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皇上。”此时郭宁妃款款而来,作揖纳福。
“皇上高兴成这样,莫非殿下又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朱允熥摇摇头:“宁妃娘娘这次可说错了,是皇爷爷给我准备了东西。”
宋和将刚刚发生的事叙述一遍,郭宁妃微微一怔,她乃大儒郭山甫的女儿,诗词书画无一不通,也算小有名气。可面对这道题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皇上,咋一听很简单,可细细一想,此题胜便胜在太过宽泛,实在是难。”
朱元璋心中暗喜,却见朱允熥沉稳说道:“皇爷爷,孙儿心中已有腹稿,但是大明江山乃皇爷爷创立,孙儿不敢居功,还请皇爷爷先在墙上勾勒一番。”
这么短时间三殿下便有答案了?郭宁妃和宋和拭目以待。
“这倒是符合你稳重的性格,好。咱来给你勾勒一番。”
朱元璋拿起毛笔挥手便画,“在咱心中,大明江山南北万万里,繁荣至极,经久不衰!红日喷薄,朝霞浸染,云雾笼罩着连绵的群山,而下面一缕炊烟袅袅,男耕女织,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也是咱爹咱娘当初的心愿。”
朱元璋很快便在墙壁上勾勒出一副田园画,画技虽说粗糙,但是胜在淳朴真挚。
在后世评价中,他是个极其复杂的皇帝,他把百姓分成民户,匠户,军户,希望将大明朝编织成一条条平行独立的线,互不干扰,你做什么你儿子就做什么,祖祖辈辈都做什么。
男耕女织,世外桃源的生活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好了,咱给你勾勒完了,现在该你了。”
“皇爷爷,大明江山已然定鼎,铁打钢铸,孙儿没什么可画的了。”
啊?
听闻此言朱元璋遽然一愣,但却哈哈大笑:“好啊,居然敢算计到你皇爷爷头上了。咱说怎么让咱先画呢。”
“你这急智啊,难道就真的没有你不会的事情?”
朱元璋毫不羞恼,言语中反而满是自豪。
竟然用这种方式化解难题,郭宁妃心中好生钦佩。这份急智当真天下无双,若是朱标会这一手,恐怕不会被望子成龙的朱元璋逼迫,以至于承受不了那份父爱,最终郁郁而终。
“三殿下机警聪慧,古今无双也。”
宋和夸赞道:“老奴也佩服的很。若宫里那些慵懒的手下能学到几分,不,几厘三殿下的本事,老奴也不用天天担心成这样了。”
朱元璋闻言更加开心,“可是熥儿,你乃大明朝继往开来的国君,咱勾勒下大明江山,你却一处不增,也不是为君之道吧。”
“皇爷爷,这一点孙儿想到了。”
稳!
他拿过宋和手中的毛笔,研磨忝笔后在墙上写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王阳。”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方。”
写到情感之处却发现没墨了,宋和急忙用嘴将笔尖沾湿。
最后两句。
“美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老!”
“壮哉!我大明少年!与国无疆!”
“好!”
朱元璋神采飞扬,激动的无以复加,“好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咱是暮鼓,你是晨钟;詹徽蓝玉傅友德,他们是暮;,杨靖黄淮杨士奇杨荣,他们都是晨钟。”
“若要让大明江山换发出璀璨的光彩,你们这些少年必不可少。”
“美哉!壮哉!”
郭宁妃击节赞叹:“在臣妾看来,此言和滕王阁序相比也毫不落下风,殿下才华出众,令人叹为观止。”
“皇上,此文若是润色一番去参加科举,臣妾觉得定能成为状元。”
“咱也这么认为。咱铸造了铁打的大明,可若要发扬光大,还需要熥儿你励精图治才是。”
“不可有丝毫懈怠,明白么?”
“孙儿谨记皇爷爷的教导。”
朱元璋一挪屁股坐在旁边,拍拍自己刚刚做过的位置示意朱允熥坐下。
“咱都给你捂热乎了,坐下。”
“至正四年四月初六,咱爹饿死了;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侄子饿死,二十二母亲饿死了。”
如果这是日记的话,那定然是最悲惨的日记。
“咱那会就在想,贼老天为何对咱这么不公平。后来又生生夺走了咱的妹子和标儿,让咱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看到熥儿之后咱明白了,老天是公平的,所有的困难他都会给你还回来。”
“咱知道自己和曹操一样声名狼藉,可咱比他运气好,咱的孙子比曹冲更聪明,而且还活着。”
“哈哈哈哈~”
朱元璋爽朗的笑着,爷孙散步消食互相交谈,时不时开怀大笑。
“对了皇爷爷,孙儿想起个事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