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
果不其然,那人宣读起圣上旨意,便是让序三秋不日回京述职,并官复原职,俸禄加倍。
而洛达夫则是官职不变,品级由从三品升为正三品,回西风关镇守,择日听宣。
洛达夫明白,破了此次鄂陵之案,回京是必然,不过守将更迭还需一些时日。不过洛达夫却修书一封,让传旨官带回西京面圣,自己想继续守在西风关,与众将士一起奋战沙场。
在众人一番劝说无果后,传旨官最终还是同意将洛达夫的意思和信件呈往圣前。
不过此次还有一个意外之喜,传旨官再次从包袱中取出一道旨意,便是鄂陵不可一日无主,由于凌山途为人正直,待民亲善,学识渊博,特册封为鄂陵刺史。
凌山途接过圣旨,满心感慨,一面感慨皇恩深重,一面感慨来之不易。
传旨官的到来多亏了序三秋和洛达夫及时将胡进等人的罪状和下场送往西京,并将鄂陵目前的情况一并附上,西京这才派人前来传旨。
这一来,无疑是喜上加喜,众人喝起酒来都更畅快了。
一顿欢庆之后,人也散去了,凌府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紫薇等人在收拾着残席,凌山途和李愁心在院中喝茶,一切看上去十分祥和,又有谁知明日便是分别之时。
凌山途问道:“愁心公子,紫薇那件事考虑得如何了?”
李愁心也不隐瞒:“愁心多谢伯父抬爱,但愁心两袖清风,实在不敢误了佳人,就此作罢吧。”
凌山途听完李愁心的话,无奈地摇了摇头,知道李愁心心意已决,不再多劝,起身朝着房间走去。
而紫薇也听到了李愁心的回答,心里十分难过。不过却明白李愁心的用心,并非两人之间没有情分,只是李愁心志向不在此,紫薇想到此处,心里也开始盘算。
今夜,李愁心便留在了凌府,没有再回三妙堂。
次日清晨,琴音从门外叫醒了李愁心,说是序三秋与洛达夫均要离开鄂陵了,凌山途已经前去城门相送。
李愁心闻言,找来一匹快马,就往城门赶去。
城门下,只有洛达夫与凌山途身影,序三秋因为要与传旨官尽快回西京便早早便走了。
见到洛达夫,李愁心有些遗憾,只因没能与序三秋道别。不过洛达夫却说道:“无碍,他日愁心老弟去了西京自会与序三秋再见的。”
两人寒暄片刻,洛达夫便要起身往西风关而去。
李愁心却喊住了洛达夫,说道:“洛兄,自愁心与你相见,便一见如故,再加上洛兄为人耿直,不计较章家之事,愁心真心将你视为知己,今日此去不知何时相逢,愁心有一诗相赠,还望洛兄收下。”
洛达夫闻言,“愁心老弟,达夫早就将你视为兄弟了,若不是军务繁忙,定要与愁心老弟再多醉一些时日。”
李愁心闻言说道:“既然如此,就请洛兄多多保重。”
洛达夫说道:“愁心老弟,达夫素来不喜别离,这诗你就待会我走之后朝着我的方向大声念出来吧,达夫自会铭记在心。”
说罢,洛达夫骑马慢慢朝外走去。李愁心跟在后面,一字一句大声喊出:
长枪铁马追云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