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网游小说 > 一橛柴 > 正文 第153章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

正文 第153章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第2页/共5页)

专制天下不成?

    「起——嘞——!起——嘞——!」

    一阵更加响亮的号子声传来,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

    只见不远处,一群力工正合力将一块巨大的石碑缓缓立起。

    随着石碑稳稳地嵌入基座,围观的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惊叹和喝彩。

    孙传庭心中一动,也随着人流走了过去。

    「天启七年九月,京师新政一期,宣武门路段记功碑。」

    一个穿着儒衫的士子,正摇头晃脑地高声朗读着碑文:

    「京师宣武门衢,旧道损敝,行者病之。」

    「上轸念民艰,肇兴新政,首葺此通衢之路。」

    「路本宽十丈,左右一丈沟渠,中央铺石板八丈,全长二百一十六丈。」

    「所需之费,悉由公卿士绅感沐圣恩,踊跃义输。」

    「今勒石以记,旌众善之举也。」

    士子刚刚念完,旁边一外地商贾倒是念起来了:

    「这事倒怪了,自古以来,不都是事成之后才立碑记功的麽?怎的这路八字刚有一撇,就把碑先给立起来了?」

    京师中人,对着朝堂政事向来是门儿清,纷纷嘲笑:「这路碑哪里是为路所勒,分明是为公卿所勒,你这外地人儿,实在是半点不懂,甚为可笑。」

    那商贾闹了个脸红,口中念念有词,什麽「世风日下」,什麽「人心不古」,挤开众人不见踪影了。

    碑文再往下,便是一长串密密麻麻的捐款名录。

    最顶端的那个名字,竟是用朱砂刻就,旁边还额外雕了「魁首」二字,显得格外醒目。

    「荣禄大夫丶上护军丶武清侯李公铭诚,纹银两万两!」

    人群中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我的天,武清侯可真是大手笔!」有人惊叹道。

    旁边立刻便有人接话:「你也不看看武清侯在京城里有多少店铺,城外又有多少良田庄子,这点钱,九牛一毛罢了!」

    「太子太傅丶工部尚书丶薛公凤翔,纹银五千两。」

    议论声顿时又起。

    「这薛尚书,一个文官,怎地也如此有钱?怕不是……」话未说完,但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孙传庭的目光继续向下扫去。

    文臣丶勋贵丶中官,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名字陈列其上,捐款数额从数千两到数百两不等。

    他的目光在名单的末尾停住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捐银一百两?

    真的还是假的?

    孙传庭默然无语,从喧闹的人群中挤了出来,脑子里却乱糟糟的,仿佛也成了一处热火朝天的工地。

    名为缰,利为锁,天下熙熙,皆为此缚。

    陛下诏他面谈时所问的问题,如今似乎有了答案,却又不完全有。

    他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几天前在乾清宫的那场面谈。

    年轻的帝王对他过往在吏部的履历兴趣缺缺,反而详细追问了他在河南永城丶商丘两县任上所见的风土人情,施政方略。

    听完他的陈述,皇帝只是淡淡感叹了一句:「孙卿治事成绩,确为上选。然,你所使之法,却非人人可用也。」

    是啊,非人人可用。

    孙传庭心中苦笑。

    永城之时,当地豪族丁氏的背后,站着的是他的同年丁启睿,一封书信过去,便诸事顺遂。

    商丘任上,致仕在家的前任御史侯恂更是对他鼎力支持,无论是编练乡兵,还是兴修水利,都如臂使指。

    可皇帝接下来的问题,却让他汗流浃背。

    「当地豪强,田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