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也会口称先生,向后进求取解答。
踏上求学道路的弟子,研习经要,走上超凡,走在前方的先行者,亦会对其解惑,不吝赐教。
季秋觉得。
在那里,自己应会有所收获。
不谈其他,只言儒家之仁,墨者之义,法家之理,还有那道学的先贤...
若能得见,在当下这个时代,共同坐而论道,探讨前路。
想必,定能受益匪浅,叫得季秋对于前方的道路,看得更加清晰。
方才的异象,搅动一时风云。
惹得这并排木屋的一众力工,对此略有惊慌,以为是哪位临淄城中的神血公卿,在这城外降下了他的怒火。
对此,季秋一一视而不见,迈动脚步,便直往山野走去。
虽说他的修为低微,道体天成的异象,动静已经降低到了最小。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依旧是波澜壮阔,宛如天怒一般。
而且说不准,真会引来这临淄城中的神血探查,若只是媲美道基的士族还好。
可要是能与金丹争锋的卿大夫...
那对于眼下的季秋而言,则未必友好。
是以,不如暂避锋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更何况。
按照模拟的推演轨迹,前日天降流火,今天,他会在这临淄城外的荒野,遇到一个人。
遇到一个,改变了他模拟轨迹一生的人。
...
沿着临淄河畔,一路走到上游。
夫子带着颜子渊,看着方才一阵异象争相而起,脚步驻足了片刻。
“子渊,你说这世上,究竟有圣人么?”
听到夫子的询问,身后随侍的弟子沉吟了下。
方才的异象,他也察觉到了,昨日天降流火,今日百里风云骤变。
而根据先生曾经讲授的周前古史来看。
莫非,真有圣人临世?
二人身畔,有舟楫渡河而过。
一条淄水,隔开了两岸。
岸的这头是山野,而山野之中,所存的尽都是稀稀拉拉的村落,里面居住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凡民。
他们终日所为,不过劳劳碌碌,挖取着神血贵族所要求的灵矿、灵药、亦或者其他,最后换取一箪食以充饥,便算是过了一天。
劳累而又单调。
岸的对面,是巨大的古城,是这齐地的国都,临淄。
在里面,有着古老之前,便已存在的姜齐之王,以及臣服于他,或是被他伐尽的公族,以及效忠着齐的卿、士...
还有那千千万万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