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科幻小说 > 肥鸟先行 > 正文 第437章何人不是苏党?

正文 第437章何人不是苏党?(第1页/共2页)

    十一月二十三日。

    朱俊棠从倭银公司的船上下来,踏在了莱州的土地上,脑子里一阵恍惚。

    终于返回大明了!

    自从海难漂流到倭国之后,朱俊棠和黄文彬经历了一系列堪称梦幻的冒险,依靠两人的智慧...

    夜风掠过山脊,吹动石碑前一串铜铃,清脆声响在空谷中回荡。徐叔礼站在碑下,手中握着那支曾属于唐宋的竹节笔,笔尖早已磨秃,却仍被他视若珍宝。他缓缓将笔插入碑旁新栽的一株沙枣树根部,口中低语:“种树的人不必看见森林,只要知道它终会成荫。”

    归途上,他未骑马,也未乘轿,只背着一个布包,步行穿行于田埂之间。沿途百姓见了,纷纷放下农具行礼,孩童们则追着他跑,喊着“先生慢走”。他笑着摆手,却不停步。他知道,自己已不再是那个初来西北、满腹经纶却无从施展的贬官;也不是后来手持神秘箱匣、呼风唤雨的“神使”??他只是一个老师,一个把知识种进土地里的人。

    翌日清晨,明德塾新学期开讲。讲堂设在旧府衙改建的学堂院内,屋顶铺的是本地烧制的青瓦,梁柱用的是祁连山运下的松木,地面夯土压实后涂以石灰与牛血混合物,防潮耐磨。数百名学生席地而坐,年龄从十岁到三十不等,有汉人、藏人、蒙古人、回回,甚至还有两名来自帖木儿汗国的游学少年。他们面前摆放的不是《四书集注》,而是《格物初步》《算学启蒙》《地舆实测法》三本由徐叔礼亲自主编的教材。

    第一课由阿旺嘉措主讲,题目是《火器原理与社会伦理》。他站在黑板前??那是用烟熏黑的木板打磨而成,粉笔则是煅烧后的石膏??提笔写下第一个字:“力”。

    “诸位可知,一发炮弹为何能飞八百步?”他转身问道。

    一名少年举手:“因火药爆燃,推其前行。”

    “对。但为何有的炮炸膛,有的却精准命中?”

    无人应答。

    阿旺嘉措指向墙上的剖面图:“因其内部之力不均。若硝硫炭配比失当,则压力骤增;若膛线不顺,则弹道偏斜。故曰:技术之成败,不在威力大小,而在控制精微。”

    他顿了顿,声音转沉:“然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为何造炮?为杀人乎?为自保乎?抑或,为不再需要炮?”

    台下鸦雀无声。

    “我曾以为,胜利属于更快点燃引信的一方。但昨夜我翻阅战后记录,发现真正扭转局势的,并非‘启明?’首射,而是第三轮齐射前,我们用旗语传递了‘左翼包抄’指令,而敌军毫无应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统一指挥系统,也没有受过协同训练。”

    他走到窗边,指着远处正在修建的驿站高塔:“那里将架设一套光学信号装置,利用镜面反光,在十里之内传递信息。这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让牧民知道雪崩预警,让商队了解路况,让母亲能在孩子放学前收到天气变化的消息。”

    “技术本身无善恶,但它生长的土壤必须是有秩序、有理性、有共情的社会。否则,再先进的火炮,也只是暴君手中的玩具。”

    下课钟响,学生们久久未动,直到有人轻声问:“那……如果我们有一天也能造出会思考的机器呢?”

    阿旺嘉措怔住。

    这个问题,连徐叔礼都未曾正面回答。

    当晚,徐叔礼召集核心师生于地窖密室议事。这里原是存放粮秣之所,如今已改造成一间简陋实验室,墙上挂着自制气压计、温度计,桌上摆着拆解的浑天仪零件和几块从战场回收的逆向电路残片。

    “你们今天提出的那个问题,”徐叔礼开门见山,“关于‘会思考的机器’,其实早在《唐师遗录》中有过预言。”

    他翻开笔记一页,念道:“当异质文明试图通过技术奇观瓦解本土认知体系时,最高阶的认知战形态,便是制造‘伪智慧体’??外表似人,言谈合逻辑,甚至能推演数学、预测天象,但其本质是服务于特定意志的信息傀儡。若世人将其奉为先知,则文明自决之路断绝。”

    室内一片寂静。

    利玛窦虽已北上,但他留下的影响仍在。他曾说过:“欧洲正兴起一种‘自动机’,以齿轮与发条模拟鸟鸣、书写动作。”并画出草图:一人形机械,手持羽毛笔,可在纸上写字。

    “所以,”一名女学生低声说,“如果敌人送来一台能解答一切难题的机器,人们会不会放弃学习?”

    “一定会。”徐叔礼点头,“就像当年有人相信手提箱是我的神物一样。但现在,你们已经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箱子本身,而在打开它的思维方式。”

    他起身走到角落,掀开一块木板,取出一只密封陶罐。打开后,里面是一块黑色金属片,表面蚀刻着细密纹路,与桑杰嘉措尸身旁铁杖上的电路极为相似。

    “这是我们在喷火木牛残骸中最深处找到的核心模块。经过三个月解析,发现它不仅能存储数据,还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比如听到特定频率的声音就会启动,或是感应到某种磁场变化便释放预设程序。”

    “它……会学习吗?”有人颤声问。

    “不完全是。但它能模仿学习。就像鹦鹉学舌,虽不懂意义,却可骗过听者。这才是最危险之处。”

    他将金属片放入炭火盆中,火焰腾起,映照众人面容。

    “因此,我决定启动‘心智防火墙计划’。”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

    “所谓防火墙,不是一道墙,而是一套教育体系。”徐叔礼继续道,“我们要教会每一个人??尤其是孩子??如何识别‘伪智慧’。方法有三:一曰溯源,追问信息从何而来;二曰验真,检验其是否可重复验证;三曰思辨,思考背后是否存在隐藏动机。”

    他环视众人:“从今往后,明德塾增设‘批判性思维’课程。每名学生每年必须完成一项‘谣言破除实验’,例如证明‘某地井水发光乃狐狸作祟’实为藻类生物荧光现象,或揭穿‘神庙签文准确预测旱灾’不过是事后附会。”

    数月之后,这项课程成果初显。凉州某村突发疫病,村民恐慌,传言是“龙王震怒”,需献童男祭天。两名明德塾派出的实习生赶到现场,立即采集水源样本,用简易显微镜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大量寄生虫卵。他们当众煮沸净水,并组织村民修建滤水池,同时编写通俗歌谣传播防疫知识,最终平息谣言。

    类似事件接连发生。甘州有道士宣称能“呼雷召电”,实则使用埋藏铜线与静电装置骗财;肃州某贵族私藏“西洋智脑盒”,声称能通灵问卜,经查竟是藏匿译员远程操控的骗局。每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