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张佳音最新小说 > 正文 44. 第 44 章 赵主任不怀好意

正文 44. 第 44 章 赵主任不怀好意(第4页/共5页)

bsp; 后头妇女们一阵嬉笑,出来几个妇女,把自家的老太太拉到后头去。

    赵二奶的儿媳不敢拉她,赵柯也不管她了,把报名且符合要求的人全都记下来,然后对一众妇女说:“大家干活都是一把好手,不过养猪需要技术,从明天起,所有人下工后一起到这儿来培训,为期三天,结束后考核,成绩最好的五个人就是咱们大队养猪场的饲养员。”

    妇女们抗拒地抱怨——

    “哈?还要培训啊?”

    “谁没养过点儿啥啊?哪用培训?”

    “就是,养猪还能比养孩子难?”

    “别胡扯,你们养孩子不也都是往地头一拴,转圈儿拉尿!那叫会养吗?根本不科学。”

    妇女们哈哈笑,“赵主任,你这学生妮儿现在说话,咋这么粗鲁!”

    赵柯没好气,“必须培训,小猪崽要是养死了,是大家的损失,你们不想分红的时候,多分几毛钱啊?”

    那肯定是想啊。

    妇女们虽然还抗拒,但也都不抱怨了。

    “我最后读一遍名单,确认一下。”

    赵柯一一读完,提醒:“饲养员这个活儿,我在这儿保证,完全公平公正公开,绝对不会有一丝掺假,怕记不住的,可以叫家里的孩子拿笔过来记,回家再教你们。”

    妇女们嬉笑,大多觉得让孩子教是个笑话。

    田桂枝和几个妇女挤上来,急急地问:“赵主任,咋没有我们名呢?我们也报了啊。”

    “田桂枝、王秀萍、李梅、刘海芝、孙继红。”赵柯拿起旁边的一个工作手册,念完,微笑道,“你们没参与合作社入股,大概是忘了社章的事儿,饲养员也要遵守社章,你们几家有适龄孩子不去学校读书,不具备饲养员资格。”

    这几个妇女,除了孙继红家实在困难,吃饭都成问题,剩下四家全都是家里有女儿,不愿意女儿上学的。

    要不是必须得集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七十年代妇女主任》44.第44章赵主任不怀好意

    体分红,赵柯都想直接把这些家全都踢出在外,看他们着急不着急。

    不过最终目的不是置气,是解决问题。

    赵柯当他们都是家庭困难,特别善解人意地说:“虽然你们认真学,有很大几率选上这个饲养员,不过家庭困难暂时无法负担,大队也能理解,以后还有机会嘛。”

    几人脸色都不咋好。

    没入股,是因为觉得入股没必要,谁知道能不能见到收益。

    但这个饲养员不一样,那是确确实实给工分儿的。

    孙继红苦着脸,求:“赵主任,我家情况特殊,能不能……”

    赵柯微微抬手,趁着人多,又提了接生员培训的事儿:“也可以报名接生员,目前是一个名额,唯一的要求就是已婚妇女,年龄可以适当放宽,但是手脚得利索哈。”

    妇女们闻言,议论起来,但她们对这个接生员都有些踌躇。

    赵柯对孙继红道:“接生虽然考验技术,要求也更严格,但报酬还是可观的,也不一定非盯着饲养员。”

    孙继红揪着眉头,仔细思考。

    赵柯跟她说完,又扬声道:“接生员的名额我还会去争取,也得提前进行点儿培训,免得参加公社培训时两眼懵。”

    “我了解过,也不是只有咱们生产队没有接生员,如果咱们村的接生员接生技术好,完全可以去别的生产队帮着接生,不用担心一个生产队接生员太多,会打架。再不济,以后咱们养猪场自己生小猪,也可以帮忙嘛。”

    “大家踊跃参加啊。”

    该说的都说完,赵柯举起喇叭喊:“好了,散会!”

    饲养员培训,其实需要讲的内容不多,每天也就半个小时,赵柯就能负责。

    但接生,赵柯是一点儿不懂,要是拿着宣传册照本宣科,多少有些不负责,于是赵柯就又找到钱婆子家,请她帮忙提前培训一下接生知识。

    钱老头去遛弯儿了,钱家九岁的小孙女在院儿里干活,钱婆子怀抱着不到一岁的小孙子,拒绝:“家里活儿不能没人干,我去不了。”

    赵柯劝说:“不会耽误很长时间,每天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早午晚,您什么时候方便就安排什么时候。”

    钱婆子手轻抚小孙子的背,不吱声。

    “钱奶奶,我都听说了,您接生特别有经验,传授一下,妇女们都受益,您也趁着这个机会,出去转转,咱们生产队的妇女们最近全都干劲十足,精神面貌很不一样的。”

    钱婆子无力地扯扯嘴角,“有啥不一样的?”

    “养猪场的饲养员,大队给的工分多,大家都争抢着报名,情绪很高涨。”赵柯说完,捧她一句,“您以前接生拿报酬贴补家用,家里人肯定很重视吧?”

    然而赵柯今天吹捧错了地儿,钱婆子垂眼,没什么生气地说:“也没啥区别,一样儿拿我当老妈子使。”

    赵柯问:“那您就全盘接受?”

    钱婆子认命道:“我是逃荒到这儿的,要不是钱家收留我,我就饿死了,不接受我也没地方去。”

    赵柯皱眉,“现在是新社会,我在轴承厂的时候,‘妇女能顶半边天’可不是口号,咱们生产队好些妇女为什么还是没有地位,就是因为家里一直都是男人挣得多,他们根本不重视妇女为家庭的付出。”

    “如果妇女们有经济底气,肯定能慢慢改变那些旧观念,钱奶奶,您就帮帮我吧。”

    钱婆子静默许久,才点了一下头。

    赵柯赶紧跟她约时间,前三天是下午五点半到六点半,正好她培训半个小时养猪,钱婆子就讲接生经验。

    等三天后,就从五点开始,六点结束。

    第二天,赵柯白天整理了一下她的笔记,又咨询养过猪的板儿叔,准备好培训内容。

    可惜妇女们完全没有听课应该安静用心的意识,只有两个妇女带来孩子帮着记笔记,其他人嗑瓜子,交头接耳,嬉笑……

    赵柯拿着喇叭提醒了几次“听课的效果影响成绩”,妇女们才稍微认真点儿。

    但往往过不了三分钟,又开始溜号,学习效率极差。

    这么下去,完全就是矮子里拔高个儿,根本不能挑选出优秀的饲养员。

    于是第一天的养猪培训结束,赵柯就临时宣布:“鉴于你们听课效率太低,采取淘汰制度,明天先考核今天的内容,答错最多的三个社员,淘汰。”

    妇女们一下子怨声载道——

    “咋能突然这样嘛?”

    “你也不提前说?”

    “你这不是为难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