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只想苟住 > 正文 第386章 洪武大字典!洪武文言文字典以及科学词典!

正文 第386章 洪武大字典!洪武文言文字典以及科学词典!(第1页/共2页)

    胡俨也一本正经的说道:“诸位大人,微臣也觉得只做到这个程度并不太稳重。”

    陈寿微微颔首,赞同这个看法。

    百官又是一阵牙疼,果然,吴王府中的人一脉相承。

    “熥儿,你先别说,带咱去你们编纂字典的地方看看。”

    说完,他轻轻拍了胡俨和陈寿的肩膀一下。

    当初杨士奇戳破户部的问题,成立银行忙前忙后时,朱元璋也是这么鼓励的。

    看到这,众臣心中一阵羡慕,和三殿下混虽然累点,但确实前途无量!

    “编纂字典的人不会只有他们两个吧?”

    朱允熥摇摇头:“还有三个。”

    “宋和,去,快马将他们都接来。”

    “遵旨。”

    眼见宋和匆匆离去,爷俩也向着编纂字典的地方走去,一路上相顾无言,不多时便来到了正大光明殿旁边的那个房间中,朱元璋问道:“就是这里?”

    “嗯!”

    “刚进门的时候你想让咱看看,咱还拒绝了,本以为一个不起眼的房间里面能有什么,却没想到错过了真正的宝贝。”

    “等人来了咱们一起进去。”

    “是!”

    朱元璋闲得无聊走进正大光明殿,想要看看内部陈设。

    大殿里面分割成三个部分,正对面是用来接待百官处理事务的,左侧则是休息之处,朱允熥在里面盘了个火炕,炕头放着一个小书柜,里面满满当当都是奏折。

    他随手拿起一本,是浙江参政上奏开凿浙西运河之事,在运河上设立仓储,百姓只需要运粮到此,不必跋涉千里,如此浙江百姓的负担定然会大为减少。

    第二本是胡俨上的,说是允许教谕就近任职。

    明朝的官员不允许在本地任职,以免出现汉唐世家之事,可这却苦了未入流的教谕。

    在朱允熥改革财赋前,教谕一个月只有三石米,折色发放宝钞就更少了,他们还需要费劲将米送回家乡,一路损耗颇多,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

    于是胡俨便上奏允许教谕就近任职,这样压力定然会小的多。

    朱元璋掂量着这份奏折忽的说道:“咱想起来了,当初还有人因此弹劾,说你贪图享受,忘记儒家艰苦之教义,明处为教谕着想,暗处却想要为乡里谋私!”

    “也正因如此你才从翰林院被外放,对么?”

    胡俨急忙回道:“微臣惭愧。”

    “当初这份奏折上的确实欠妥考虑,三殿下成立银行稳定宝钞,早已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微臣的想法,依旧脱不了小家子的心态,比起三殿下高屋建瓴之举,实在是差了太多。”

    朱元璋言道:“熥儿的稳重自然不必多说,这封奏折却也能体现一些事情。”

    “熥儿说你是憨书生,果然如此。”

    胡俨摸摸脑袋,“微臣被外放之后刚好在城门看到了三殿下,于是便被招揽到王府了。”

    “那是什么时候?”

    “一年前了,之后便开始编纂洪武字典。”

    一年~

    朱元璋瞟了朱允熥一眼,而后又扫向旁边,似乎在寻找趁手的家伙事。

    此时宋和快步前来:“皇上,奴婢将他们引来了。”

    “微臣许思温。”

    “微臣刘辰。”

    “微臣虞谦。”

    “参见皇上,参见三殿下。”

    至于朱允炆,则被他们完全忽视。

    “都起来,别跪了。”

    “走,去小房间里面看看!”

    王景弘上前将门打开,点燃油灯,里面豁然开朗。

    只见里面到处都是书柜,摆的满满当当,上面贴着标签,有韵母,有声母,之后按照偏旁部首排列,只是中间简单的放了两张桌子。

    房间里漂浮着浓重的墨汁味。

    朱元璋微微皱眉:“熥儿,怎的不给他们找个大一点的房间呢?”

    胡俨急忙解释,“皇上,莫怪殿下。他已经足够稳重,为了表示重视还将其放在了正大光明殿旁边,以备随时帮忙查询。”

    “可半年之后我们发觉,还是小看编纂字典的工作量了。”

    “书柜越来越多,若是随意挪动可能又会丢点东西,得不偿失,最后就这样了。”

    朱元璋伸手打开一个柜子,陈寿急忙说道:“皇上,不要!”

    可还是迟了,小纸片哗啦啦的掉了一地。

    朱元璋捡起一张,发觉上面这是写的允这个字的例句。

    陈寿刘辰二人急忙上前收拾,“东西太多了,开书柜门是有窍诀的,得慢慢开。”

    “是咱冒失了。”

    众臣听过后万分惊呆,朱元璋竟然在给他们道歉?

    这也从侧面表明,他对洪武字典这本书到底有多么看好!

    许思温言道:“这些都是胡俨弄得,三殿下对我们一视同仁,可他那出众的才华和渊博的学识彻底征服了我们。”

    “很多生僻字都是他找出来的,为此他常年在瑶台书屋和此处奔波,都消瘦了好些。”

    “我们有什么错误之地,也都是胡俨私下校对纠正。”

    “皇上,他敢于任事,不愿意出头,乃是真正的君子。”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