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要离刺荆轲 >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七百一十三章 乾坤大挪移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七百一十三章 乾坤大挪移(第2页/共5页)

/>    
    看似是击穿了地板价。

   
    但实际上,却是有着两三倍的利润!

   
    为什么?

   
    因为赵煦织布用的蚕丝、苎麻等原料,是从大宋那些偏远军州收购来的。

   
    譬如说,蚕丝基本是浙东的,苎麻则是荆湖南路、广南西路等州郡采购来的。

   
    价格相当感人。

   
    因为这些地方交通不便,又与发达的中原地区,相距遥远,所以商贾们都不爱去。

   
    当地百姓养的蚕、种的苎麻,基本只能自用,根本卖不了钱。

   
    监察御史彭汝砺在熙宁九年时,就曾为这个问题上书赵煦的父皇说:浙东西,丝每斤不至四百,民众乏苦,方无所售。

   
    没办法!

   
    大宋州郡,甚至地方上的县乡,都是大肆设卡,对过往商贾,吃拿卡要,敲诈勒索。

   
    这还是对本州郡的人。

   
    若是外地商贾,没有过硬的靠山,贸然闯入一个陌生的地方。

   
    那就是在赌命了!

   
    无论官吏,还是英雄好汉们,都很喜欢这种愣头青。

   
    都很愿意将之吃干抹净。

   
    所以古人云: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但赵煦就没有这个苦恼了。

   
    于是,早早命了陈睦,在浙江诸州,以下等蚕丝三百钱一斤,中等蚕丝四百钱一斤的价格,大量收购。

   
    有多少吃多少!

   
    然后,将这些蚕丝通过海运和漕粮一起运抵海州等中转地。

   
    再通过陆运转运到徐州,从徐州通过大运河运抵京中。

   
    因为是和漕粮一起进京的,所以,物流成本大大减少。

   
    每斤蚕丝运费不过十钱。

   
    按照过去的经验,十二两下等蚕丝就可

   
    以织出一匹绢,十两中等蚕丝,就可以织出一匹绸。

   
    而据陈睦所说,其实当地的蚕茧,价格更低!

   
    正好,沈括那边正在研究缫丝机,如今已经快要成功了。

   
    等缫丝机出来,直接在当地设立缫丝工坊和纺织工坊。

   
    就近利用当地廉价的蚕茧资源,制成之后,就地通过明州市舶司出口去海外。

   
    荆湖南路和广南西路的苎麻,也是同样的操作手法。

   
    只是,物流成本比浙江要高一倍以上。

   
    但,这依然是奇迹!

   
    因为是赵煦要的,所以这些苎麻全部用的是纲运之法。

   
    嗯,就是水浒传中,杨志押运生辰纲一般的方法。

   
    正好,地方厢军平素不是没事干?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