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黄河泛滥为害,非自汉朝开始,历朝历代以来,经常忧愁黄河溃决,至汉朝开国后,也溃决了好几次。汉文帝时黄河决至酸枣县,东溃金堤,汉武帝时河徙顿丘,又决濮阳,元封二年,曾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筑宣房宫,后来馆陶县又报黄河决堤,分为屯氏河,东北入海,不再堵塞。
至汉元帝永光五年,屯氏河淤堵塞不通,河流泛滥,所有清河郡属灵县鸣犊口,变作一片汪洋。当时冯昭仪的兄长冯逡,方为清河都尉,请疏通屯氏河,分散水力。汉元帝刘奭曾令丞相御史会议,估计用费,不免过巨,竟致因循不行。到了汉成帝建昭四年秋月,大雨十余日,黄河果然复决馆陶及东郡金堤,淹没四郡三十二县,田间水深三丈,冲坏官亭卢室四万余所。各郡守飞书上报,御史大夫尹忠,尚说是所误有限,无什么大碍。
汉成帝下诏痛切深责,斥责尹忠不知忧民,将加严谴。尹忠素来迂腐爱面子,见了这道严诏,慌忙害怕之下就自尽了。
汉成帝命遣大司农非调,调拨钱谷,赈济灾民,一面截留河南漕船五百艘,徙民避水。既而天晴水涸,民复旧居,乃拟堵塞决口,为毖后计。
王延世,犍为郡资中(今四川省资中县)人。素习河工,由杜钦保荐上去,命为河堤使者,监工筑堤。
王延世于危难之间担此治理黄患的重任。他吸取了前任御史的教训,亲临现场勘察,找出症结,毅然决定在馆陶、金堤垒石塞流。又制成长 四丈、大九围的竹笼,中盛小石,由两船夹载沉下,再以泥石为障。王延世带领军民昼夜操劳,奋战三十六天,河堤始成,终于在公元前28年3月初堵住了决口。 四月,为纪念治理黄河水患成功,汉成帝刘骜于是改“建始”五年为“河平”元年,封王延世为关内侯,赐金百斤。
这个时候,忽然由西域都尉段会宗,驰书上奏,报称乌孙小昆弥安犁靡,叛命来攻,请汉朝急发兵援应等语。究竟小昆弥何故叛汉。
先是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画境自守,彼此相安。元贵靡死后,其子星靡代为大昆弥,亏得冯夫人持节前往安抚,星靡虽弱,幸得保全。后来王位传子雌栗靡,被小昆弥末振将,派人刺死。末振将是乌就屠之孙,恐惧被大昆弥并吞,故先行下手,私逞狡谋。汉廷得信,立遣中郎将段会宗,出使乌孙,册立雌栗靡季父伊秩靡为大昆弥,再议发兵前往讨伐末振将。兵尚未行,伊秩靡已暗中使翎侯难栖,诱杀末振将,送给段会宗,使得复命。
汉成帝刘骜以末振将虽死,但是子嗣尚存,终为后患,再令段会宗为西域都尉,嘱咐发戊巳校尉及各国兵马,会讨末振将子嗣。
戊巳校尉是守边的官名。段会宗衔命复往,调了数处人马,行至乌孙境内,闻得小昆弥嗣立有人,乃是末振将兄子安犁靡,再探知末振将之子番邱,虽未得嗣立,仍为贵官。自思率兵进攻,安犁靡与番邱必然合拒,徒费兵力,不如诱诛番邱,免得多劳。计划已定,遂留住部兵,只率三十骑兵急进,遣人前往召传番邱。
番邱问明去使,只有骑兵三十,料不足患,便即带了数人,来见段会宗。段会宗喝令左右,缚住番邱,令他跪听诏书,内言末振将骨肉寻仇,擅杀汉公主子孙,应该诛夷;番邱为末振将子,不能逃罪。读到此处,即拔剑出鞘,把番邱斩作两段。番邱从人,不敢过来搭救,慌忙返报小昆弥。小昆弥安犁靡,当然动怒,率兵数千骑来攻打段会宗。
段会宗退至行营,尚恐孤军深入,或致失利,因亟驰书请援。成帝亟召王凤入议,凤记起一人,便即荐举。是人为谁?就是前射声校尉陈汤。陈汤与甘延寿立功西域,仅得赐爵关内侯,已觉得赏不副功。甘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