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孩子谁爱生谁生 > 正文 第575章护短的姐姐第六更

正文 第575章护短的姐姐第六更(第1页/共2页)

    而这时,侯夫人也正好过来,方才顾墨微和楚长瑶就是在这里等侯夫人还有二房的夫人乔氏的。

    一看到侯夫人,楚长瑶就亲切的贴了过去,“伯母,我方才见了几个朋友,听说舅舅也是习武的,我刚才见了好几个朋友,他们都在月宫当差呢,到时候咱们跟他们交代一声,一定可以让舅舅谋个差事,而且说不定还能进神武营呢。”

    侯夫人一听,眼睛都亮了,她那个不争气的弟弟,是个浪荡子,如果真的能进神武营,那可就太好了。

    “长瑶,你真......

    夜深,昭阳殿烛火未熄。温清婉独坐案前,指尖轻抚那封金匣密信,目光沉静如古井。窗外玉兰落瓣无声,一片洁白飘入窗棂,恰落在她手边的《共治为本》誓约上,像是一场命运的见证。

    她没有动,只是静静看着那片花瓣覆盖在“共治”二字之上。仿佛天地也在低语:这江山,终究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千万人以血泪换来的新生。

    腹中微动,极轻的一记胎息,如春蚕啃叶,细不可闻,却让她心头一颤。她缓缓将手掌覆上小腹,掌心温热,似有暖流自血脉深处涌起。三个月了,脉象已稳,太医悄悄叩首告退时说:“龙胎康健,陛下福泽深厚。”她只淡淡点头,命其严守口风,违者斩。

    可她心里清楚,这不是龙胎,这是**破局之子**。

    一个生来便要撕碎“母凭子贵”枷锁的孩子,一个注定不会被用来联姻、交易、操控的皇嗣。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宗法礼教最凌厉的反击??你逼我生?我偏不为你生。你骂我无后?我偏偏怀了,却不归你所有。

    她提笔,在新一页黄绢上写下:“今日起,凤影卫增设‘青鸾组’,专司皇室安全与舆情监察。凡宫中侍女、太医、膳房人员调动,皆需经秦霜亲自核准。另,昭阳殿外围三重禁制,增设机关弩阵,由工部女子工坊设计,图纸仅限苏明漪与我二人知晓。”

    写罢,她吹干墨迹,唤来林疏月。

    “送去秦霜。”她低声,“另外,查一查最近宫中是否有陌生面孔出入,尤其是服侍太后旧宫人的杂役。还有……让苏明漪尽快完成《妇律新编》初稿,我要在下月初一御前宣读。”

    林疏月欲言又止:“陛下,您已三日未眠,太医说……”

    “我知道。”温清婉打断她,声音轻却坚定,“但我不能睡。他们也不会让我睡。”

    果然,次日清晨,冷宫传来消息:太后昨夜试图吞金自尽,幸被看守太监发现及时救下。但她在昏迷前喃喃一句:“赵氏血脉未绝,天命终将归位。”

    温清婉听罢,冷笑一声:“她倒是还记得赵家那点残梦。”随即下令,“从今往后,冷宫断药三日,饮食减半。让她清醒着想想,什么叫‘天命’。”

    朝堂之上,风波再起。

    礼部侍郎周延年之妻携族中女眷跪于午门外,哭诉夫君冤屈,称其“忠良蒙难,家破人亡”,更有几名老学究联名上书,指责温清婉“任用私党,构陷忠臣,动摇国本”。

    温清婉端坐龙椅,神色不动,待奏章呈上,她随手翻过,忽而抬眸:“诸位口口声声忠臣,可知周延年家中搜出的密信里写着什么?‘待女主崩殂,迎立贤王,复我男纲’。你们觉得,谁是女主?谁又是贤王?”

    群臣噤若寒蝉。

    她站起身,声音如钟鸣九霄:“朕即位以来,废苛政、兴教育、设工坊、开女科,百姓安居,四境渐平。尔等不思辅佐,反倒勾结逆党,煽动舆论,妄图以道德之名行篡权之实!告诉天下人,是谁在动摇国本!”

