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张佳音最新小说 > 全部章节 223.第 223 章 番外三

全部章节 223.第 223 章 番外三(第2页/共5页)

 赵柯给自己做了详细的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随时随势调整。

    她一放长假,学校的事儿结束,立马返回公社。由于频繁的工作电话交流,赵柯对公社工作的参与度极其高,能够第一时间投入到公社的工作中,衔接毫无滞涩。

    而赵柯暑假期间,赵芸芸和陈三儿完婚,两个人和和美美地过起小日子。

    赵柯寒假期间,双山公社开大会,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年终总结。

    这一年,双山公社为了弥补劳动力缺失,又增添了二十辆农机。

    这一年,双山公社养猪场的规模扩大,饲料厂合理配置,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一年,是赵柯当上双山公社书记的第二年,双山公社踏上了飞速发展的初步道路。

    这一年,赵柯承诺赵村儿大队的砖房,开始建造,到年底卫生所、供销社和大队部办公室建成,赵村儿大队成为附近几个大队的中心。

    同时,以双山公社为中心网点,以拥有养猪场的大队为二级网点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更多的资源优先供给二级网点大队,由他们带动其他大队的发展。

    ·

    赵柯上大学的第二年第三年,很多学生随着学业的深入,对未来更加清晰,相应的,也有很多人陷入到更深的迷茫之中。

    去年,大家彼此陌生,不管是师生还是同学,学校和学院有一些活动,大家会下意识找相对熟悉并且他们认为相对有能力的赵柯。

    赵柯有些活动推不掉也不好推,她甚至还当上了班长,当然有一些好处,但事情太多,确实也给学业上增加了一些负担。

    今年有别于大学第一年,大家经过磨合,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了。

    确切地说,是赵柯对学校和同学们都熟悉了。

    这所学校并没有其他双山公社来的学生,所以老师和学生们无从了解赵柯的作风。

    赵柯学业上不是拔尖的,但她可是从基层锤炼出来的,是搞事情一等一的好手,一个公社的事务都能管,一个班级,难道还调理不明白吗?如果不行,赵柯自个儿都得反省。

    赵柯有的是耐心,花了一年的时间给自己树立了一个亲切有能力的形象,第二年开始,她平衡、处理公社的工作和学校的学业、班级学院的事务就变得游刃有余。

    而且赵柯热衷于社交,人脉广的优势逐渐展现出来。

    她能给同级学生建立起联系,还能通过相熟的人跨院跨学校,甚至辐射到社会上。

    这代表着谁有事儿,找她都能提供一些帮助,联系就会越来越深,而这个人脉网,是由她一手建立起来的。

    但赵柯在学校也并不是得每一个人喜欢,有不少人觉得她圆滑、世故、爱钻营、名不副实,更多的人不相信她还会回双山公社,还会踏实地干基层。

    赵柯并不以此为耻,也不去辩解。

    她已经过了反复纠结、摇摆不定的时期,她很坚定地认为,她做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的看法不重要,她也不会在大是大非上落人话柄。

    更何况赵柯跟人结交的时候很坦荡,四海之内皆同志,功利性没那么强。

    赵柯只是发挥长处,只是偶尔充当一下知心姐姐,偶尔鼓励鼓励失意青年,偶尔调动调动同学们进步的积极性和热情……

    学校也是一个集体,大家互帮互助、团结有爱,更好地成长为新一代的中流砥柱,不好吗?

    人脉确实会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派上用场,但她也会成为别人的人脉,这本来就是双向的。

    她也没打算拐几个天才回公社,多少有点儿大材小用。

    她要是有这个想法,知青们离开的时候,她大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鼓动他们学业有成再回来,那不是更方便。

    赵柯没那么做,因为没必要。

    集体的成功不是靠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努力,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所以双山公社的发展,靠的是公社的每一份子,赵柯更乐于培养社员们,将他们转化为人才。

    赵柯问心无愧,整天风风火火地来来去去。

    这两年,

    双山牌的酸菜和饲料推出更广;

    双山公社的粮食产量和机械化在省内都要排在前列;

    双山公社是养猪大社,不止四个养猪场供给省城肉联厂,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