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山东百姓有福了。”
高文捧着红薯欣喜若狂。
朱权心中惊骇:“大侄子,这红薯,是从哪来的?”
“平安扫荡东北,发觉有一队骑兵从冰天雪地中而来,他们人高马大,在平安碰到的敌人中战斗力也能排到前三,但却并非平安对手。”
“他们战败后逃入雪原,平安也没有追击,可谁知没过多久他们竟然纠结了万余骑兵,抓捕女真人修筑碉堡,意欲再次挑战。”
“平安用车阵将其击败,顺势用红衣大炮占据了他们的碉堡。”
“此物便是从碉堡中发现的。”
朱元璋忽的皱眉:“咱记得那会平安确实说过这件事,你再三要求他将种子送来,说万一有啥意外收获呢。”
“熥儿,这次稳重的好!”
“咱是万万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亩产三千斤的粮食啊。”
“熥儿,你现在去给咱和百官做一些红薯,剩下的会和杨荣手中的全部交给夏元吉,让他按照高文的方法安排下去。”
“告诉他,现在包括以后最大的问题熥儿已经给解决了,若是发生民变,或者百姓饿死太多,他就自己跳到黄河里淹死吧!”
周观政说道:“皇上,微臣请命。科学司内有专业的测量仪器和极其精确的度量衡,微臣希望能派出科学学子前往山东,帮助夏元吉分田!”
“准了,咱这人喜欢先兵后礼,告诫他们,要好生做事,莫要沾染上那些官场恶习!”
“遵旨。”
朱元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捧着红薯左顾右盼。
练子宁等人也接连走了上去,就差亲一口了。
这时金幼孜看向一旁忽的揶揄说道:“李仲兄,现在我想反问你,这一亩地,如何不能解决山东旱情了。”
百官齐齐侧目,对呀,还有这么一桩子事情呢。
李仲瞬间就傻眼了,红薯...
谁能想到朱允熥手里面会有这东西啊!
有你倒是说啊,藏起来干嘛!!
我要是知道又怎么会一头撞上去,有病啊。
此时他欲哭无泪,嘴角蠕动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朱元璋突然下令说道:“传旨,司农寺从今儿起独立成衙,司农卿和大理寺卿等并列,为正三品!”
“封白英为司农卿。金幼孜,骆士廉司农寺左右司正,正六品。之前封的文渊阁行走,翰林学士,你们也都兼着。”
“杨溥为人正直,敢于任事,乃肱股之臣。加封吴王长史府审理,翰林院学士,司农寺寺丞!”
“兼任历阳县令,前往山东赈灾!”
“微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什么叫简在帝心,这才是!
既在朝廷中兼着官职,还外放县令,这就说明只要做出成绩,皇上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他!
“至于李仲,肆意攻歼,居心叵测,咱留你一条性命,剥夺功名,发回原籍吧。”
李仲陡然间面色大变,脸色阴晴不定,随后颓然跪倒在地!
他原本就小肚鸡肠,现在还得在家里面看着杨溥一步步高升,说不定以后还会坐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朱元璋显然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这么惩罚。
杀人诛心也!
百官对他没有一丝怜悯,将目光齐齐转向齐泰。
齐泰瞬间感觉头皮发麻。
这叫不重视?这叫故意打压?
亩产三千斤的粮食,任凭谁都只会交给自己最信任的手下吧。
而朱允熥的不回答,之前是语塞,现在看来是因为不屑,齐泰什么地位,焉有资格质问他呢?
朱元璋冷哼一声:“拖出去,杖责四十,着实打!”
齐泰脸颊一垮,当年黄子澄的经历,现在轮到他了。
杨溥回到百官队伍中,对着徐辉祖轻轻一笑,之前你不是一直在说三殿下的坏话么?现在看到了吧。
三殿下的安排,绝非常人能够看穿!
徐辉祖自然明白他这一笑的意思,脸颊铁青,其他人还在正八品徘徊呢,他们已经正五品了。
这不知超越了多少!
事实俱在眼前,他也无法反驳,只能冷哼一声,将脑袋扭到旁边,心中暗骂。
杨溥,你等着,来日方长。
“杨士奇,杨溥,刘三吾,周观政,秦达,茹瑺,詹徽,你们留下。”
“好了,其他人领上一个红薯都回各自的衙署忙去吧,莫要耽误了正事。”
“遵旨。”
朱允熥隆起一堆火,将红薯烤的焦黄,扒皮之后猛地散发出一股香味。
“皇爷爷,好了。”
朱元璋咬了一口,指着它不住夸赞:“香甜暖口,咱看来,比广西刚刚呈上来的荔浦芋头还好吃呢。”
“你们说,这东西不但长的多,味道还好,这还有天理没有。”
刘三吾评价道:“依老臣看,此物就和三殿下一般。”
“怎么说?”
“稳重啊!”
朱元璋陡然哈哈大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