从北京出发的帮办大臣张荫棠。就入藏事务一事,两人也是交涉多次而无果。

    从张荫棠的口中,林信义了解到,这位驻藏大臣联豫压根不想去替有泰顶锅,事实上朝廷压根就没有按照是否主战的标准来选的新大臣,而是按照路途远近和对藏区的了解程度来选的,因此这位前任雅州知府就不幸被选中了。

    联豫对于藏区的了解确实要比普通官员多,但也有限的很,因为他所了解的藏区不过是过往客商联络时听来的只言片语。但是他对于汉、藏、土司之间的矛盾却是相当了解的。在联豫看来,四川、土司和拉萨之间矛盾甚深,几次康区的土司造反,对汉人还有可能手下留情,但是对喇嘛寺都是采取的杀人焚寺的激烈手段。

    瞻对土司造反的时候,就在辖区内焚寺杀人,看不得自己面前有喇嘛存在,以至于康区的寺庙几乎被其焚烧一空。工布朗结甚至公然宣称,要在拉萨寺庙前的长石头上栓马。最后在四川和西藏共同的出兵镇压下,瞻对土司叛乱被镇压,但是为了不支付藏兵的出兵费用,四川建议把瞻对交给拉萨,从而形成了拉萨和四川争夺康区治理权的大、麻烦。

    在这样的情况下,康区土司根本不会尽心尽力的帮助朝廷去抗击入侵西藏的英军,而康区的喇嘛寺也不会欢迎朝廷借入藏抗英为名把手伸入康区,相比起西藏面临被英国侵占的危急,这些喇嘛寺更在意自己的领地不受朝廷的侵犯。

    也正是通过这些情报的收集,林信义才发觉,所谓的赵尔丰收复康区的丰功伟绩,其实就是满清自己造孽,凭空制造出了康藏问题,最终因为英国势力入侵西藏,导致康区成为了中外势力的争夺边疆,于是赵尔丰对喇嘛寺和土司同时铲除的武力手段,完成了康区的改土归流。这叫给朝廷擦屁股,不叫拓土之功。

    由于联豫试图拖延时间,以待西藏落下尘埃,以至于张荫棠也有些无计可施了,作为帮办大臣,他总不能自己去拉萨,把联豫丢在打箭炉吧,这完全不符合体统,也不会获得朝廷的认可的。

    五月十七日,张荫棠找吴禄贞、林信义商议对策,吴禄贞表示,这个时候应当强使联豫上路,不必对其再好言相劝。

    吴禄贞的法子不是说行不通,但是对于张荫棠来说是没法接受的,因为他不能为了国事和旗人结下私怨,现在的旗人可是一个团体,虽然做不成什么事,但是想要坏事就太容易了。劫持联豫上路不难,但是事后旗人反过来的报复,他真的不想去扛,毕竟这已经涉及到满汉之争的核心问题了。

    张荫棠于是把目光转向了林信义,林信义思考良久后说道:“打箭炉其实是一个依赖于汉藏贸易发展起来的城市,如果汉藏贸易衰落下去,那么现在打箭炉内的繁荣市面就会迅速的衰败下去,而48家锅庄都依赖汉藏贸易而生,他们又都有着康区土司的利益在内,他们的生意受到了影响,那么也就意味着土司的利益受到了损失。

    英国人侵入西藏,本质上就是为了把持西藏的政治和经济,为此英国必然会控制西藏的茶贸易。从大吉岭到拉萨不过十余天的旅程,而从湖北四川运输茶叶到拉萨至少要半年。因此,一旦英国控制了西藏,打箭炉就会衰落下去。

    所以在抗击英军入侵西藏的事情上,土司们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是一致的,为了维持汉藏之间的茶马贸易,当前对川藏道路的建设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驻藏大臣应当在打箭炉督促川藏道路的建设,并向康区土司宣讲修建这条道路的重要性才对。至于前往西藏抵抗英军一事,反而是小节,帮办大臣去办,也就足够了。”

    张荫棠也觉得林信义这个建议更适合,他再次前往土司衙门和联豫商讨关于修建川藏道路及对康区进行宣传抗英之战的需要等事务。这一次联豫终于低头,只要不向拉萨前进,他是不管什么事都愿意去尝试一下。

    五月十八日,在土司衙门内,四十八家锅庄代表被召集,明正土司也旁听了这次会议。虽然会议是以联豫的名义召开的,但全程在会上发言的只有张荫棠。此前张荫棠的护卫队已经在城内宣讲了几日,让城内商民对此次英军入侵西藏一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因为不是官府正式的公文,大家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但是在今次的会议上,张荫棠开诚布公的把整件事说了一遍,并把重点放在了大吉岭的茶叶种植园,和英人对于西藏茶贸易的垂涎后,终于引发了众人的不安和愤怒。就连一直对川藏公路建设不怎么感兴趣的明正土司,此时也陷入了犹豫不决的状态。

    作为一名在汉藏夹缝中生存下来的康区土司,明正土司并不想在自己手上对康区有什么改变,他只想遵照着父辈的智慧,守住土司这个位置而已。川藏公路的建设显然是打破康区宁静的新事物,成都到拉萨之间往来方便了,也就意味着四川、拉萨到康区往来方便了,这就意味着土司们的回旋余地更小了,毕竟他们只有在朝廷权力所不及之处,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

    康区对于内地来说是统治边缘,对于拉萨来说也是同样,不管是汉人和藏人,对于康区的描述都是一个蛮,认为这里是未开化的野蛮之地。但同样的,未开化也保护了康区土司的自主权力,所以明正土司可以接受西方的生活习惯,可以在土司衙门里摆设西洋玩意,甚至生病了也愿意找洋人看病,但他并不愿意让自己的百姓也这么做。

    但是面对英军占领西藏后带来的更大的变化,明正土司也不能不承认,他也同样不能接受汉藏茶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