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要离刺荆轲 >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百二十九章 招安潮下的海贼们(2)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百二十九章 招安潮下的海贼们(2)(第1页/共5页)

    宋武虽然已经被说动。

   
    但作为一个纵横外海十几年的大海贼。

   
    他自不是一个人。

   
    手底下有着千来号,跟着他讨生活的兄弟。

   
    所以,他还是很犹豫的。

   
    担心官府朝令夕改,更担心朝廷哄骗他们上岸后,再给他们一刀。

   
    这样的事情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所以,他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来说服自己。

   
    恰在这个时候,码头上的鱼获交易开始了。

   
    官府派来的官差们,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并没有什么其他动作。

   
    这就很反常了。

   
    “官府派人来,为何不征税?”宋武奇了,于是对他身边的文士问道。

   
    大宋官府,素来是无利不起早。

   
    而且,各种摊派、加征,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文士眯起眼睛,道:“宋头领还不知道吧?”

   
    “如今淮南路那边遭灾了,听说从三月开始就没怎么下雨,运河水位一直在降,漕船入京艰难!”

   
    “这又怎样?”宋武皱起眉头。

   
    大宋天灾频发,又不是今年才有的。

   
    自景佑以来,隔三差五就有天灾发生。

   
    中间还夹杂着人祸——两次回河,淹没了无数州郡。

   
    而朝廷对这些灾祸,能做的不多。

   
    充其量,也就是赈灾,同时招刺流民。

   
    其他的事情,也就只能躺平了。

   
    文士笑了笑,拱手对汴京方向:“当今官家仁厚,见不得百姓受苦……”

   
    “所以不止遣宋昭宣,将兵南下救灾,在淮南等地,疏浚河道,开凿水井,架设水车……”

   
    “又特旨募京东采金之民南下协助救灾,只要愿意南下救灾之人,不止自出内帑,与其工钱,还特旨免其等将来三年采金税……”

   
    “更下了旨意,免了我明州贩入淮南路各州的鱼干等物的商税!”

   
    “此外,我明州渔民的鱼获,也一体免税!”

   
    “这可是当今官家的仁政,不止要活淮南百姓无数,更令我明州士绅百姓,皆受恩泽!”

   
    说到这里的时候,文士忍不住的骄傲起来。

   
    大宋地方上,各路、各州甚至各县,都筑起了高高的税卡。

   
    往日里,浙江路的商品,在本路都是举步维艰。

   
    所谓: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如是而已。

   
    但,当今官家推恩,让明州的鱼干,得以免税直入淮南。

   
    这对明州人来说,等于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且淮南控扼运河,辐射四方。

   
    明州鱼干,打着赈灾的幌子,渗透了进去后。

   
    明州的海盐也跟着杀了进去——鱼干身上裹上一层海盐,是不是很合理?

   
    就这一两個月,明州就已经有很多人发家致富了。

   
    沿海的渔民,更是欢喜鼓舞。

   
    现在,出海打的鱼获,再也不担心卖不到了。

   
    只要到岸,就会被商贾立刻买走。

   
    商贾买回去后,直接腌制、晒干,裹上海盐,装上船舶、车马,直接打着赈灾的幌子,卖去淮南——好多人还没有走到淮南,就已经卖掉了鱼干。

   
    浙江路本地的市场,就能消化这些东西。

   
    同时,各地的私盐贩子,现在也参与了进来。

   
    那些消息灵通的大盐商们,现在都跑来明州,薅起朝廷的羊毛来了。

   
    最初,他们只是单纯的来买鱼干,用赈灾鱼干的名义,挂羊头卖狗肉去卖私盐。

   
    可到了明州后,他们发现明州的海盐价格,非常便宜。

   
    于是纷纷大手笔的采买。

   
    所以,如今的明州,不止是鱼干行销各地。

   
    明州海盐,也趁机渗透到了浙江、淮南各州。

   
    甚至打入了扬州、江宁等地的市场。

   
    明州会馆,据说都已经在扬州开起来了。

   
    这是明州商贾的黄金时光。

   
    自古以来,明州商贾还未有像今天这般风光的。

   
    当然,这也难免会引起别的地方的嫉恨。

   
    道路上难免有冲突。

   
    但这些都是小节。

   
    作为明州人,文士对现在的局面,非常满意,对汴京的官家更是无比孺慕——什么是圣天子?这就是啊!

   
    宋武听着,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赵官家这么大方了?

   
    居然肯为了受灾的百姓,而减免税收?

   
    等等……

   
    鱼干赈灾?

   
    鱼干赈哪门子的灾?

   
    赈灾不应该运粮吗?

   
    难道,汴京的官家,在‘何不食肉糜’?

   
    但宋武那里知道,现在在淮南当地救灾的主力,不是汴京的那帮禁军大爷,就是从登莱等地南下的‘英雄好汉’们。

   
    无论是禁军的大爷,还是‘好汉们’。

   
    都不是那种会委屈了自己的人。

   
    每天吃食,都要吃好喝好。

   
    现在,淮南各地的救灾现场,哪天不是炊烟袅袅,各种海鱼干蒸肉、煮汤?

   
    这些人加上宋用臣在淮南本地,招募的青壮民夫和征调的当地禁军、厢军,加起来十几万人。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