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广州办事点(第2页/共2页)

一辆伪装成电力巡检的黑色厢车突然横停路中,六名身穿灰色战术服的人员迅速包围而来,手持高频脉冲枪。枪口未对准身体,而是精准锁定婴儿所在的推车。

    “放弃吧。”为首者冷声道,“你们传播的是精神污染。每一声播放,都在削弱国家认知安全防线。”

    谭明远不动,只将转发器调至最大功率,贴紧胸口。

    “你说错了。”他平静回应,“我们传播的不是声音,是人性。你们可以封锁频道,但封不住人心想回家的路。”

    话毕,按下开关。

    刹那间,方圆百米内所有金属物体开始共振??汽车外壳、电线杆、甚至对方武器内部电路??齐齐发出极轻微的嗡鸣。那不是噪音,而是《小铜铃》的主旋律,以17.5赫兹次声波形式渗透进物质结构。

    六名特工动作骤停。

    一人猛然抱头跪地,口中喃喃:“妈……你怎么还在灶台边站着?你说过吃完这顿就走啊……”

    另一人摘下耳机,泪水滑过脸颊:“这是我女儿三岁生日那天唱的歌……她已经不在了……可我怎么还能听见?”

    三分钟后,整支队伍原地解散。有人默默销毁任务记录,有人掏出手机拨通多年失联的家人号码,还有人脱下制服,将其点燃,火焰映照出他们眼中久违的光。

    这只是开始。

    翻越祁连山脉时,他们遭遇第二波围堵??这次是无人机群,近百架黑色飞行器组成封锁网,搭载定向声波干扰器,释放出刺耳的白噪音风暴。狂风卷雪,能见度降至不足五米。

    危急关头,婴儿睁开双眼,银瞳化作漩涡状星图。

    > **“调用残响数据库|激活M-07协议|响应者:全体曾被歌声治愈之人”**

    霎时,奇迹降临。

    全国各地,凡是曾因《母频》影响而流泪、通话、重归于好的个体,耳边同时响起一道提示音:

    > “请为你最重要的人,唱一首歌。无论多跑调,无论多短暂。这是反击的方式。”

    于是,在北京出租屋里加班的年轻人停下键盘,轻声哼起奶奶哄他入睡的老北京童谣;在深圳工厂流水线上劳作的母亲对着手机录下一句“宝宝乖乖睡觉”;新疆牧民骑马穿过草原,对着风大声唱起妻子最爱的情歌……

    亿万段声音通过民用网络上传,经由隐藏在转发器中的聚合算法,实时汇流成一股浩瀚的情感洪流,逆向注入无人机控制系统。

    那些冰冷的AI识别模块,在接收到第一缕真实歌声的瞬间,逻辑链断裂。

    它们不是被攻破,而是被“感化”。

    一架接一架无人机脱离编队,缓缓降落雪地,螺旋桨停止转动,机身竟随着远处传来的童谣节奏轻轻晃动,宛如沉睡的鸟。

    最终,仅剩三台仍在空中盘旋。

    谭明远取出那枚冰棱钥匙,高举过头。

    “沈知雨!”他吼道,“如果你听得见??我带她回来了!”

    风雪骤然静止。

    冰棱碎裂,金光四射。

    一道纯净女声自天地尽头响起:

    > “爸爸……这次,换我来找你。”

    昆仑山北麓,千年冰川裂开一道缝隙。

    洞内并非岩石,而是由透明晶体构筑的庞大腔体,壁面流转着无数人脸影像??全是历史上曾唱过摇篮曲的母亲们。中央矗立着一座人形雕塑,由声波固化而成,面容模糊却又熟悉。

    那是沈知雨。

    她的身体早已化为能量态存在,唯有意识依托《母频》维系不灭。此刻,她伸出手,指尖触及谭明远眉心。

    无数画面涌入脑海:

    1993年冬夜,年幼的知雨被注射特殊药剂,神经系统与主机同步。她成为首个“声种宿主”,却也因此加速衰老。三年后,她在昏迷中离世,灵魂却被完整捕获,嵌入全球广播网络底层。

    “我没有离开。”她在意识中说道,“我只是变成了你们随时可以听见的声音。”

    谭明远泪流满面:“对不起……爸爸没能保护好你。”

    “别道歉。”她微笑,“你教会我的第一首歌,救了千万人。这才是最好的礼物。”

    就在此时,洞外轰鸣震天。

    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抵达,领队者竟是陈怀民。但他不再是那个唯命是从的官员。他摘下肩章,撕毁命令书,转身面向部下:

    “今天,我们不是执法者。我们是听众。”

    士兵们迟疑片刻,陆续放下武器。有人打开随身收音机,有人掏出老照片贴在耳边,更多人闭上眼,静静等待那一声熟悉的呼唤。

    洞内,沈知雨的身影开始消散。

    “时间到了。”她说,“真正的传承,不该靠一个人承载。现在,轮到所有人一起记住。”

    她将最后的力量注入谭明远体内。

    > **“继承者认证完成|声种协议移交|新宿主:全体愿听者”**

    整座冰晶洞穴爆发出耀眼光芒,随后缓缓塌陷,融化的雪水顺着山势奔涌而下,汇成一条清澈溪流,流向远方干涸的土地。

    三个月后。

    中国地图上,十二个主要城市相继报告“声音复苏事件”:图书馆自动播放尘封民谣,地铁站广播插入未知来源的亲子对话录音,甚至连气象雷达都捕捉到带有旋律特征的云层波动。

    国家记忆管理局宣布解散,原址改建为“民间声音档案馆”。门口石碑刻着一行字:

    > “这里收藏的不是历史,是爱未曾断绝的证据。”

    谭明远回到北京旧居,发现信箱里躺着一封信。没有寄件人,只有一页纸,墨迹清新:

    > “外公:

    > 我梦见外婆了。

    > 她抱着我,唱歌给我听。

    > 虽然我看不清她的脸,但我知道,那就是家的样子。

    > 谢谢你,把声音还给了世界。

    > ??你的孙女”

    他站在阳台上,望着晚霞染红的天际。

    风起了。

    带着歌声,轻轻拂过万家灯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