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再牧山最新小说 > 正文 没有权利庇护的财富,终将散去!

正文 没有权利庇护的财富,终将散去!(第1页/共2页)

    聊着天,小红已经带到他们来到了一处小河边,河边已有一两排零星的房屋,看样子是个小村镇。

    这可着实令人惊喜。

    这小镇还有点像高晋老家响风镇,村口一块石碑——东风镇,没想到还是个镇?

    高晋和郑一川相视一笑,高晋一声口哨声召回了自由行走的小红,郑一川拉起了缰绳,驾着车进入了这个村镇。

    村口人家架着一张织布的纺机,旁边还有一个古朴的纺车,纺车上还有麻丝之类的,从屋内走出一位用布巾包着头、衣着朴素的大婶。

    郑一川朝她拱手行礼,“大婶,我们是从巴东郡来的,本来想去魏国,结果我这兄弟受伤了,走了一两天才走到这里,想看看村子里有没有医家?”

    那大婶朝车上的高晋望了望,果然伤得很重,但又警惕得问道,“这是刀伤?你们该不会是哪里的逃兵吧?”

    郑一川见状扯了个慌,“大婶,我们不是逃兵,有贼人想抢我们的马,我兄弟不让就被砍伤了”。

    “大婶,我们真不是坏人,我是个书生,我大哥受伤很重,再得不到救治他会死的”,一川着急了。

    这时,从屋内走出一名满脸胡子的中年男子,“让他们进来吧”。

    “好吧,那你带着你的兄弟进来吧,我男人会治伤”,大婶说道。

    “是他!”一川惊喜不已,“高大哥,是在草棚帮忙的那位马贩!”

    “我可不是马贩,我只是路过”。

    原来,这家人姓余,是两夫妻,那男子在草棚内见到过高晋和郑一川,算是当场的目击证人,也因此认出了郑一川,决定出手帮高晋治伤。

    了解了大概之后,郑一川一口一个余大嫂、余大哥地喊着,让两口子亲切不已。

    这东风镇其实不大,还挺新的,这些房屋好像建造不久的样子,总共也就二十余户人家,余大嫂织布,余大哥虽谈不上正经医家,但长期野外打猎、采药,治疗一些外伤也不在话下。

    就这样高晋二人在余大哥家住了下来,只不过这余大哥懂得确实多,对这边境之地的地形风貌了如指掌,郑一川猜测他的身份一定不简单,而高晋也从他的包扎手法上推断,这余大哥可能在军队待过。

    不过,当下是寄人篱下,别人能够救助自己,高晋已经非常感激了。

    高晋养伤的日子,郑一川把镇上每户人家都八卦了一个遍,什么隔壁家的王富贵生的女儿也叫小红,对面的老谭家还会自己酿酒喝,养猪的屠户张家有一把祖传的大刀之类。

    远离城邦,自然也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西三州与魏国都在边境严阵以待,百姓皆知,要打仗了。

    魏国澄阳关守将魏齐将军与郡守赵毅一同上报魏王,请求减免澄阳郡今秋的税负,为大战做准备,魏王没有允诺,只是回了两字“且等”。

    这让魏齐和赵毅也没了盘算,所有的操练来看是要打仗,但钱粮还没到位,这怎么打?

    而另一方的刘社更是慌张不已,魏国国力显然胜过西三州,加上西三州本就不富裕,这几年冗官的现象只增不减,开支甚大,和平时期能够靠统一思想来解决问题,但战争年代,不给予百姓实惠很难坚持下去,只怕是外忧尚未解决,内患就已经频发。

    两边都焦头烂额、一整个焦头烂额。

    坊间传闻刘社无奈,只得向舅父甘无际求助,一开口就是借兵五万。

    甘氏陇西大族,盘踞西凉、魏国、西三州交界之处多年,有地有粮,还有兵,当年刘大光能有今天与娶了甘氏女甘如琴不无关系。

    如今这如琴夫人已死,留下二子刘社刘祁,按理说舅父帮外甥也符合常理,但这舅父就是没表态。

    临江国王宫内,孙昴带着魏国的密信找到陈太后商量计策,陈太后的熙慧堂俨然变成了小朝堂,这孙昴说到底还是一国之主,怎的大事小情还是做不了主?

    陈太后像是预料好的一样,“信是王擎晖那边送过来的吧”。

    孙昴点点头。

    陈太后嘲讽道,“那信就不算是魏焱写的,只能是那王擎晖他爹王奎的意思,来这打探口风来了”!

    孙昴将信给到陈太后,看到信的内容,陈太后嘴角开始抽抽,平日里也不会这般放松自己的情绪管理,但实在是!

    果然不出所料,这王奎老儿又在搅屎了!

    “他居然敢说要我提前支付盐都三年的分红!他以为他这张老脸还有什么脸面不成?”陈太后一改往日端庄严肃,居然破口大骂起来。

    “魏焱不敢跟你提,王奎倒是半截身子快入土,千层鞋底做腮帮子,好厚的脸皮,还敢写信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