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7节(第3页/共5页)

,一开始把俄国人引入了满洲,现在又试图拉拢日本在满洲对抗俄国,这不是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吗?

    不过对于陆军来说,李鸿章的行为自然是令人满意的。在陆军看来,满洲其实和中国已经没啥关系了,现在是日本和俄国争夺满洲的问题,中国人愿意主动和日本合作,倒是增加了日本对俄国的胜算。

    为了能够让中国继续站在日本这边对付俄国,陆军首先向伊藤表示,应该答应李鸿章的请求,让和平协定尽快通过,从而好让中国专心和俄国就满洲问题展开讨论,同时也能让各国把视线从东亚挪开。陆军再怎么狂妄,也不可能在其他列强的注视下和俄国打上一场,要是其他列强也加入这场战争,日本就不可能取胜,哪怕俄国输了一样。

    于是到了11月初,清政府和十一国就拳乱问题签署了协定,达成了各国退兵的问题。和年初的议和大纲12款要求相比,该协定在两个问题上做了较大修改,并增加了中央银行建立办法和关税协商条款两个附件。

    比如在赔款问题上,原先各国要求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新修改的条款则变成了,中国对各国赔款3.5亿两白银,年息四厘,自1902年1月1日起,至1935年止,每年赔款1450万两,35年本息50750万两,各省地方赔款2000万两不计在内。,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

    东南民众的抗议,使得各国同意削减20%的赔款要求,让赔款本息减少了4亿多两。当然,另外一亿两的赔款其实并没有减免,而是变成了对于英德美三国的订单。

    根据新的中央银行设立的附件规定,前五年中国应付的7250万两赔款将自动转为中央银行公债,用于大清的货币改革,年息5厘。关税和盐税抵押给中央银行,德国人获得了对中央银行设立的顾问权。

    该附件还规定,五年内中国方面应当向英德美三国提供不少于一亿两的工业订单。另外,中央银行成立后将会在英德法美四国金融市场发行一笔六千万两白银的基础建设公债,年息五厘。

    所以,在公开的协定上列强减少了赔款要求,但是在条约的不公开附件内,主要列强把减少的赔款变成了本国的工业订单,虽然这看起来需要付出一些工业品,但还是为本国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赔款的总数减少,算是把各省的不满舆论压制了下去。

    不过,总数高达一亿三千万两的负债,要如何分摊给各省,同样是个伤脑筋的问题。虽然这笔钱可以让各省借用一段时间,但是相比起要还的本息,这显然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在湖广方面的支持下,湖广拿走了一亿两的负债,另外三千万两则归于两江及其他各省。

    作为湖广接受负债的回报,李鸿章不得不接受了让盛宣怀从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退出的建议,因为湖广方面需要把这三块整合为汉冶萍钢铁公司,从而吸纳资本成为偿还债务的主要工业生产基地。同时清政府也让出了关于关税制定的权力和管理中央银行的权力,在没法还清债务的情况下,这两项显然都是极为烫手的麻烦。

    这样一来,湖广和两江其实已经取代了清政府,成为了辛丑条约的主要承担者,这也使得两地的总督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力。列强已经开始承认,湖广和两江在清政府之外同样有着和自己办理交涉的权力。

    第二款修改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于关税管理权的修改。原本列强主张把常关也纳入海关管理,并采取统一的值百抽五税率。

    不过在德国的主张下,清政府决定对钢铁制品征收100%关税,外国进口钢铁进口价不得低于汉阳钢铁的成本价;对化学制品、机器征收15%关税;对粗纱粗布实施配额制,以1900年的进口价值为基准,超出配额数额的粗纱粗布征收至25%的关税等。平均关税提升到了14.7%。

    这个关税水准依旧低于美国和德国,但是已经超过了英国10%的平均关税。本质上来说,这个差别性关税是英国和德国对美日商品在华市场上的一次打击,因为所有增加高额税收的项目都是美日的优势项目,或是美日正在取得优势的项目。

    此外,各国和清政府达成协议,成立关税制定委员会,英德俄法美日各出一人,清国出六人,每三年对关税进行切实的讨论一次。中国算是拿回了部分关税制定的权力,虽然这些权力依旧受制于英国和德国。

    第94章 利益一

    坐在人力车上的田均一、蔡锷在东交民巷路口下了车,然后接受了路口的联军士兵检查,看到两人胸前挂着的银章,驻守路口的德国军官稍稍客气了几分,不过对于其他进入东交民巷内的中国商民,这些联军士兵就显得十分之不耐烦了。

    田均一、蔡锷在经过路口的时候就看到,一名中国车夫因为试图进入东交民巷区域内拉客,其实是他刚刚拉了一位外国人来这里,那名外国人让他在这里等候说还要用车,结果一去不回,这名车夫试图进去寻找客人,结果却因为没有通行证遭到了联军士兵的拦截,看着车夫还试图往里走,联军士兵扬手便给了他一个耳光,并用不熟练的中国话骂道,“猪猡。”

    蔡锷很是愤怒的上前拦住了联军士兵继续对车夫行凶,田均一则走到车夫身边掏了钱让车夫赶紧离开,不要吃眼前亏,车夫哭丧着脸一边拉着车回头,一边嚷嚷道:“这青天白日的坐了车不给钱,还打人,这就是洋人的文明吗?”

    田均一听了只能摇了摇头,很快他便听到蔡锷和印度包头土兵的争执声音越来越大,他又赶紧跑回去让蔡锷息事宁人。不过这个时候那位印度土兵又不干了,想要把蔡锷和田均一都带回去审讯。就在这个时候,守着路口的德国军官走了过来,帮助两人解了围。

    田均一向着德国人道了谢,然后飞也似的拉着蔡锷走了。走了一段路后,蔡锷依旧闷闷不乐的说道:“这样子和亡国奴到底还有什么区别?现在连印度人都能在中国耀武扬威了,我们这个国家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看着东交民巷内到处都在扩建的工地,和街上行走的洋人及外国军队,俨然就是一个国中之国,田均一也扼腕说道:“所以说,不把群众组织起来,四万万人一盘散沙,那就是这个下场。我们现在不要说追赶洋人了,能够赶上日本的发展,都能让人稍稍敬重三分了。”

    蔡锷听了这话倒是不再抱怨了,只是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郁郁寡欢了,两人走到东交民巷路南和洪昌胡同北口、交叉的地方,也终于看到了胡同西面的德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