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黑咖啡少糖最新小说 > 正文 第502章 与国同戚

正文 第502章 与国同戚(第1页/共2页)

    清军的大溃败在一瞬间发生,从城北至城西,从城西至城内,一直蔓延到城南时,势头才总算被撤出城的绿营老兵遏制。

    参将王明德领着数百甘陕老兵稳住了营盘,又上船督促水师严加防范,谨防汉水上游来明军水师捣乱。

    随后,张勇亲自坐镇指挥,在渡口到城南大营之间布下新的防线。

    大量溃兵从城西各条战线向城南撤退,然而两军打得实在太过焦灼,前线将士在战斗中几乎用尽体力,哪里还有力气逃跑。从城西到城南大营才短短五、六里路,竟然有部分清兵跑得吐血都跑不完。

    每个满八旗子弟都是天之骄子,对于身外之物自然不会太吝啬。

    一路上,他们将身上价值几十、几百两的精良铠甲一件件往外脱,和弓箭、箭矢、马刀等武器一起扔在道路两旁。头上的头盔,身上的银子、甚至连防身匕首都通通被丢弃。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尽量减轻负重,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城南。如果条件允许,他们希望尽快启程返回京师,然后扑到老母亲怀里大声痛哭一番。

    妈妈呀!明军比您讲过的辽东野猪和老虎还要可怕,可怕太多了。

    如果李世勋在场见到此情此景,面对旷野上满地豪华装备,他一定会大叫一声“有诈”,然后感叹这是他见过最奢侈的一次诱敌行动。

    与之相对,各条战线的明军战士强打精神,向拼命逃亡的溃兵发起追击。

    这一战打得太惨烈了,城外一万三千余明军伤亡过半,其中被战马直接撞死或者踩死的战士就有好几百。

    那些亲眼目睹同袍丧命的明军士兵满腔怒火,怀着复仇的心情追上溃兵,一个接一个捅死。

    数百个老兵跨上刚缴获的战马,挥舞着长刀向溃兵最多的地方冲去,一边追一边高喊着广东流行的劝降口号。

    “抱头趴下,投降免死!”

    “抱头趴下,投降免死……”

    此时,广东的投降政策仍未传到湖广和甘陕,不过由于三水之战广州驻防八旗死伤太过惨重,所以这次禁旅八旗离开京师前,很多云南回去的老兵纷纷找到即将出征的亲人,偷偷给予一些忠告:

    如果遇上有血仇的忠贞营,当然要力战到底,因为即使投降也不能保下一命;但如果被调往广东和伪帝作战,那心态就要转变了,事不可为时一定不能顽抗。

    因为伪帝心善,抓住八旗子弟不一定会直接处死,有可能安排到云南的大山里挖矿或者挖煤。明廷腐败透顶,如果运气好,挖着挖着就能遇到偷渡蛇头。只要承诺支付赎金,那些神通广大的蛇头会想办法把八旗子弟送回清军领地。

    价格虽然有点高,那总比送命强不是?而且蛇头没有把人送到地方绝不收钱,童叟无欺,真的很讲信用。

    云南老兵冒着名誉受损的危险,将这条保命秘诀告诉出征将士,得到出征将士的由衷感激。很多人将此嘱咐藏在心底,并向云南老兵保证绝不会将之外泄。

    如今面对凶狠的明军追兵,有些跑得喘不过气的八旗子弟想起这条秘诀,纷纷趴倒在地上将手臂屈起,来回摇晃手里的白色手绢。

    “好汉饶命,小人身上带有黄金,愿献给诸位好汉!”

    “饶命,小人愿向大明皇帝投降!”

    很多明军对这种谦卑的态度十分欣赏,然后一刀砍下他们的头颅。不过投降的人实在太多,难免有漏网之鱼。

    直到大半个时辰之后,太阳渐渐落入群山,周围燃起火把,仍有一些幸运的溃兵趴在地上没被明军发现。在火光未至之处,那些人又偷偷站起来,弓着腰向城南方向逃窜。

    在大溃败发生之初,张勇当机立断命令绿营兵撤出谷城,为谷城清军保下一支可战的部队,也让城南大营实力大增。清军便一边在渡口附近重新布置防线,一边收拢退回来的溃兵。

    此举帮穆里玛挽救了大量八旗子弟,每当一个熟悉或不熟悉的身影回来,他总会在一旁偷偷抹眼泪。

    惨啊!实在太惨了。

    此番傅喀禅从西安带来四千余驻防八旗,力战之后该部损失最为惨重,不但逃回到城南大营的士兵寥寥无几,连傅喀禅本人也不知所踪,不是战死就是被俘了;

    禁旅八旗总计两千骑兵,四千重甲步兵,所剩不足两千人。这里面很多都是两黄旗的精英,上三旗的皇亲国戚。

    一战损失七八千满洲族人,这是厦门海以来最为惨痛的损失。现在穆里玛已经不再关注自己的下场,开始为大清的前途而担忧。

    再这样打下去,就不是失去江山这么简单,而是亡国灭种的大问题了。

    至于甘陕和湖广绿营的损失,穆里玛已没心情过问,反正迟早是个死,他已经管不来那么多。

    对于城南大营的坚决抵抗,明军追击部队也十分无奈。

    长矛方阵死伤惨重,还活着的人不是满身伤痕,就是体力透支精力枯竭。连夜进攻城南大营实在太过勉强,贺珍只好带着他们向龙旗的方向靠拢。

    为了防止城南清军出其不意地反击,从大阵出来的火铳手们放弃打扫战场,一直在城南大营两里外监视,直到鸣金收兵,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撤回。

    马如龙见到马宝本人才知道,这趟援军能及时赶来,确实存在侥幸成份。

    原来击败白秉贵和郧阳主力后,马宝在白河县就将主力交给了刘镇国和高启隆,让他们带兵继续攻打郧阳府城,给谷城清军施加压力。他本人则带着一千精兵弃舟上岸,抄近路直奔谷城而来。

    紧赶慢赶,这才提前几个时辰渡过北河赶到战场,一举袭取空虚的城北大营。

    “淮国公用兵如神,末将佩服,”马如龙恭恭敬敬地施以军礼,赞叹对方的机智谋略。心里暗想着,马将军本来就是猛将,在晋王麾下又一日千里,自己是拍马也赶不上啊。

    ……

    刚回到本阵,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