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当中,如此相得映彰,两全其美。”
“不成!”
这本来是个很好的主意,但朱元璋断然否定,“咱已经安排好它的去处了。”
“我们继续吃酒。”
有了这么个插曲,宴会更加热烈,内务府也做好了饭菜,吃的众人垂涎三尺。
哈立麻早已疯狂,这简直就是天宫中的蟠桃会,是世尊如来主持的护国盛会!
吃!吃!
就算撑死在这也足以告慰平生。
不久后,落日西坠,朱元璋醉醺醺的靠在太师椅上,看着汤和他们东倒西歪毫无形象的躺在地上,顿时哈哈大笑道:“二十年前建国的时候你们就喝不过咱,在凤阳疗养这么长时间,还是不行啊。”
王弼很想反驳,但一张嘴就感觉反胃,跑到墙角吐了起来。
沈王举着酒杯来到朱元璋面前,跪地叩首:“父皇万安,儿臣敬您一杯。”
“朕安。”
两人满饮一杯后朱元璋笑道:“对你来说,今天可算是大开眼界吧。”
“父皇明鉴,九眼天珠,象隋珠,金轮宝,释迦摩尼的舍利子,最后连渎山大玉海竟然也悍然现世,儿臣真是叹为观止。”
“儿臣本以为自己很了解大侄子,可最后...”
“不过是皮毛而已!”
“哈哈哈,这就是熥儿的稳重啊。你自以为了解到他的其二,但是其三,其四,其五...还都藏着呢。”
此时,晚霞蔓延,火烧云铺满天空,朱元璋看的出神,悠悠吟道: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一些舍利子,便能将藏地纳入手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拓土万里!”
“这是真的稳重。”
“哈哈哈~”他突然一笑,用手撑着脑袋怀念往事,“当初他促商之时,咱还和他大吵一架,生气的连怀表都给砸了。”
“现在看来,那小子是不是老早就谋划起来了?若没有大量商人拓宽茶马古道,现在怎可能驻兵藏地呢?”
沈王凑了上去,学着朱允熥的模样给朱元璋轻轻捶腿,道:“父皇明鉴。”
“以利驱之,事半功倍。”
“你也在里面挣了不少钱吧?”
这句话一出,沈王的动作戛然而止,忙的抬头,可迎面便看到朱元璋那极其深邃的目光,吓的他浑身一颤,酒意登时散去,连滚带爬的来到下面,顿首叩头不敢起身。
“你好说歹说从安王那里拿到豆油和无烟煤的售卖权,而后组织商队在西北西南四处溜达,挣的盆满钵满!”
“你以为咱永远都不会知道么?”
刚刚还其乐融融,可朱元璋瞬间变脸,吓的沈王六神无主:“儿臣,儿臣,这个...那个...”
眼见朱元璋不悦,沈王赶忙说道:“儿臣平常幽居深宫,没有安王和四哥的雄才大略,也就这么一点能耐,儿臣知道与民争利犯了忌讳,可...”
“商业繁荣一些,父皇收到的税就会更多一些,这是儿臣为数不多能做到的事了。”
听到这儿朱元璋的目光缓和了一些,朱允熥说道:“皇爷爷,孙儿替沈王叔求情。”
“行商走贾之事孙儿也思考了许久,很多城市地方偏僻,寻常商人无利可图,根本不愿意前去。”
“这时候就需要朝廷下场调控,将货物输送到那里,不求利益,只求百姓能过的更好。”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也!”
“那时百姓定然能清楚体会朝廷之诚意,而后更加恭顺。”
“此事影响重大,非皇族不可以坐镇,还请皇爷爷明察。”
沈王立马对朱允熥投去一个感谢的目光,大侄子厚道啊。
朱棣也忙的说道:“父皇,儿臣替王弟求情。”
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再加上朱允熥的理由太过充沛,他叹息一声,身体放松:“熥儿,你啊,什么时候都有话等着咱。”
“沈王,你就按熥儿说的做,将货物送到那偏僻之地,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恩惠。”
“每三个月将账本送到司礼监,咱会审核的。”
“是!是!”
看见朱元璋挥手,沈王退到一旁,这才发现自己后背已经完全湿透,浑身冷汗淋漓。
父皇的威势真是太可怕了!
朱高煦走了过来,悄悄说道:“王叔,感觉如何?”
“臭小子,你还敢编排老子?看我一会怎么揍你!”
朱元璋靠在太师椅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长苏一口气说道:“熥儿,你和徐家娃子怎么样了?”
“还好啊!”
“现在你封了太孙,婚事就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是你有了儿子,咱还能帮你带带,教他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这样大明朝百年无忧矣。”
“所以...”
“咱做主了!立刻下旨册封徐妙锦为太孙妃,迎娶过门。”
“棣儿,现在你是宗正,这件事上点心,先去纳彩。”
“儿臣遵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