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只想苟住 > 正文 第216章 燕王!我来了!

正文 第216章 燕王!我来了!(第1页/共2页)

    应天大街,朱权独自一人来回踱步,面前便是朱允熥的府邸。

    他绞尽脑汁想要得到朱元璋的认可,安王躺平了,最后得到认可的反而是安王。

    他从乾清宫离开后便一直在想,真正的原因就在那八个字。

    求真务实,脚踏实地。

    可到底该怎么样践行这八个字,他想不明白。

    故而打算当面请教朱允熥,来到门口却有点踌躇。

    毕竟自己之前从来没拜访过他,现在突然上门...

    此时,旁边突然传来一道揶揄之声:“宁王殿下。”

    朱权遽然转身,因为太过投入居然没发觉有人靠近他。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身着锦袍坐在马车上,静静的看着他。

    “魏国公?你怎在此处?”

    “我出来逛逛,却没想到看见了你!”他看着一旁朱允熥的府邸,目光中带着揶揄:“这是要去见见三皇孙?”

    朱权心中恼怒,“他是我大侄子,去见见怎么了?”

    “倒是你,听说最近连家里面的下人都冻着了?徐叔叔一生英雄,怎么会...”

    朱权眼中的蔑视刺伤了徐辉祖,他反驳说道:“你这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有些人说话阴阳怪气的,难道还不准别人同样如此么?”

    “之前你去见我的时候我就说过,古董这一行水很深,你因为玩古董花了多少钱了?”

    “如今下人生活不体面,你生为魏国公难辞其咎,若是有人捅到皇上那里,你就等着挨板子吧”

    徐辉祖一脸铁青,“我的事情不用你管。”

    “那我的事情你也少管。”宁王轻笑说道。

    “明眼人都能看出现在的局势,你却依旧在破船上待着,我真佩服你的勇气。”

    徐辉祖脸色阴晴不定,“破船?这是纲常!是治国之本。”

    “有些人舍弃纲常偏偏要去做幸臣,做那动摇国本的事情!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别扣帽子,用简单的故事得到耸人听闻的答案!这方面你和那些文官很像啊!“

    “怀王还在的时候你敢说出这两个字么?是不是打自己的脸?”

    “怀王可是嫡长子!”

    “论纲常谁有他大?”

    “哼!”徐辉祖说不过他转身便要离开,朱权冷冷的看着他,“我虽然高傲,但经过无烟煤这件事也非常佩服大侄子!”

    “他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令人震撼。”

    “他和五姑娘更是天作之合,我希望你不要从中作梗。”

    “宁王爷,你的手伸的有点长了吧?这可是我的家事!”徐辉祖转身问道。

    “我虽然马上就要就藩了,可蓝玉傅友德冯胜他们很快就要回来了,我说话不管用,他们可不一定~”

    “还有,大侄子弄来无烟煤让你家下人免受冻馁之苦,按照所谓的纲常,你应该去给他三跪九叩感谢才对!”

    宁王讥讽看着他:“你会去么?”

    徐辉祖脸色一僵,变得无比难看!

    宁王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只是轻蔑一笑,转身离去。

    装什么大尾巴狼,还纲常,呵呵!

    不过,既然被人看见了,那就有些拉不下脸了,下次找个没人的时候再来见大侄子吧。

    徐辉祖怔怔看着他的背影,冷哼一声同样离开。

    皇宫。

    解决了一件大事朱元璋心中舒畅,一个人在皇宫中溜达,宋和跟在后面伺候,身后几个小太监抬着一个火盆。

    若朱元璋要坐下休息就立刻将火盆放在旁边,天气太冷,要保重身体。

    高文跟随在一旁汇报:“皇上,无烟煤已经全面铺开,应天中的百姓知道有这种神物都争着抢着购买。”

    “安庆送来的几船很快就没了。”

    “这么热闹啊?产下的无烟煤够用么?”

    高文点点头:“微臣已经和兵部茹尚书商议,调用应天的几十艘战船,无偿租借来运送无烟煤。”

    “一船便可以运送三万斤。”

    “现在百姓只是心中担忧打算囤积一些而已,等源源不断的无烟煤送来,便不会出现哄抢的情况了。”

    “将折子拿来,咱给你批了!”

    “是!”

    朱元璋读完折子随手用朱笔画了个圈,“各地督察御史要严查,无烟煤利润很大,若有官吏不安分”

    “一经查实,全部给咱送到应天来。杀鸡儆猴,刘邦用的,咱朱元璋也用的。”

    “微臣遵旨。”

    朱元璋敲敲自己的寒腿,今年冬天太冷,老寒腿发作了,如今疼的发麻,宋和急忙说道:“皇上,休息一会吧。”

    “老奴给你按按。”

    “不用,咱没老到那种地步。”朱元璋看向高文,目光凉飕飕,“熥儿呢?他在忙什么?怎么都是你来汇报?”

    “这...”高文摇摇头,“六路大军北伐之后,户部的上计也已按时完成,如今户部衙门没有太多事情,很多主事都休息了。”

    “三殿下也只是一旬前来看一次,让微臣代理户部事务。”

    朱元璋拖鞋磕掉里面的石子:“年关了,大家都得休息休息,人之常情。”

    原本洪武初年,朱元璋定下一年只能休息三天,元旦,冬至和万寿节!

    可后来执行难度实在太大,因为各地都是流官,不准本地人担任本地的县令。

    一年若只有三天休息那就是说除非你干到退休,否则基本见不到家人,这不符合人之常情。

    于是周观政等人疯狂上奏,终于让朱元璋开了口子,元旦前后安排好工作,可以休沐一个月。

    “那这段时间你就先别休息了,给咱盯紧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