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科幻小说 > 肥鸟先行最新小说 > 正文 第169章 橙色道具记忆宫殿香囊

正文 第169章 橙色道具记忆宫殿香囊(第2页/共2页)

儒家那套尊师重道,平日里切磋学问也是剑拔弩张。

    何心隐淡淡一笑说道:

    「近日京师所见,让何某又有新见。」

    「愿闻其详。」

    何心隐说道:

    「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在场众人倒是没有太多的震惊,毕竟这套均天下的理论,陈胜吴广就提过了。

    何心隐又说道:

    「天下为主,君为客。」

    「为人君者,以天下万民为事;不以万民为事之君,天下大害也。」

    这句话说完,众人都傻了。

    甚至有人已经后悔自己坐在这里了。

    何心隐自顾自的将自己的论述说了一遍,这才让众人离开。

    等到众人离开后,一名年轻的儒生进来说道:

    「何师,这些同道人心难测,您这麽说可要给楞严寺惹麻烦了。」

    何心隐哈哈一笑说道:

    「那法严方丈交友广阔,和几位阁老都攀得上关系,不会株连到他的。」

    「不过我们倒是要走了。」

    他的弟子不解问道:

    「何师,为何要向他们说明您的学问?」

    何心隐拿着行囊说道:

    「学问就是说给别人听的,先贤们着书立作,招收门人,不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学问传出去?」

    弟子又说道:

    「可您这学问。。。」

    何心隐说道:「无论他们认同不认同我的学问,只要把我的学问传出去就行了。」

    「这天下自然有认同我学问的人,他们见到我的学问,那我们就有更多同道了。」

    弟子又说道:

    「那何师为何不在报纸上?」

    何心隐摇头说道:

    「就连同门都不认同我的学问,如今传播还太早了,反而会引起朝廷忌惮。」

    「《新乐府报》还要继续办下去,只要能开启民智,早晚就有那一天。」

    「我们现在就走,印坊也可以转移了。」

    众弟子纷纷称是,迅速离开了楞严寺。

    ——

    五月十七日,报馆。

    苏泽一进报馆,就看到罗万化在打瞌睡,不由奇道:

    「一甫兄,你也会打瞌睡?」

    罗万化极度的自律,晚上都会早早休息,白天都会精力充沛的工作,苏泽还从没见过他这麽困过。

    罗万化打了一个哈欠说道:

    「昨日茶楼里有讲学,我就去听了。」

    苏泽奇道:

    「一甫兄还对讲学有兴趣?」

    罗万化摇头说道:

    「没有。」

    罗万化是一个原旨儒家信徒。

    这类人就是对各种学派没兴趣,信奉最基础的儒家道德观。

    其实这类人在官员中还是不少的。

    科举只是为了功名,也不是人人都爱搞学术的。

    罗万化稍微对实学有点兴趣,但是只要也是为了办报。

    这些日子随着贤良文学齐聚京师,到处都是讲学活动。

    会馆丶寺院和道观都不够用了,很多人就在茶楼丶酒楼公开讲学。

    苏泽奇道:

    「一甫兄既然对讲学不感兴趣,为什麽要去茶楼听讲?」

    罗万化说道:

    「我是去看卖报去了。」

    「卖报?」

    罗万化说道:

    「京师这些小报,雇佣了城内游荡的小儿帮他们卖报。」

    「有些小儿在闹市喧哗兜售,还有这脑子活络的在茶楼售报,一晚上也能售出不少。」

    苏泽愣了一下,这不是带英特色雾都报童吗?

    我大明也发展到这个地步了?

    罗万化有些不自信的说道:

    「我想着,我们《乐府新报》也在茶楼密集的地方设置报亭,让小儿贩报,子霖兄以为如何?」

    看到苏泽失神,罗万化还以为自己的建议不好,他连忙说道:

    「子霖兄以为不可就算了。」

    苏泽连忙说道:

    「一甫兄这个办法好啊!」

    「这些流落街头的小儿,能有一份糊口的生计,也是一甫兄的功德。而且此法能增加《乐府新报》的销量,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罗万化听到苏泽赞同自己的建议,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下决心要好好考察京师,在读书人多的地方设置报亭。

    就在这个时候,沈一贯也准时冲了进来。

    「大消息!」

    苏泽已经习惯了他的一惊一乍,问道:

    「肩吾兄你昨天的大消息,就是都察院两个御史为了抢功劳打架,今天又有什麽大消息?」

    沈一贯说道:

    「弇州先生结束丁忧返回京师了!」

    弇州先生,就是当今文坛偶像王世贞。

    中古时代的读书人,政治家丶文人丶学者身份都是统一的。

    比如宋代的王安石,就是文坛领袖,宰相和学者。

    不过到了大明,随着时间发展,三条路逐渐分开,就是少数天才,也只能兼具两个身份。

    王世贞的官职并不大,但是在文坛的地位极高。

    大明文坛能和王世贞相提并论的,只有致仕在家养病的李攀龙。

    苏泽记得李攀龙已经病重了。

    丁忧的时候,王世贞在老家编写《弇山堂别集》,京师达官贵人都向他寄去自己的书稿,希望能被王世贞收录。

    王世贞的文章甚至流传到周围的藩属国,朝鲜丶倭国很多人都推崇他的文章,就连草原上都流传他的名声。

    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

    沈一贯说道:「弇州先生是被张阁老举荐的,朝廷很快就会授以要职。」

    现在的张居正和王世贞应该私交很好,恐怕谁也没想到两人会在以后交恶,以至于王世贞编排那麽多段子在黑张居正。

    罗万化问道:「朝廷会授予弇州先生什麽职位?」

    「至少也是一省布政使吧?弇州先生的父亲已经平反,他为父伸冤的事情陛下十分欣赏。」

    就在众人闲聊的时候,一封军情急报送到了内阁。

    四位辅臣看完都脸色微变,李春芳站起来说道:

    「军情紧急,还是求见陛下吧。」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接羔已过,草原又动荡起来,虽然内阁和兵部早有准备,却没想到这次的动静这麽大。

    就连高拱眼中都闪过一丝忧色。

    (本章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