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目标是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最高目标是和中国一起解放中亚和小半个西西伯利亚地区,从而让日本在里海站住一块地方。
我相信,陆军一定不会拒绝这个宏图的。而外务省也不会拒绝日中韩文化同盟这个建议。这就是他们能够协助校长您的理由。”
河原看了地图半天,好久才把视线转移到林信义身上,打量了他半天后不信任的说道:“这是你随口编的吗?我不信。你一定是思考了很久吧?”
林信义:“…”
第105章 躁动
翌日清晨,东乡正路送河原要一上船,让他颇感兴趣的是,来的时候河原要一眉目间还带有几分焦虑,走的时候对方倒是变得放松下来了,顺便还带走了自己办公室内的一副地图。
虽然心里对于河原和林信义的谈话有些好奇,但东乡也还是忍住没问,只是客套的对着准备上船的河原说道:“祝次长此次前往朝鲜,一切顺利。”
河原和他握了握手说道:“我已经预感到了,我这次去朝鲜,做什么都会顺利的。你在学校干的也不错,要是有机会,咱们继续一起做事吧。”
东乡正路对河原这话有些理解不能,直到把对方送上船,自己返回学校时他才反应了过来,河原的意思似乎还能再进一步,那么他这个次官的位置就能留给他了。这其实和他设计的职业生涯是有冲突的,因为在熬过了海军少将这一级别后,他已经打算从海军兵学校运动到舰队中去了,毕竟想要升中将还是在舰队中更快。
不过,若是能够从校长直接进入军令部担任次官,则意味着就能接触到决策层了,即便是常备舰队司令,因为长期居住在舰上,所以空有参与决策的名义,但实际中只能服从于海军大臣和军令部长达成的一致,因为海军三长官有两人达成一致,另外一人自然只能服从。
所以,河原的提议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诱惑,只不过现在的军令部正处于和海军省争斗的漩涡当中,是否要踏入这个漩涡,他还需要再等等看看。
在东乡正路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山本权兵卫正在敲响伊东祐亨办公室的门,老实说这还是山本就任大臣之后第一次出现在这里,山本心里其实是叹气的。
海军大臣作为海军最高长官,老实说不应当来见军令部部长,虽然在天皇面前两人是平级的,但是海军省和军令部的地位则差的太远,在河原要一接任军令部次长一职前,军令部次长是由海军省军务局长出羽重远少将兼任的,从这一人事安排就能看出海军省是高军令部一头的。
而出羽重远少将兼任军令部次长的安排,其实也是为了山本权兵卫控制军令部。因为伊东祐亨不仅在资历上比山本权兵卫老,同时还有着日清黄海海战首任联合舰队司令官的光辉战绩。哪怕对方服从了西乡从道的要求,承认了山本权兵卫作为海军的新核心,也不意味着山本权兵卫可以随意的指挥这位前辈做事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把伊东祐亨和军令部分开,在形式上尊重伊东祐亨在海军中的资历,但是军令部的实际事务则由海军省直接派人管理,从而实现了海军中的一元化,树立起了山本权兵卫这个新核心的权威。
应该来说,伊东祐亨本身也不是一个权力欲旺盛的人,在海军中以放权给部下闻名,他自己只管大的方向,和山本权兵卫喜欢抓细节的性格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这样的人事安排下,双方倒也安然无事,因为山本不用来军令部拜访伊东,有什么事直接吩咐军务局长出羽重远就可以了,伊东祐亨也不会去拜访山本,对于军令部的事务一概放手,大家也就是在部门会议上碰一碰,因此没什么矛盾。
但是随着西乡从道的发话,河原要一取代了出羽重远的军令部次长一职,原本海军内部的一元化再次出现了变化。军令部再一次出现了独立的苗头,而且这一次还付诸于行动了。此时的山本权兵卫就不能再通过斋藤实或出羽重远去给军令部下命令,或是通过他们向伊东祐亨提出建议了。
当海军省需要代表海军发表意见时,山本权兵卫就不得不亲自来见伊东祐亨,以寻求对方的支持了,这实际上已经代表了海军省失去了对于军令部的控制力。山本权兵卫相当的讨厌这一点,可是他却不能不来,因为当前日本所面临的外交局势,让他认为海军有必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了,而没有伊东祐亨的支持,他就没法说服西乡从道,并代表海军表态。
对于山本权兵卫的来访,伊东祐亨虽然感到有些惊奇,但也没有做出什么洋洋得意的举止,在他自己看来,山本权兵卫和他、西乡等人并不能算是一辈的,倒是可以同河原要一同辈,因此他对于山本的到访,到并不觉得是自己压制了对方,那样自己也就太掉价了。
邀请了对方在会客区坐下后,伊东祐亨就随意的询问起了山本权兵卫的来意,山本权兵卫倒也无意和伊东祐亨长谈,便直接说道:“我这次来,是希望前辈能够在日英同盟的问题上支持我。根据伦敦传来的消息,英国方面对于日英同盟一事抱有极大的善意,他们甚至愿意在海军军舰技术上做更多的转让,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前辈,内阁要是继续对日英同盟的态度模棱两可,也许就会错过这个机会了。”
伊东祐亨对于日英同盟其实也是支持的,但是,他知道山本需要的不是他以个人身份的表态,而是以军令部部长的身份对海军省做出支持,这就是两回事了。
他沉吟了一会后说道:“关于日英同盟这件事,西乡侯的意思是,最好再等等。舰政本部最近对于新式军舰的研究似乎已经趋向于统一,统一主炮口径和倍径的新主力舰型将会成为各国海军未来的潮流,但是现在并没有一个国家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也就是说日本在这方面走在了各国之前。
我们现在最为需要的,实际上不是英国人给我们的军舰制造技术,而是新式军舰所需要的各类新技术。简单的说,英国的开价并不算高。现在我们拿着新式军舰的概念和德国人一起研究,也一样能够拿到英国愿意给我们的那些技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