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茶渐浓最新小说 > 正文 第273章 夜谈

正文 第273章 夜谈(第2页/共2页)

   丁谧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此些年来,公卿百官对刘孙二人擅权之事愈发不满,不时劝谏,陛下或有所察,便让稚权兼领中书省属官,以遏刘孙气焰。”

    说罢了,他与夏侯和都将目光转过来,静候着夏侯惠的见解。

    而依旧很沉默的夏侯惠,只是咧嘴笑了笑。

    因为他们都理解错了.

    而且错得很离谱。

    夏侯惠知道,如若天子曹叡当真以中书侍郎让他兼领,并不是让他去遏制刘孙的擅权,而是想让他与他们沆瀣一气。

    缘由很简单。

    对于曹叡而言,刘孙二人的作用,就如前朝汉天子眼里的宦官。

    前朝有外戚、宦官与士人三大利益团体。

    三者相互斗争夺权,汉天子作壁上观,偶尔下场打压一下势大的一方。

    外戚壮大了,皇帝就扶持宦官与士人将权力夺回来;宦官权力大了,外戚与士人就合作声讨;而士人失控了,皇帝就让宦官构陷罪名、让外戚摇旗助威。

    而魏文曹丕代汉后,将三者的斗争画上了句点——改革官制,严禁宦人与后宫干政。

    这固然是减少内耗、有利天下之事。

    但从皇帝的角度出发,是失去了遏制士人权柄的筹码。

    刘放与孙资日渐权重、以至到了号为“专任”的地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如此:曹叡将他们当作前朝的宦官、是为遏制士人权柄的筹码了。

    而诸夏侯曹也是天子的筹码之一,作用如同前朝的外戚。

    现今,士人与地方豪族坐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就连武帝曹操时期的屯田制都被侵蚀而腐朽了,天子曹叡又怎么会让夏侯惠去遏制刘孙二人呢?

    相反。

    他是让夏侯惠去当助力啊!

    是期待着中书省与诸夏侯曹同进退,不计名声为集权君王而不留余力啊!

    所以说,先前还觉得不管庙堂是否允了分户封丁谧、自己都已然赢了、都赚足名声了的夏侯惠,此时才知道自己输得很彻底。

    他不过是天子曹叡手中的提线木偶而已。

    在权术的布局与手腕之上,他在天子曹叡面前犹如三岁小儿。

    故而,他也不想在此事上过多纠缠了,“此事尚未有定论,就先不商讨了。义权,其他人近来有什么举措吗?”

    “倒也没有。”

    虽然有些奇怪自家六兄为什么揭过话题,但夏侯和还是如实作答道,“秦朗已然简言慎行,曹肇与曹爽无有变化,转职为河南尹的夏侯献似是还颇为欣喜。只是,文钦对六兄颇有怨言。”

    文钦?

    他记恨我的什么?

    夏侯惠目光微凝,耷眼片刻,试声问道,“莫非,是他知晓了我推举仲兄之事?”

    “对!”

    点了点头,夏侯和继续说道,“先前陛下有让他督护岳营,而六兄举仲兄代之,此事不知如何泄露的出去。文钦得悉后,遂常对他人言,六兄妒贤嫉能、任人唯亲,非帅才也。后辽东大捷传报至洛阳,他便时常咒骂六兄,说六兄夺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呵!

    狂妄匹夫!

    就你这种自矜桀骜、不恤士卒之人,若是随去辽东了,说不定就没有一战而定之事了。

    不过,天子身边还当真是没有秘密啊~

    连这种君臣私下论人的事情都能传出来,曹叡也能忍吗?

    “陛下知晓此事了吗?”

    “应是知晓了。”

    夏侯和迟疑了下,才作声道,“虽然陛下不曾提及此事,更没有申斥文钦,但自那之后,好些伺候在陛下身边的侍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了。”

    不经审讯纠察便囫囵滥杀,这种办法除了闹得人人自危之外,还能有什么效果呢?

    腹诽了句,夏侯惠有些意兴阑珊,也开始觉得头脑因为吃酒过多隐隐作疼了起来,便想着罢了这些沉重话题,问些家长里短之事。

    但却被夏侯和给抢了先。

    他先是给了丁谧一个歉意的眼神,随后说道,“六兄,此番你上疏异议庙堂录功,惹来了很多人的茶余饭后。”

    然后呢?

    夏侯惠侧目过来。

    此事他早就知道了。

    庙堂发生的事情,一日之内就能传遍洛阳所有权贵府邸。

    这不,居住在他府中的丁谧,从昨日开始就陆陆续续迎来了许多赴宴的请帖。其目的不必说,都是想从丁谧口中旁敲侧击出夏侯惠后续动作的。

    “天子对此并不忌讳,且还随口问了各个近臣的意见。而据我所知,尚书台各曹僚属也多有争论者,意见不一,但不少人觉得六兄此举乃是居功自傲、妄议庙堂定论。还有,闲暇士子坐谈与市井之徒也在嚼舌,说六兄此举有沽名钓誉、收买人心之嫌。”

    呃~

    这些家伙说得很对!

    夏侯惠并不否认,自己上疏异议的目的,一半是为了报答丁谧的尽心尽力,另一半则是想看看能否拉拢一两个被“浮华案”禁锢的人来投靠。

    或是说,被浮华案禁锢的诸人中,除了司马师与夏侯玄之外,丁谧就是比较出色的人了。

    何必还要着眼其他人呢?

    历史上这些人大多都依附于曹爽,最终不是也没一个中用的吗?

    但夏侯惠觉得,自己肯定比曹爽知人善用。

    因人而异嘛。

    就如韩信与陈平那般,在项羽与刘邦手下时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况且,他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满朝公卿百官,与他相善的就没几个,而天子曹叡都广纳后宫了,以他的资历与威信想聚拢些爪牙,除了这些被浮华案禁锢的人,也没有什么人可选了啊!

    就算拉拢不了,现今释放点善意,也能给曹爽添点堵不是?

    毕竟,这些人大多聚拢在曹爽身边呢。

    “嘿,管他人口舌作甚!”

    夏侯惠满脸坦然,义正辞严,“我此举乃循军功封侯之旧,他们喜欢嚼舌便随他们去罢,我问心无愧!”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