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孩子谁爱生谁生 > 正文 第579章帝无退路,仍胜天半子

正文 第579章帝无退路,仍胜天半子(第3页/共5页)

。能在街上跑,在灯下笑,在人群中被人记住名字而不是‘某人的女儿’……这比江山还珍贵。”

    忽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秦霜飞驰而来,翻身下马,脸色严峻:“陛下,西北急报??荣国公余党勾结外敌,攻破边关三城,扬言‘恢复祖制,诛灭妖后’,并悬赏万金索要公主首级。”

    温清婉眸光骤冷。

    她转身步入太极殿,召集文武百官。

    殿上,群臣惊慌失措,有人提议:“不如暂送公主离京避难,以免落入敌手。”

    “不必。”温清婉淡淡道,“她不需要逃。我要她亲眼看看,这个世界是如何试图杀死一个女孩的梦想,而我们又是如何把它重新扶起。”

    她提笔写下三道圣旨:

    **其一:命秦霜率凤影卫护送百名女官赴前线,组建‘战地政务团’,接管沦陷区民政,重建秩序。**

    **其二:征召全国十八岁以上女子,自愿加入‘巾帼营’者,赐铁甲一副、战马一匹,俸禄同男兵。**

    **其三:皇女温知命,即日起随军学习,由柳芸、苏明漪陪同,实地考察民生疾苦,记录战地见闻,归京后须呈《治国策论》一篇,作为未来执政资格考核。**

    举朝震惊。

    有老臣颤声劝阻:“公主尚幼,岂能涉险?”

    温清婉站起身,环视众人:“你们总说她是个女孩,所以不能怎样。可我想问一句??如果她是男孩,你们还会这样劝吗?”

    无人作答。

    她继续道:“我不是要她现在就扛枪上阵,而是让她知道,权力从来不是天生的,是要用脚一步步走出来的。她在战火中学到的东西,远比在这深宫背诵《女则》要有用百倍。”

    三日后,一支奇特的军队开拔出京。

    前方是铠甲铮亮的巾帼营女兵,中间是携带医箱文书的政务团,最后方一辆青帷马车里,坐着六岁的温知命,怀里抱着一本厚厚的空白册子,封面上写着三个字:《民录》。

    沿途百姓夹道相送。许多母亲抱着女儿站在路边,眼中含泪。

    一位农妇追着马车跑了好一段路,终于递上一只绣荷包:“给公主的!里面是我闺女生下来时的第一缕胎发,愿她保佑小公主平安长大!”

    温知命探出身子,认真接过,郑重道谢。

    当晚扎营,她坐在篝火旁,借着火光开始写第一篇日记:

    **“今日见一村庄被烧,屋倒墙塌,母亲抱着婴儿蹲在废墟旁哭泣。我问她为什么敌人要杀普通人,她说:‘因为他们害怕我们会识字,会看病,会管钱,会投票。’**

    **原来,让人害怕的不是刀剑,而是觉醒。**

    **我要记住这些人的眼睛,将来替他们说话。”**

    与此同时,温清婉坐镇京城,运筹帷幄。

    她下令开放皇家藏书阁,允许女子自由借阅;设立“女子发明奖”,鼓励技术创新;更令人震惊的是,她亲自推动修订《大梁律》,删除“七出之条”,明确规定:“婚姻须双方自愿,离异者不得污名化妇女,寡妇再嫁享同等权利。”

    一道道政令如春风化雨,渗透进每一寸土地。

    两年后,战事结束。叛乱平定,边疆重归安宁。而真正的胜利,不在战场,而在人心。

    当温知命随军归来时,已是八岁少女,眼神沉静,举止从容。她提交的《民录》长达三十卷,记录了上百个村庄的教育、医疗、赋税状况,并提出“女子基础学堂全覆盖”“乡村女医派驻制”等多项改革建议。

    温清婉将其呈于朝堂,宣布:“自今日起,皇女温知命,正式列入储君候选人名单。”

    这一次,竟无人反对。

    十年之后,温知命十五岁,已在太学院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发表《论性别与治理》一文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