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文彦起初并未怀疑过什么,得知房子下面有密道,他便想同爹娘说一声,换个房住。
可爹娘的反应却颇为奇怪,话里话外劝他不要那么麻烦,暂先住着。
“我同爹娘说了以后,爹娘却不同意我们换房。我便让人在密道里守着,却在某日蹲到了崔兴……我买通崔兴身边的小厮,这才知道他与我娘之间达成的计划。”
于文彦那时才彻底想明白,为什么爹娘不同意他换房。
厢房是他娘一早安排的,密道一事她也早就知道。而他成亲那日,崔兴一直没有出现,是因为他就站在暗道底下,垂涎他的娘子。
他爹自然什么都知道,只是他在家里抬不起头,在大事上向来没什么主意,都是听伯夫人的。亦或许,这其实是他爹默许的,为了守住伯府颜面,守住他的颜面。
这事一出,于文彦和伯夫人大吵一架,母子离了心。
江采霜将信将疑,“你说的是真的?”
“都到了这个地步,我何必骗你?”
“密道的事,是谁跟你说的?”江采霜怀疑地问。
伯府密道一事,难道还有外人知晓?
“前段时日,有人闯入伯府假山,闹出很大动静。我以为是崔兴在搞什么把戏,加之府上有假山闹鬼传闻,便让人进去瞧。随从无意间在里面找到了暗道,怕被疑心窥探主家秘密,没敢向我禀报,过了一段时日才鼓起勇气跟我说……”
江采霜最后问道:“俞静衣的事,你知不知情?”
“我知道,”于文彦惭愧地闭上眼,“我原本打算……将这个孩子过继到我名下……”
案情真相大白。
从悬镜司出去的时候,江采霜眉头紧锁,心下纠结万分,“于文彦之所以知道假山的事,似乎是因为我。”
燕安谨搭腔:“哦?”
“我初探伯府便是去的假山,还与螳螂妖打斗,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引来了伯府的护卫。”
可能就是因着这一次,于文彦派人查探假山,知道了密道的事,才有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那她……做得究竟对不对?
“于文彦不知道密道的事,也不同意伯夫人的计划……若是没有我那次去探访伯府,他什么都不知道,是不是事情就不会变成这样了?”
于文彦若是真心待采薇姐姐,并未有过不尊重她的想法,而且她也早就将密道封上了,不会让崔兴有机会伤害姐姐。
那姐姐和他一直生活下去,是不是也挺好的?
燕安谨知她经历尚浅,还有着渴盼圆满的天真心性。
“道长无需怀疑自己,你做得没错。”他耐心地同她解释,“就算于文彦起初并不认同这个办法,但时日长了,他顶不住外面的流言蜚语,未必还能坚持。”
“可他表现得那样排斥……”
燕安谨淡然一笑,轻叹道:“世事难料,人心易变。”
虽说于文彦现在排斥不同意,但说不定以后受不住别人的闲言碎语,内心还是会有所动摇。
况且……
“他连换个厢房都做不到,将来遇到大事,又如何能指望得住?”
江采霜听了他这番话,仔细一琢磨,觉得颇有道理。
于文彦知道厢房下面有密道,几番想要换个寝间,不还是拗不过伯夫人?
就算她封住了密道,难保以后伯夫人又想出什么幺蛾子,一个不慎便容易中招。
江采霜往深处想,还想到了另外一个角度,“他明明知道俞静衣之死,却能粉饰太平,假装无事发生,可见其心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纯善。”
俞静衣死得何其无辜,换作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无动于衷。
可于文彦却冷心冷血至此,权当不知,甚至萌生了将这个孩子过继到自己名下的念头。
江采霜握起拳,想法坚定下来,“莺儿姐姐说的没错,这伯府一家子,就没有一个不吃人的。”
“崔兴和伯夫人戕害俞静衣一案,我已让人移交开封府,想必不日便会有结果。”
江采霜赞同,“如此就再好不过了。”
从悬镜司离开,江采霜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去了京郊寻山。
燕安谨陪在她身边。
她沿着曾经走过的路,来到小路尽头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男狐狸精总想坏我修行》34.第34章世事难料,人心易变(完……
的竹林深处,青石板下,鸢尾花静静地摇曳在山风中。
江采霜从怀里掏出捉妖星盘,之前她将螳螂妖封在法器中,净化它身上的怨气,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她将其放了出来,竹螳螂身贴符纸,趴在青石板上。
随着身上的怨气被彻底净化,它的身影还在逐渐缩小,最终,化作一片普通的竹叶,随风飘进了竹林中。
江采霜眼前浮现出一些模糊的场景,短暂地“看”到了它的一生。
螳螂妖本是一只普通的竹编螳螂,后来被前朝宰执府的下人买去,送给了那家的小女儿。
天真烂漫的小女儿喜爱极了这个玩意,整日拿在手里。
直到宰执谋反之事一出,平静富贵的生活被打破,阖府上下迎来覆灭的灾殃。
一夕间,宰执府数百人丧命,血流成河。
为了不让女儿被送到教坊司,宰执夫人亲手勒死自己的女儿,随后自缢而死。
竹螳螂沾染了诸多鲜血和怨气,在半年前俞静衣去世之时,她饱含怨念的一魄附身在竹螳螂身上,自此才开始作乱,让伯府有了闹鬼的传言。
妖邪已除,案情也全部水落石出。
江采霜紧绷许久的心弦一松,心中的大石头总算可以放下了。
隔天一大早,江采霜晨间醒来,便觉得空气都是闷热的,仿佛蒸笼一般。
厚厚的乌发搭在颈上,都闷出了细汗,她连忙让翠翠帮她把头发全部簪了起来,云鬓高挽。
听见树上隐隐约约漏过来的蝉鸣,江采霜才想起来,今天是什么日子。
时值夏至,昼长夜短,蝉鸣伊始。
今年的新麦刚收下来,正是口感和养分最好的时候,厨房用新麦做成面条,府里上上下下都吃上了新面。
吃罢面,江采青给家里人送自己绣的团扇,香囊。
江采霜则拿出自己做的脂粉,给娘亲婶婶和姐妹们一人送了一盒。夏天天热,怕生痱子,这些防汗散热的粉脂是少不了的。
互相送完夏至礼,江采霜坐到树下石凳上,小声说道:“采薇姐姐,今日吃了新面,以前的事便彻底过去了。”
前天恐吓崔兴,昨天最后审问于文彦的事,江采霜已经都跟江采薇说了。
江采薇坐在树荫下,听着若隐若现的蝉鸣,摇着花鸟团扇,释然道:“都过去了。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江采青正吩咐婢女提早做粘竿,免得到时候蝉鸣太盛,吵得人睡不着。
吩咐完了,她蹦蹦跳跳地跑过来,“采薇姐姐,霜儿,街上有许多人在祭夏,可热闹了,我们也出去瞧瞧?”
“不嫌热啊。”江采薇看她头上出汗,拿着扇子帮她扇风。
江采青眯着眼睛享受了一会儿凉风,“不热不热,咱们府上藏的冰也该拿出来用了。我叫人去准备马车,待会儿咱们就出发!”
被江采青的情绪所感染,江采薇眉间也染上了几分轻快之意,她转头问:“霜儿怎么想?”
江采霜迫不及待想出去见识夏至日的汴京城,顿时眼睛发亮,“汴京城好热闹,我也想出去逛逛。”
“那我们收拾收拾便出发。”
江采霜和江采青齐声:“好!”
【请收藏本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