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科幻小说 > 肥鸟先行 > 正文 第273章 武监演武

正文 第273章 武监演武(第1页/共2页)

    第273章 武监演武

    比试当日。

    武监的校场很大,工部在建设武监的时候,专门在校场建了一座观礼台。

    李如松身穿木甲站在校场上,看着苏泽带着一众大臣登上了观礼台。

    一名京营的世职子弟,看到陪同苏泽登台的大臣,吓得脸色发白。

    李如松一眼就认出了和苏泽攀谈的那位重臣是定国公,徐文壁在武监开班典礼上来过的。

    苏泽能喊来定国公,倒是也不出意外,毕竟徐文壁还兼任监副,他来这里观礼也是正常的。

    李如松低声问道:「那几位大人你认识?」

    这位姓金的继任百户,哆哆嗦嗦的说道:

    「边上那位是兵部曹尚书。」

    兵部尚书的名号,李如松差点直接跪下来。

    兵部尚书是什麽级别啊!那可是自己亲爹来了都要战栗的角色。

    金百户下一句话,则让李如松完全麻了。

    「苏翰林另一边的是赵阁老。」

    武监的比试,竟然来了一名群臣之首的国公,一名内阁阁老,一名兵部尚书。

    再看着观礼台上的朱红官袍,李如松也没想到苏泽竟然闹这麽大。

    「那位是成国公。」

    观礼台边上,李如松看到了一个和朱时坤面貌相似的中年人,正是现任成国公,也就是朱时坤的长兄。

    「那是诚意伯,刘荩臣的爹。」

    李如松此时已经麻木了,苏泽是将勋贵重臣一网打尽吗?

    可以说大明朝和军事有关的高层,都集中在观礼台上了。

    犯得着吗?

    李如松原本的计划动摇。

    「李兄,怎麽办?」

    李如松也是狠人,这时候他的混不吝劲儿也上来了,他咬牙说道:「什麽怎麽办!按原计划,先揍教官一顿再投降!」

    苏泽站在观礼台上,看着两边列阵,就知道胜负已经分了。

    在战场上,人数多也没用。

    世职子弟这边,连列阵都闹哄哄的,虽然李如松靠着家传操练出一个简单的步骑配合的阵法来,但是彼此之间根本没有任何默契。

    反观教官带着勋贵子弟这边,陈亮等教官列成了鸳鸯阵,而勋贵子弟则列为三才阵,分成一前一后两个阵。

    鸳鸯阵在前,这就是精锐破敌的打法。

    先用精锐士兵破开敌阵,那后续的士兵就是兵员素质差点,只要能乘胜追击就行了。

    苏泽专门去兵部邀请了曹邦辅,这是他主动因为武监和兵部的矛盾。

    同时他也是希望兵部看到武监的作用。

    曹邦辅在苏泽递台阶后,也迅速下台阶,亲自领着一众兵部官员来捧场。

    日后武监生毕业后的去向,还是要兵部安排的。

    能不能让武监成为大明孕育将才的摇篮,这一点同样很重要。

    和科举一样,只有大家发现,武监生的升迁要比别的路子更快,那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武监读书。

    正如苏泽创办的营造学社,如今已经成了内廷晋升的必要文凭,和司礼监读书并驾齐驱了。

    曹邦辅这个兵部尚书,也是担任过蓟辽总督的,他还是很精通军务的。

    看了一眼双方的列阵,曹邦辅也有些满意。

    虽然能看出是新兵,但是双方的阵法有模有样,武监确实有些效果。

    紧接着,在定国公徐文壁的号声下,这场武监内的比试开始了。

    勋臣已经很多年都不打仗了,在场的勋臣看的热闹,而教官勋贵子弟队伍中有他们的亲人,很自然就开始为那边加油。

    朱时坤看了眼看台上的长兄,转头就发布命令:

    「不许抬头,跟上!」

    朱时坤是这支「后军」的指挥官,近百人动起来尘土飞扬,朱时坤根本就看见前面的情况。

    不过随着几声命令下去,队伍重新恢复了秩序,每个人按照自己操练中的位置前进,而队伍最前排的只要跟着前军行进就行了。

    秩序消除了慌乱感,朱时坤如今理解那些枯燥的行军训练是为什麽了,不训练的士兵连行军都做不好!

    反观另一边,李如松骑在马上,他带领的侧翼精锐从本阵脱离,可等他拉开距离,却发现本阵乱哄哄的才走了一半的路程。

    李如松气的不行,派遣传令兵返回本阵催促行军,可这下子反而让本阵更乱了。

    李如松原本也没想指望本阵,他的战术是让本阵拖住敌军,然后自己用精锐骑兵侧翼冲锋,击溃敌军后,再汇合本阵的步兵反攻。

    教官和勋臣子弟人数少,凑不出骑兵队伍。

    而步兵追不上骑兵,所以敌军只能和自己方的步兵作战。

    这是李成梁在辽阳常用的战术,就是通过精锐骑兵突击来一锤定音。

    这一招在对阵女真人的时候百试百爽,在李如松看来,骑兵就是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

    看到双方的表现,苏泽就知道胜负已分。

    他转而向赵贞吉和曹邦辅说道:

    「赵阁老,曹尚书,您看武监生员如何?」

    赵贞吉和曹邦辅都点头。

    他们当然不会用最精锐的军队要求武监,但是武监生员这种向上的气质,还是一眼都能看出来的。

    军队就是这样,也许武监这帮生员现在不是精锐,但只要保持这个样子,很快就能成为精锐。

    曹邦辅也承认,苏泽的办法确实不错。

    训练两年再放回卫所,这些军官绝对会要比原本的卫所军官强很多。

    很多地方卫所本身也不用打硬仗,能维持治安部队剿匪就足够了。

    苏泽对两人又说道:

    「赵阁老,曹尚书,兵部也在为京营的问题头疼吧?」

    两人点头。

    京营问题,就是大明京营开支的问题。

    《隆庆会计录》颁布以后,京营开支巨大的问题,已经摆在了皇帝和群臣面前。

    身为兵部尚书,自然要承担京营开支失控的问题。

    当然皇帝知道京营开支失控,并不是曹邦辅的责任,而是历代积累下的问题。

    但是皇帝要求做出改变,那兵部自然也要行动起来,而且至少要拿出成果出来。

    这也是曹邦辅头疼的地方。

    京营问题之所以难解,就是涉及的人数广。

    京营名义上十几万军队,一旦动乱是动摇国本的事情。

    其实满朝大臣都明白症结。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