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军多有放纵,反而严加逼迫陕西屯军,以至于两者势如水火。”
“一日他将本该客军耕种的田地都交给了陕西人,但是功劳却还是算在客军头上,此举导陕西人强烈不满,索性直接发动兵变。”
“兵变一起便无人能够制衡,他们推举一个头子和客军相互厮杀,客军大败,徐辉祖只能穿过黄河狼狈逃回山西。”
“傅友德率军出征,通过诏安分化等手段才将兵变平定。”
“知道就好!”听完之后秦达只是点头说了四个字,转身便和詹徽离去。
啥意思啊?李景隆向前踱步,走了两条街才想明白,这是秦达暗示他离徐辉祖远一点呢!
他一脸无语,这些文官,有话就不能直说么?
二人坐在一个茶铺前,詹徽心眼小,瞟了旁边几眼凑近说道:“我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他徐辉祖造的孽却让我跪了三十分钟,这公平么?”
秦达细细茶杯让掌柜上一壶好茶,“你想怎么做?”
“三殿下平常喜欢以王道胜过别人,这是他的眼界和地位所导致的。可他掌控六部,打击一个人的方法多得是!”
“大司空,你就瞧好吧,一个国公而已,办他!”詹徽敲敲桌面,斩钉截铁说道。
掌柜的将茶端了上来,詹徽考教问道:“你这茶今儿叫什么名字?”
“我这是...斗茶!”
“哈哈哈哈~”他们说话的时候掌柜的绝对不在身边,可他却能通过察言观色明确说出他们的心理。
此人真是成精了。
“斗茶好,来,大司空,我请你。”
翌日,文华殿。
朱元璋刚刚落座工部侍郎练子宁便出班说道:“皇上,鼓浪屿小山已经垒土制作完毕,如今需要兵部派人在其上驻扎,若遇到海船往来便举火示警,也可成为防御倭寇的第一道防线。”
“干得好,练子宁真乃干才也。”
他挪挪屁股看向茹嫦,“兵部,你怎么安排?”
“皇上,微臣还是倾向于就近原则,嗯~双屿卫一直驻扎海边负责剿灭倭寇,让其分出五个百户驻扎岛上就是,粮饷的话~”
“由浙江布政司统一供应吧,藩库里面这么点粮还是有的。”
“至于统兵人选~”
詹徽出班言道:“皇上,微臣推荐魏国公徐辉祖!”
徐辉祖?
朱允炆听到后诧异的看了眼詹徽,这老头子是朱允熥的铁杆手下,今儿怎么转性去推荐徐辉祖了?
莫非里面有阴谋?可他想来想去只觉得这是个立功的机会。
不管怎样,苍蝇肉也是肉!
他急忙出班:“皇上,孙儿以为大天官所言极是,徐辉祖虽因祭祀之事犯了大错,但毕竟还是已故中山王的儿子,孙儿以为可让其戴罪立功,领兵驻扎。”
詹徽:....
这神助攻!
他急忙将眼中的玩味隐藏了起来,顺着朱允炆说道:“皇上,二皇孙所言极是。”
两个对手配合这么默契,朱元璋也没有反对,此事就此板上钉钉。
詹徽随即说道:“皇上,自我大明成立以来便有文人控制军饷的规矩,徐辉祖驻扎海鼓浪屿也不例外,微臣推荐严震直监军。”
监军?
朱允炆心中猜测,难道这才是詹徽的本意?可现在的监军根本没多大权利,统兵大将能够轻松拿捏他。
无事!
他为了表达自己的善意顺水推舟应和了詹徽,“孙儿赞同。”
秦达脸上一阵玩味,若不是地方不对他非得笑出来不可,这傻小子...
“吏部下帖,兵部调拨,着令徐辉祖尽快启程。”
“告诫他,务必好生做事,这种小事若他都办砸了,休怪咱不顾及徐达的面情分!”
“遵旨。”
朱允炆靠近詹徽两步,“大天官大人,日后还得多多合作。”
“一定一定!”詹徽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以为这是什么好事?茹嫦之前整顿了一下备倭军,浙江之倭寇几乎被完全杀绝,其中属双屿所杀最多!
为何?
因为那是戚宁训练出来的,身经百战,各个都是义乌兵,还继承了戚宁的血气!在双屿上驻扎,隔绝海外,他们肯定更加放肆。
徐辉祖这么个连陕西都能弄乱的二世祖过去,这群人能服他?
再加上严震直过去,时不时挑点刺上奏弹劾一下,不整死他才怪呢。
身为六部大佬,整人的手段实在多得多,国公算个屁!
更何况,这里面还隐藏了第二层意思,那就是茹嫦詹徽和练子宁的共同贬低,徐辉祖就配带五百兵。
这种隐秘的东西杀伤力更大!
朱允炆还傻乎乎的推了一把,你放心,徐辉祖知道情况后一定会好好感谢你的。
呵呵!
此事说完,刘三吾出班言道:“皇上,微臣有本启奏。”
“奏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