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跟在卫良和关羽他们后面。
目光却是一直看着关羽,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校场上,徐晃集结了五千士兵,整齐有序地分立在校场两旁。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校场上,徐晃集结了五千士兵,整齐有序地分立在校场两旁。
在这些士兵的最前方,马钧和百余人站在那里,等待着卫良过来。
这些工人的手上是,拿着各式各样的弩箭。
其中最大的要属马钧身边那一张弓弩,那都不能称之为手弩了,足足有一米多高,三米多宽,下面还架着轮子。
应该称之为弩车。
卫良见到这东西的第一眼,就被其深深的震撼到了。
即使是见过后世那些精密的武器,但在见到这架弩车的时候,也是为之惊叹。
这架弩车通体成黑色,由木头和铁皮块组成。
弩车的上方,是一个圆形的铁环,铁环的中间,被人用垂梢(马尾巴毛)做成十字结构。
十字中间的位置,还被挂上了一个圆珠,贯穿两根垂梢。
“这是瞄准镜吧?”卫良问道。
瞄准镜,也就是在南下的时候,卫良跟马钧提起过的东西。
“主公,这便是我做的瞄准镜,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主公的预期。我已经将其校准了三千余次,百米范围内,射击准度,应该有九成以上。”马钧解释道。
卫良再次吃惊,记得自己只是将瞄准镜样子给马钧讲解了一下,他就大致知道是什么样子。
而且听他的话,好像还知道校准。
马钧是真的了解这瞄准镜的意思啊。
不愧为三国最有名的发明家之一。
卫良再次观摩了一下这弓弩。
结构的零部件之多,使得卫良一时间也没有将其看透。
“来演示一番。”卫良不知道怎么弄,就换马钧开始演示。
在一百五十米之外,士兵将一靶子立在那里,正要离开。
马钧说道,“这靶子不行,太小了。”
所有人都以为马钧说是那个靶子太小了,可能射不准,会脱靶。
说实话,即使是以箭术扬名的黄忠也是这么认为的。
也就在这时,忽然卫良想到什么,于是转头问道:“汉升啊,听说你箭术无双,可射中百步之外的杨柳叶,这一百五十步的靶,可有把握啊?”
“主公,黄某愿当一试。”
说完,有士兵就拿来了一张三石弓。
黄忠拉了拉,将弓还给了士兵,“有没有五石弓?三石弓力道不够,满弓都无法上靶。”
很快一张五石弓被递了上来。
刘备看着黄忠将一张五石弓缓缓拉开,不由得感叹道:“没想到,有人竟然能够有如此神力。”
刘备自觉得自己力气已经够大了,但也只能拉开一张四石弓,而且还是拼尽全力的情况下。
然而黄忠却是面不改色,似乎很是轻松一般。
一时间,刘备心中再次感叹道:何时我才能拥有这样一批能人,为我所用啊。
?
本章完!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