    她挥手,林疏月高声宣读诏令:

    **“凡为周延年鸣冤者,若无确凿证据,一律视为同谋,革职查办;敢聚众哭诉求情者,杖八十,流三千里。”**

    圣旨落地,满朝死寂。

    退朝后,赫连瑾悄然入殿,面色凝重:“陛下,边境急报:北疆哨所发现一支神秘骑兵,打着残破赵旗,袭击商队,劫掠粮草。据俘虏供述,首领自称‘赵元昊第七子’,正集结旧部,意图南下夺都。”

    温清婉眉峰微动:“赵元昊七子?当年他七子皆死于战火,唯一幼子早夭,何来第七子?”

    “假的。”赫连瑾道,“但有人想借这个名头起事。更麻烦的是,民间已有传言,说您不孕不育,乃‘逆天而行’之兆,故上苍降灾,妖孽横行。”

    温清婉冷笑:“所以他们一边造反,一边造神。可惜,我不是靠天命坐这位置的,我是踩着他们的尸骨爬上来的。”

    她转身取出一道密令:“传秦霜,带青鸾组潜入北疆,查明这支骑兵来源。另外,放出风声??就说太医院近日研制出‘延嗣丹’,朕已服下,不出一年,必有皇子诞生。”

    赫连瑾一怔:“您要公开怀孕?”

    “不。”她摇头,“我要让他们猜。让他们疑神疑鬼,内斗自溃。真真假假之间,最易乱人心智。”

    她望向殿外晴空,唇角微扬:“当年沈小姐留下笔记,说‘女子欲掌权,先破三关:一曰出身,二曰婚姻,三曰生育’。我已破其二,如今第三关,我要亲手改写规则??我不靠生孩子证明我能生,我靠生孩子宣告我愿生,且只为我自己而生。”

    数日后,京城骤起流言。

    有人说皇帝真的怀了龙胎,夜间常见昭阳殿紫气东来;也有人说那是障眼法,实则是从民间偷抱婴儿准备冒充皇嗣;更有甚者,称温清婉早已不能生育,所谓“胎动”不过是腹中长瘤,命不久矣。

    各种版本传得沸沸扬扬,百姓议论纷纷。

    就在这混乱之际,一名盲女徒步百里入京,手持竹杖,背负木箱,直抵宫门。守卫拦她,她朗声道:“湖州苏氏门下弟子柳芸,奉师命献《女医集成》初稿,并附针灸铜人一副,愿为陛下分忧。”

    此话一出,轰动全城。

    原来苏明漪虽居翰林院高位,却坚持收徒授业,尤重残疾女子。这位柳芸便是她亲授弟子,自幼失明,却凭触觉记忆熟记人体经络,更亲手雕琢出第一具完全由盲人设计的针灸教学铜人。

    温清婉亲自接见。

    当柳芸颤抖着双手捧上铜人时,温清婉轻轻握住她的手腕,感受到那指尖粗糙的老茧与坚定的脉搏。

    “你不怕吗?”她问,“进宫面圣,万一一言不合,便是杀身之祸?”

    柳芸昂首:“怕。但我更怕一辈子只能靠别人施舍活着。老师说,我们的眼睛看不见光,但我们的心必须点亮灯火。今日我能站在这里,不是因为怜悯,是因为我学到了真本事。”

    温清婉眼眶微热。

    她当即下旨:

    **“擢升柳芸为太医院女医官首席,赐紫袍玉带,许其开设‘盲女医堂’,由国库拨款三年,免费教授百名残疾女子学医。”**

    同时,命工部将那具针灸铜人铸成青铜像,立于女子医馆门前,碑文刻曰:

    **“身残志坚,术以济世。光照暗途,始于寸心。”**

    此举震动天下。无数偏远之地的女孩开始跋山涉水奔赴京城,只为求一个入学名额。女子工坊报名人数暴涨十倍,甚至连西域商旅的女儿也慕名而来。

    而与此同时,秦霜在北疆取得突破。

    她率青鸾组伪装成商队深入敌境,终于查明那支“赵氏余孽”骑兵实为荣国公府暗中资助,幕后主使竟是太后胞弟、退隐多年的**荣国公赫连崇**!

    此人表面皈依佛门,实则在北疆秘密训练死士,豢养流寇,更与南疆残党互通有无,计划趁秋收时节发动突袭,直扑京城,制造混乱后拥立傀儡登基。

    更为惊人的是,他们在一处废弃驿站中搜出一封密信,署名正是**孙景和之女**??也就是周延年的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