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78章(第2页/共5页)

;“既然娘娘有吩咐,不方便提的,就莫要多事儿。”隆安郡主摆摆手,她肯定了长媳的态度。

    在宁安堂里,贾赵氏捡着一些能讲的,倒是与隆安郡主讲一讲。不外乎夸的还是皇外孙楚王。

    当晚,随国公贾道善与嫡妻贾赵氏一起用过晚饭后。

    贾道善打发走侍候的众人,这会儿夫妻二人谈一些体己话。

    “娘娘有交待些什么?”贾道善问道。

    贾赵氏起身,她拿过一个小匣子,她把小匣子打开,然后说了贾贵妃的意思。

    贾道善听罢后,他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差人递了凤钗进宫。”

    “公爷。”贾赵氏已经听懂了,贾道善这一位国公爷是准备拿出随国公府的老本,这要全力以赴。真可谓是成则生,则败亡。

    “国公府是娘娘的娘家,亦是楚王的母族。说有退路,又哪有退路。你还没有看清楚吗?这哪里是娘娘的意思,这乃是皇上的意思。”贾道善对嫡妻说道。

    “国公爷,这从何说起?”贾赵氏不理解的问道。

    “东宫皇太子虽然办差之时出过一些小错,但是人非圣仁,孰能无错?只要皇上乐意,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贾道善的目光里有冷意。

    “东宫如今刚添两位皇孙,子嗣安稳。东宫一系跟燕王一系的争斗,东宫占尽上风。”贾道善没有眼瞎,他看得明白。

    莫要瞧着燕王一系闹的欢腾,其时只要皇帝不拉偏驾,东宫一系就输不了。

    “至于燕王,如果皇上有心,皇上就不会给娘娘递话,说准备册立娘娘做中宫。这只说明一件事情。”贾道善的神色虽冷,他的眼眸子里却是一片火热。

    “在诸皇子之中,皇上要册立楚王为新一任的皇太子。娘娘是母凭子贵,才让皇上中意,让皇上点选为继后。”贾道善在意的也是如此。

    比起一任皇后,当然是皇外孙做了皇太子更让贾道善这一位国公爷在意。

    未来的天子身上流着贾氏一族的血脉,流着他贾道善的血脉,随国公岂能不开心?

    “好,全听国公爷的。”贾赵氏又不可能真的做了随国公的主。

    此时随国公心意已定,贾赵氏当然只有应答的份儿。

    宫里宫外,贾祤很快得到宫外面的答案。她收到了一份国公府的礼物。

    在金粟宫里,她给了嫡母的凤钗如今又送了回来。

    望着点翠凤钗,贾祤盒上小匣子的盖子。她轻轻的吐一口气。

    “落棋无悔,也盼着两相便宜。都莫

    要……”后面的话,贾祤没有讲下去。她真的盼着她和娘家人,这一局都莫要输了。

    宏武二十五年,季春,御史上奏本,请加封燕王为双亲王爵位,食邑双倍。

    这一位御史上书的背后,这有随国公府的影子。

    至于御史上书当然有依据,因为季春之末,南边传来捷报,南汉国的皇室宗亲被俘虏,南汉国传榜而定。

    此乃燕王大功,可谓是让燕王之名传遍京都,一时间燕王的名声之火热,这把皇太子压的没边儿。

    虎父无犬子。这里面的虎父是天子,虎子自然便是燕王。

    至于皇太子,这一位也没有亮眼一点的功绩,这让燕王一比较,皇太子真成为平庸之辈。

    宫廷内苑,九畹宫。

    朝堂上的风波水多深,宋贤妃不懂。宋贤妃能看懂的就是她的儿子李茂眺立下灭国之功。

    此等大功,岂能不筹谢。

    这让宋贤妃高兴的梦里都大笑几回。当然是给乐醒了。

    九畹宫的宋贤妃心里真觉得东宫皇太子在这等时候,他若是识趣,他就应该退位让贤。

    这贤,当然就是燕王。

    同样是庶出的皇子,皇太子也不比燕王清高一等。

    当然知道好消息,宋贤妃一直压着。她可不像往年一样的张扬。现在的宋贤妃就偷偷乐着。

    宋贤妃还要等着燕王归京后,她再是张扬起来。

    正主儿没有回来,她如今张扬,还太早了一点。

    长寿宫。

    钱太后最近耳根子不得清静。钱淑妃来哭述几回了。

    为着还是皇太子的为难,在朝堂之上,东宫一系如今也受着一些明里暗里的打压。

    钱太后能怎么办,在大势面前,钱太后只能多宽慰一下钱淑妃。

    “姑母,瞧着燕王一系太嚣张了。”钱淑妃咬牙,她恨恨的说道。

    “燕王有灭国之功,此等大功,皇上都要筹谢。何况出了此等能干的皇上,皇上更要向祖宗告喜。淑妃,这等时候你莫要去碍了皇上的眼缘。”钱太后叮嘱一番话道。

    “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如何为着皇太子,淑妃,您也得少犯错处。”钱太后的话就差明说,别做闲事,免得沾了一身的灰。

    钱淑妃悻悻无言。其时主要还是她的心里也没有底气。

    长乐宫。

    宋太后这会儿跟天子谈话。此时宋太后说道:“你姨母也回宫廷好些日子。虽然姐妹一起住着,哀家是舒坦。就是你姨母这儿思子心切。”

    宋太后还是心疼妹妹的。她说道:“天子,老三也递过奏本,就想请了生母去代王府养老,说是安享一下晚年的清福。天子怎么看?”

    “母后与姨母姐妹情深,老三又是朕的兄弟。朕的眼中,姨母亦是自家亲人。既然母后您提起此事,朕回去就同意老三的请求。姨母在代王府里安享清福,儿孙承欢膝下,此乃天伦之乐。朕当然乐意成全一番。”李恒没有不同意的

    道理。

    前面没同意,纯粹是瞧着宋太妃的容貌不显老。

    这一回再瞧着,李恒也瞧出来姨母的脸庞上染了岁月的风采。

    这等情况下,宋太妃就是出宫了,想必也是安安份份的在代王府里享一享清福。应该不会掺合一些麻烦的事情。

    甚至于李恒也多番的试探过老三,见着这一位皇帝这一辈子也是老实本份的做一个富贵闲人。

    这就挺好,亲王老实一点,本份一点。在龙椅上坐着的皇上省心。

    宗亲和睦,这说出去面子光彩,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