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仅不会好好告诉,反而会随意说个错误的信息。
他循着问路的结果,朝前走了段路,又转过一个弯弯,果然前面就看到一户人家。
土院土墙,没有门楼,大门是用一些树枝编织而成,有三间窑洞,还有一个山子。
粗粗一看,就知道这家的经济条件很差。
院门口,有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正在地里翻地呢。
她用的圆头铁锹比她个子还高很多,每翻一次,都显得很吃力。
而在在大门洞里,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正怀里还抱着一个大概只有两三个月的小婴儿,坐在门墩上拍打着孩子的肩膀,轻轻哄着他睡觉。
“哄娃睡觉觉,睡起来要馍馍呢
馍馍呢,老孩叼去了……”
这是庆城人们都常用的一种哄小孩睡觉的方式。
李牧羊就很喜欢用。
没想到这个小男孩,小小年纪,竟然很也会用。
这很显然,小婴儿不吃这套。
伸胳膊展腿的,闹得很严重,小男孩开始还在想办法,搞了会发现没下效果,顿时急了。
“姐,你看看丹丹,他就是不睡。”
地里的小女孩听到了,将铁锹插在地里,跑过去接过小婴儿,抱着在门洞里走来走去。
唱着另一首哄孩子的歌谣。
“咿儿呀的哟……
把牛滚沟了。
看起来不办啥呀。
角楼(就是牛角)掰(摔的意思)坏了。”
这个歌谣,也是非常常见的,李牧羊第一次听还是从岳母口中听到的,没想到在这里也能听到。
只是从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女孩子嘴里唱出来,韵味完全不同。
或许是哭累了。
也或许是被姐姐抱着走来走去很舒服,小婴儿终于不哭了,小脑袋靠着瘦小姐姐的瘦弱肩膀,睡着了。
“来,鹏娃,伱抱着丹丹,我去翻地。”
“嗯。”
小男孩听话的伸出双手刚要抱,那小婴儿却立刻瘪着嘴又开始哭起来。
吓得女孩又开始来回走动。
小婴儿这才又止住了哭声。
“咋办呢,姐?”
“等下子吧,我把丹丹哄熟了再去翻。”
“爸马上回来了,你要是不赶紧翻,他肯定会不高兴的。”
“是啊,可丹丹哭得不行呀,娘说了,一直哭的话,嗓子就哭烂了。”
“嘿嘿~我想到一个好办法。”
“啥?”
“我们换一下嘛,你抱着丹丹睡觉,我帮你翻地。”
“你能翻个啥地,你都没铁锨头高,再说了,你也没力气,根本踩不进地里。”
“谁说我力气的,我吃饭可不比你少。
我强着呢。”
“行,那你去试吧,可要小心,不要把脚趾头铲了。”
姐姐打趣道。
小男孩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跑到地里,使劲将铁锹从地里拔出来,模仿着姐姐的样子,想用小脚将铁锹踩进地里。
但他的力气实在太小了。
踩了几下,那铁锹也就下地小半截。
“鹏娃,你回来吧,地里太热的,你本来就黑,再晒的话,估计都能用来烧火了。”
姐姐又在开玩笑。
这可把鹏娃给惹怒了。
他索性扶着铁锹把,直接站了上去,费劲力气用全身力气将跳了几下,生生将铁锹给踩进地里。
这可把他给牛逼坏了。
得意洋洋的看着姐姐,“看看,我成了吧。”
姐姐却笑道:“进去是进去了,看你怎么扯出来。”
“这还不简单……”
小男孩说着,就准备将铁锹拔出来。
但很显然,姜还是姐姐的辣。
她一眼就看出了弟弟力量的极限。
果然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那铁锹就跟生了根一样,怎么都扯不出来。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