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茶渐浓最新小说 > 正文 第300章 晓世故

正文 第300章 晓世故(第1页/共2页)

    虽然没有过交集,但对于诸葛诞这个人,夏侯惠还是知道的。

    早年彼还只是尚书郎的时候,与杜畿一并受命监造御楼船,在试水的时候遭风浪同溺水,而他在虎贲驾小船来救时让虎贲先救杜畿;自己却昏死过去飘到河岸才被救活,由是美名一时传扬、仕途青云直上。

    因浮华案罢黜时,他已然官至尚书了。

    但夏侯惠对他的敬佩之处,是“为诸葛公死,不恨”这句话——

    原历史轨迹诸葛诞在寿春起兵讨司马氏,兵败被杀时麾下数百人被俘,行刑时被排成一列,每处斩一人便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人投降。

    得人心犹如古之田横。

    异地而处,夏侯惠觉得自己也未必有这般本事。

    对于这样的人,想来登门拜访,夏侯惠自然是愿意“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

    且从丁谧的话语中,夏侯惠也能猜得出来,诸葛诞前来拜访的目的,不外乎是得悉了孙资遣子去幽州后,便也想着去辽东罢了。

    是的,他就是想去辽东。

    若是他想去幽州的话,以他在京师任职十数年的过往,直接去寻毌丘俭就好了,没必要过来寻自己。

    故而夏侯惠一时默然。

    不是不愿意与彼结个善缘,更非有难为之处,而乃意踌蹰。

    缘由有二。

    一者,他自家仲兄夏侯霸为人刚愎,而诸葛诞也颇为自矜,二人未必能相处融洽,更莫说是如臂使指了。

    另一,则是诸葛诞素来与夏侯玄、邓飏等人亲善。

    曹爽与他交恶、与丁谧割席绝义之事,京师洛阳无人不知。

    就连族子夏侯玄都要被迫做出选择了,为什么诸葛诞却无视这点呢?

    难道他不知道,一旦他过来拜访令支侯府,莫说曹爽从此不与他论交,就连夏侯玄都要避嫌而疏远了!想效仿丁谧寻军功封侯,他完全可以请托夏侯玄或司马师说项,前去雍凉或荆襄觅军功啊!

    何故独独选了一条与旧友割裂的路子呢?

    夏侯惠自忖片刻,弗能解,遂以此来问丁谧怎么看。

    “稚权当局者迷矣!”

    应是早就有过思量,丁谧闻言便不假思索,侃侃而谈,“公休若想博得军功,雍凉与荆襄皆不可能如愿,唯稚权仲兄所在辽东耳!稚权莫是忘了,我能得以封侯,乃稚权两次上疏庙堂与衮衮诸公争论之故?”

    这事我没忘,但先例都开了啊!

    只要诸葛诞能博得军功,以他的名望,庙堂诸公还能视而不见不成?

    夏侯惠心中仍是不解,微抬头挑眉示意丁谧继续解惑。

    “男儿当有封侯志,耀门楣荫子孙。”

    对此,丁谧更直白的解释道,“封侯,人皆趋之若鹜。敢问稚权,若你我非亲非故,可有两次上疏庙堂争论之事乎?诸葛公休今乃一介布衣,在雍凉或荆襄并无人脉,于庙堂并无助力,想博得军功,谈何容易!”

    原来如此。

    顿时,夏侯惠恍然。

    诸葛诞若是请托去了雍凉或者荆襄,夏侯儒与郭淮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但初来乍到的他,也是不会被委以心腹的。

    所以,哪怕是战事爆发了,督将上表庙堂为将士请功了,也不会分给诸葛诞足以封侯之功的——军功分配本来就是僧多肉少,在前方以命相搏的心腹将率都难免分润不到呢,夏侯儒与郭淮能容出多少的功劳,冠以在后方出谋划策的诸葛诞之名?

    孙资遣子去幽州,那是因为他乃中书令!

    不管孙密在幽州有没有作为、毌丘俭再怎么想笼络麾下,都能分到一份功劳。

    在地方不能被视作心腹、在庙堂无人为之争的诸葛诞,想白身封侯,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他才决绝的赌一把,将希望寄托在夏侯惠身上。

    因为他觉得,夏侯惠是愿意为他争的。

    一来,是务实选择。

    明眼人都知道,以天子曹叡的恩宠与信任,作为谯沛子弟的夏侯惠,是魏国庙堂上冉冉升起的新贵。

    庙堂新贵,换而言之就是羽翼未丰、根基还没有夯实。

    也意味着将要延揽英俊做为心腹爪牙。

    以他诸葛诞的名声与才能,就算是如今魏国名望最隆的太尉司马懿都愿意以诚招揽,夏侯惠自然也不会拒之门外。

    且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嘛。

    他现在主动过来示好,对于夏侯惠而言犹如雪中送炭、堪称诚意满满,必然会被重视与觉得值得拉扯的。

    其次,是各得所需。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