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似伊 > 正文 228.第 228 章

正文 228.第 228 章(第2页/共5页)

的领导都批准了,怎么?你们要拦着他们不让走吗?”

    这话一说,大家顿时安静了下来。

    “不是,我们没有那个意思,没有不让沈大夫走,只是舍不得他们。”

    “是啊,沈大夫在咱们前进大队这些年,我们早已经把他们当做自己人了。”

    这不,自己人突然要离开了,大家都有些不适应。

    沈怀山,“我知道大家的意思,这么些年来,我们一家人在前进大队,也得到了大家不少的照顾。”

    “在此,我谢谢大伙了。”

    他还拉着陈秋荷一起朝着大家道谢。

    见到这场面,大家顿时抬手去拉她,“别,是我们谢谢你啊,要不是你在这里,咱们这里好多人都不一定还能站在这里。”

    从沈怀山手里救下来的人呢可不止是一个两个了。

    沈怀山笑了笑,寒暄过后,大家都离开了,沈怀山则是找到了老支书,这里也没外人了,他便单刀直入道,“老支书,我想和您打听个情况,像是我和爱人这种属于直接返城,但是我大舅哥如今一人在前进大队,我们也不放心,想要把他一起带到北京去。”

    “不知道,这里面需要什么条件?”

    这可真把老支书给问得倒了,毕竟,这是以前欧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他思索了下,“这个具体要怎么操作,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给你介绍个人,你去问下。”

    “谁?”

    “乔知青。”

    这不是自己人了?

    沈怀山沉思了片刻,“成,那我朝着乔知青打听清楚后,在来找您。”

    “不过,我大舅哥到底是前进大队的人,如果公社那边能够走通关系,不知道这边?”

    试探的语气。

    老支书却一下子听懂了,他当即也不含糊,“只要公社给了法子,我自然是同意的。”

    陈荷塘虽然是前进大队的人,但是他又和大家不一样,他属于猎户,平时也不参与大家的劳作,甚至工分都不在生产队,他留或者走,对于前进大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有了您这话,我就放心了。”

    沈怀山从老支书家告辞后,便准备去找乔丽华,可惜乔丽华不在,她去生产队处理公务了,也就是挨个给大家送调令。

    一直到了晚上,沈怀山这才在知青点找到了乔丽华,毕竟白日乔丽华要出去忙工作,晚上却还是要回知青点落脚的。

    “乔知青,是这样的,我们想要回北京后,把我大舅哥也带上,不知道这里面具体怎么操作?”

    乔丽华还真知道,因为她之前就处理过一件这样的事情。

    她便直说了,“要有家庭或者是单位接收,在或者是有北京户口。”

    “这三者只要满足其一就可以了,不过家庭接受的话,这是按照投奔来算,如果到时候在遇到北京人口大精简,这类人是第一时间会被清理出北京城的。”

    以前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情。

    当城里饱和到一定地步后,城里便会安排大精简,而被精简的人,便是投奔的亲戚,没有固定工作的人,以及盲流这类人。

    如果陈荷塘按照投奔亲戚来看,对方可能就会被精简,当然这个风险是极大的。

    这下,沈怀山听明白了,“那如果有单位接收呢?”

    乔丽华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她可比谁都知道这里面的难度了,见对方笃定,她便说,“这是最好的,有单位接受,就相当于给陈叔上了一层保险。”

    “公社这边办手续开证明的时候,会不会有为难?”

    乔丽华摇头,“不会,正常的手续走即可。”

    她问,“陈叔是和你们一起离开吗?”

    沈怀山,“对,是有这个打算,但是现在还不知道具体的流程,先打听清楚这些。”

    乔丽华眼里带着一丝羡慕,“你们对他真好。”

    带着陈荷塘一起回到北京,并且解决单位的事情,那就意味着陈荷塘以后是北京人了。

    这和漠河人,简直是天差地别。

    沈怀山笑了笑,“是我大哥对我们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他们在前进大队这些年,全凭陈荷塘罩着养着的。甚至,连带着房子都是住的对方的。

    他们落难的时候,陈荷塘帮了大忙,如今他们解决了困境,自然要把陈荷塘一起带走的。

    这里哪里都好,唯独医疗条件太差了,甚至生存环境比起北京来,也要差一些。

    让陈荷塘去北京疗养下,说不得身体里面的那些毛病,也会被慢慢养好。

    乔丽华心中感慨,“你们都是好人,所以才会这样选择。”

    “好了,沈叔叔,提前祝您一路顺风。”

    她这些天才拿到的通知,挨个生产队的跑,怕是到时候没机会去送对方了。

    沈怀山自然不在乎这个,他点点头,“丽华,你在这里也照顾好自己。”

    陈秋荷也说,“是啊,也别太拼了,身体最重要。”

    乔丽华知道,但是,她没办法停下来,因为她身后空无一人,她只有不断的朝着前面走,才能达到她想要的日子。

    她苦笑了一声,“陈姨,我知道的。”

    但是,知道归知道,现实归现实。

    陈秋荷拍了拍她手,不知道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千言万语化为一句,“保重。”

    这一别,不知道他们将来还能不能见到对方?

    大家都不知道。

    等陈秋荷和沈怀山离开后,知青点先是安静了一下,接着便热闹了起来。

    “你说,我们有没有回北京的可能?”

