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 192 章(第1页/共2页)

    刘彻也不想这么闲,只是他已经当了二十几年的皇帝,处理起朝政来早就游刃有余。随着他能轻松做到的事情越来越多,能让他感兴趣的人和事便越来越少。

    这种日子说舒心也算舒心,只是他还是更喜欢能给他带来新鲜感的东西而已。

    如今的江夏郡就给他带来了不少惊喜,至少在这边吃吃喝喝一段时间以后他感觉自己越发精神了。

    真不错。

    只不过作为一国之君,出来遛弯一两个月已经让不少儒臣追着他号丧了,再待久点怕是汲黯都要从淮阳冲过来骂他。

    刘彻逗了霍善几天,总算是松了口,说自己马上就要回去了。

    霍善本来该高兴的,真到了刘彻他们要走的时候又有点儿不舍,得了空就拉卫青跟自己去巡城,遇到有人问起卫青是谁,他就说这是我舅公。

    御驾在江夏郡待了这么久,该认识卫青的人都认识了,只是听霍善一脸骄傲地介绍自家舅公又是另一种感觉。

    卫青很配合地由着霍善兴冲冲地把自己介绍给别人。

    连刘彻都感觉霍善这几天主动往他们面前凑的次数都比往常多了。

    刘彻伸手弹他脑门:“怎么?突然舍不得我们了?”

    霍善捂住自己的脑袋,气呼呼地说道:“才没有舍不得!”

    说完他还要在心里骂一句“坏姨公”!

    到刘彻一行人要走那天,霍善还是很大方地把自己有的好吃的好喝的都往船上搬运。

    在他心里这些就是最好的,压根不管在别人眼里到底值不值钱。

    刘彻见他这副口是心非的模样,心里稀罕到不行,笑着作势要把他抱上船一起带走。

    霍善一惊,马上喊旁边的霍去病救救自己。

    他只是舍不得卫青他们,没想着要跟他们一起回长安啊!

    霍去病见状只好上前去解救自家娃。

    霍善回到他爹的怀抱,狠狠松了口气,紧搂住霍去病的脖子不撒手。

    生怕刘彻真把他给抱上船不给下来。

    刘彻瞧见他这模样,顿时哈哈大笑。

    成排的御船缓缓起航。

    霍善送走了御驾,留下的是更宽松的政策。

    比如冶炼这件事,江夏郡这边就有更灵活的限制标准。别的地方私自铸造铁器属于造反,霍善这边私自铸造的话……不属于私自铸造。

    毕竟霍善是要开放南方的,多造点农具怎么了?

    不得不说,刘彻这人偏心起来那真是偏到没边,其他方面的优待也很不少。

    旁人想说什么也无从说起,皇帝出巡总不能白巡吧?刘彻都没直接搞免税免役,已经很为朝廷着想了。

    刘彻这趟回了长安,就以进谏有功为由把免官已久的东方朔给召唤回宫。

    让他和李延年商量商量整几出新戏。

    李延年负责配乐,东方朔负责出故事。

    你东方朔不

    是最能编的吗?

    给我编,使劲编!

    一定要编得比那什么《曹操发墓》《真假孝子》精彩!配乐水平也要直追《曹操发墓》里的《临江仙》。

    至于《金箱藏经》,刘彻直接给忽略了。

    东方朔:“……”

    您把我召回朝就是为了让我干这个?!

    刘彻觉得自己这么干没毛病,你和那李长生不是老熟人吗?你编出来的戏不能比他徒弟捣鼓出来的戏差吧?

    人家霍善才五岁!

    才五岁的霍善并不知道刘彻临时把东方朔拉回去当戏文编剧,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说什么,他可是拥有好多厉害人物当靠山的人。

    只不过这天晚上,霍善要跟张仲景出去走一趟,因为张仲景不知怎地打开了一段医学史卷宗。

    张仲景回到南阳郡后到处行医,最后按照霍善的请求在朝阳县开了家医馆,挂上了霍善那“天下第一医馆”的牌子。

    这种名字对于张仲景来说还是有点太羞耻了,不过为了尽早让霍善多个传送点,张仲景也只好把霍善临别前亲手写的小竹排给挂到门外去。

    张仲景在朝阳县遇到了……霍乱。

    这里的霍乱与后世的霍乱不算是同一种疾病,在《金匮要略》的定义里,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的疾病。

    它感染后也是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和太阳伤寒很相像,只是太阳伤寒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