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10章 除四害计算机的出现(第2页/共2页)

惜了。

    石英砂这种东西,要多少有多少。当然了,石英砂和催化材料是不要什麽钱。但电弧炉这设备很耗电的,提炼一吨钢材得五百度电左右,所以电弧炉一般只提炼特殊金属。

    而矽的提炼,温度需要达到一千八百度左右,用电量更是夸张。一吨矽的炼制得要一万五千度电左右,就算工厂用的是工业电,按照现在的电价,一次炼制也得一千三百块左右的费用。

    但这也是值得的,只要炼制顺利,加上后续的提纯工艺,费用也能降到五六毛钱一斤,也就是现在一斤猪肉的价格。

    进口价格从四百一斤降到成本只有六毛钱左右,这矽晶体研发还不是想怎麽用就怎麽用。集成电路复刻的时候,哪怕现在成功率不高,也不用担心浪费材料了。

    「不是的,老师你看报纸上的这消息,我们国家制造出数字电子计算机了。」黄文仪回答到,矽的提炼还没有成功,实验一次就上千块的消耗,她和组员得计算好催化物才会实验一次。

    「什麽,造出计算机了?」江成接过黄文仪拿的报纸来翻阅着说道。

    江成对很多历史发生的事情还有时间点都不清楚,后世的一个普通人,谁没事会去关心这个。

    但是江成知道黄文仪的历史经历,也明白为什麽她对国内造出计算机这样兴奋了。因为在历史上,就是她带领团队组装了我国的首台空间计算机。

    现在离黄文仪弄出空间计算机的历史时间还早呢,但是因为江成的强行干涉,改变了她的历史轨迹。

    按照历史轨迹,黄文仪现在应该还在进修,进修完后还教了几年学生,然后再制造出合适的半导体三极体,再进行计算机研发组装的。

    可现在黄文仪在江成的教导下,已经直接掌握了三极体技术,并且展现了她集成电路的设计天赋。

    天赋这东西真的是不讲道理的,她只是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但关于集成电路的设计,她的水平提升的很快,那些在海外留过学的硕士和博士生,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并不一定有她强。

    江成仔细看了一下报导,报导上是说以苏联M-3计算机为参考,研制出来的计算机。计算机名字叫『103机』,成功运行了四条短程序指令。

    「文仪,你对计算机感兴趣?」江成询问道。

    对于103机,江成有点不屑一顾。虽然计算机对于我国来说很重要,但是这个年代的计算机,体积实在是太大了。103机光主机就有四十平方米,江成可不愿意玩这样的大家伙。

    「嗯,老师,要是我们汽车厂也有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减少很多计算方面的工作了。对于研发有很大的帮助。」黄文仪说道。

    江成点了点头,对于黄文仪明白什麽是计算机这倒是不奇怪,学电机专业的,就算没见过这东西,也听说过。

    「你想要计算机还不简单,等你把矽材料提炼出来。我们就不担心集成电路的制造材料了,到时候我们去要计算机的制造图纸,给你安排一个团队,你用集成电路代替那些电子元件。那边造的计算机跟房子一样大,你造一个桌子大小的计算机。」江成说道。

    「真的嘛,老师,我们也能造计算机。」黄文仪听到江成的说法,兴奋的回应道。

    其实黄文仪这样询问,内心是觉得可行的,只不过需要江成给她信心。

    如果现在让黄文仪去独立设计一台计算机,她肯定会认为江成是在开玩笑。但江成的说法只是用集成电路代替那些成百上千的电子元件。把那些电子元件缩小到一块集成电路板上,对于这方面,她是认为可行的。

    「肯定没有问题的,出现问题了,还有我在。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把矽晶体制造出来。」江成给黄文仪打包票说道。

    要是汽车厂能制造计算机,好像也能吸引不少人才加入。如果能生产微型计算机,使用在高档汽车上,操控系统绝对能对外形成技术壁垒。

    但是有一个问题,真要制造出微型计算机,上面可能不让卖。安装在汽车上,汽车卖出去,人家就算仿造不出计算机,但人家可以拆下来用在其他地方。

    何况国内很多部门都缺计算机,就算江成设定防护程序,让人家拆卸来也使用不了。在国内还没有满足使用的情况下,这东西不一定会选择出口。

    黄文仪听到江成保证,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跟江成告辞了,她要带领队伍赶紧把矽材料提炼出来。

    (本章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