    曹志芳突然问道,她是六七年来的,如今已经整整十年了,从十八到二十八岁,最好的青春都留在了这一块黑土地上。

    她这话一问,知青点的几个人,齐刷刷的看向乔丽华,要知道乔丽华如今在公社当干部,消息最为灵通的。

    乔丽华的脸上已经有了几分威严,她摇头,“别看我,没消息。”

    曹志芳有些失望,她捏着手里的麻草有一搭没一搭的搓着,“我怎么听说,隔壁市有知青返城了。”

    “他们用的是病退。”

    大家为了能够离开下乡的地方,几乎是想尽了办法。

    乔丽华沉默了下,“那是隔壁市,我们公社起码目前还没有消息。”每个地方不一样政策自然也不一样。

    曹志芳听完这话,有些心灰意冷了,她也不在搓草绳了,每天搓五斤草绳,换一毛钱回来,可以买些盐巴这些,起码饭菜是有盐的。

    她躺在炕上,双眼无神的盯着屋顶的土方,“不知道我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回北京。”

    他们这些人,做梦都想回去的。

    “说什么丧气话?”

    乔丽华作为老大姐,她拍了下曹志芳的肩,“在等等,将来肯定会有消息的。”

    “肯定会的。”

    知青点现在四个女知青,一个男知青,一共五个人,他们都是熬了好多年。

    乔丽华的话,给大家又续上了勇气。

    “会吗?”

    “肯定会的。”

    乔丽华在公社上班这么多年,这点政治敏锐度还是有的,既然老师们都会被平反回家,那么他们这批知青,也应该会有那么一天的。

    而且也不会远了。

    “希望那一天快点到。”

    曹志芳喃喃道,“我真是一天都不想在这里待了。”她想念北京大杂院里面的水龙头,她想念正阳门下卖的芝麻烧饼,她更想念那宽阔的大街,以及□□的热闹和王府井的人来人往。

    而不是这一腔黑土地,一眼望不到头,触摸可见不是土地,便是白雪。

    她受够了,在地里面种地的日子。

    谁不是呢?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们都想念北京的生活。

    另外一边,陈秋荷回家了,沈怀山则是去了卫生室,他到的时候,牛大夫还在里面整理药材,如今的卫生室,算是正规了不少,以前就只有一间房,如今却被隔成了两间。

    一边是西医,也就是沈怀山平日给人打针的地方,另外一边是中医,也就是牛大夫自己的诊室。

    说起来这么巴掌大的一个地方,竟然中西医都有,也算是造福了一方的老百姓。

    沈怀山进来后,牛大夫抬了抬眼皮,抓了一把陈皮炮制了起来,“都收拾好了?”

    他算是少数知情人之一了,从一开始他便知晓,沈怀山不是池中物,早晚有一天会离开这里。

    好在,这么些年来,他把沈怀山手里的那一手西医,也学的七七八八了,不说十成十,起码是给周围的社员们看个头疼脑热,接个骨头什么的是没问题的。

    沈怀山点头,“都收拾好了,老牛,来和你告别。”

    这么些年,他和牛大夫之间算是互为师徒,双方分别把自己的拿手绝活,都交给了对方。

    “祝你一路顺风。”

    在屋内背药方,收拾挂水瓶的姚志军,刚好就是这个时候出来的,他呆呆的,“师父,你要走了吗?”

    这么些年,他主要是给沈怀山当徒弟的。

    牛大夫只能说算是他的二师父。

    听到小徒弟的问话,沈怀山点了点头,“是啊,我要回到北京了。”

    “师父走了,往后要听牛师父的话,知道吗?”

    姚志军今年已经十七了,算是少年了,个头也窜的极高,可是这么一个少年,当场就哭了出来。

    “师父,我以后还有机会见你吗?”

    “有,当然有。”

    沈怀山也舍不得小徒弟,“以后你来北京,不管什么时候,都来师父家住。”

    他们都知道,这个希望渺茫,毕竟,姚志军当初是按照知青的身份来插队下乡的。

    但是,这话还是要说,人嘛,活着就是为了一个念想。

    姚志军重重的点点头。

    沈怀山犹似不放心,他领着姚志军四处转着,把自己往日坐诊的那张桌子,交给他。

    “师父走了以后,这个桌子就交给你了,若是遇到拿不准的病人,就去问你牛师父。”

    姚志军不吭气,像是锯嘴葫芦。

    沈怀山知道他的心情,“出去跟师父走走?”

    这下,姚志军点了点头,“师父,我舍不得您。”这么些年来,沈怀山在他的心目中,已经像是父亲了。

    自己的衣食住行,对方都会管教,甚至,他手里若是钱不够花了,沈怀山也会给他一些体己钱。

    沈怀山也舍不得姚志军,但是人这辈子,注定是一场离别。

    在离别之前,他还有好多话交代姚志军。

    “志军啊,你也要收拾收拾东西,我有一种直觉,你们将来也能够回到北京。”

    他这么差的成分,都能够回到北京了,按照这么一个局势,将来知青返城应该也不远了。

    姚志军听到这话骤然呆了下,“有可能吗?”

    他下乡的时候还太过年幼,不过刚十岁,如今再去回忆,竟然发现好多事情记不得了。

    “隔着几年前,你敢想,我和你师娘有一天能够离开前进大队回到北京去吗?”

    这自然是不敢想的。

    姚志军摇摇头。

    “那不就是了。”沈怀山说,“未来谁都说不好,你要做的是养精蓄锐,为未来离开的那天做准备。”

    姚志军眼睛亮了亮,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