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网游小说 > 大明王朝1627全文免费阅读 > 正文 第65章 谁也别想碰朕的大宝剑!

正文 第65章 谁也别想碰朕的大宝剑!(第1页/共2页)

    第65章 谁也别想碰朕的大宝剑!

    堂屋内,早有小太监奉上了茶。

    朱由检端起茶碗,轻啜了一口。

    高时明匆匆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试卷已经发下去了。」

    「嗯。」朱由检应了一声,问道:「内书堂如今每日都教习些什麽?」

    高时明连忙答道:

    「回陛下,年小的,先学些《百家姓》丶《千字文》启蒙。」

    「等启蒙后,便学《大学》丶《论语》等四书。另外也会略学些《千家诗》丶《神童诗》等。」

    「待基本学成了,再教些宫中各监实务,名曰『判仿』。」

    「此外,《忠鉴录》及《内令》则必令其口诵心维。」

    朱由检闻言,有些讶异:「完全不教术算麽?」

    「回陛下,简单的加减会教一些,九九表也会教背,但更精深的,正课里不教。各人若有馀力的,也可自行修习。」

    朱由检点了点头,松了口气。

    那看来自己昨晚出的算术题还不算太过高深。

    毕竟「同时开水放水」和「我与小明相向而行」这些经典题目都没上呢。

    他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脑海中却想起了另一件事。

    昨日翻看天启门户罢斥清单的时候,他其实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侯恪丶丁乾学。

    正是登基那日令魏忠贤自缢后,小太监马文科说的,他在内书堂时的教习先生。

    他又找了相应浮本来看,这才知道,原来当日听错了名字。

    是侯恪,而非「侯客」,更关键的则是,这位侯恪先生,竟然还是东林党侯恂之弟。

    朱由检想到此处,扫视了堂屋内一圈,忽然察觉出了不对。

    「为何今日不见翰林院的先生在场?」

    高时明心中犹豫了一下,还是认真回道:

    「回禀陛下,其实如今内书堂没有词林先生了。」

    朱由检叩击桌面的手指,停住了。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盯着高时明。

    「朕记得,内书堂常设四到六名翰林讲官,轮值教导,为何居然说没有词林先生?」

    高时明拱手答道:

    「自泰昌爷以来,内书堂的先生,或求他任,或被削籍闲住。增增减减,人数总是不足。」

    「自今年八月初,最后一名先生杨世芳被冠带闲住后,内书堂……便没有老师了。」

    「彼时又恰逢先帝病重,这补任老师一事,便耽搁了下来。」

    朱由检眉毛一扬,愈发觉得不太对劲。

    根据原宿主的记忆,内书堂常年有两百之数的内侍在读书。

    宫中十二监丶四司丶八局中如有缺额,都会优先从内书堂选校优秀的毕业生过去。

    甚至如果某些「资深太监」不识字,那麽在升官之前也是要来内书堂这边进修过后才能升职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内书堂就好比这内廷的「黄埔军校」了。

    这麽重要的地方,怎麽会沦落到只剩一名讲师,甚至到如今连一名讲师都没有?

    朱由检看向高时明,却只见他低眉顺眼站在原地,一句多话的意思都没有。

    突然,昨日众多浮本中的两句话,突然从脑海中闪过。

    「沈尝教习内书堂,『进忠』及刘朝皆执弟子礼。」

    「于是副都御史杨涟愤甚,疏上,忠贤惧,求解于韩爌,不应。」

    进忠——李进忠不就是魏忠贤在万历时期所用的名字吗!

    这下明白了!

    高时明是万历二十六年的内书堂学生,他那一科的老师,有韩爌丶沈。

    但高时明没说的是,魏忠贤,也是他那一科或者前后时间段的「插班生」。

    这才有所谓『进忠』及刘朝皆执弟子礼一说。

    后来沈成了阉党的奠基大佬,韩爌则成了东林大佬。

    这说明什麽?

    内廷和外廷连接的通道之中,内书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孤证不立,要再确认一下才是。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