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果然不负忠亮公直之誉啊!
缓过尴尬静静旁听的王肃,默默在心中感慨了句。
无他。
虽然卫臻声称自己一时无断,但在座之人都听出来了,他实则在反驳夏侯惠之请,坚持先前录功定论不可改。
殿内持续了好一阵的死寂。
还没有作言的人,耷眼拈须依旧面色如常,但心中如何作想就不得而知了。
对比之下,太常和洽反而成了最闲逸的人。
最先作建议固然顾虑重重,但也可以不理会后来出现的分歧了啊!
天子曹叡也在沉吟中。
微微蹙起的眉毛,眼角的皱纹被牵动偶尔晃荡下,让众人都以为,他正在对两种截然相反的建议权衡利弊中。
一时无断.
或许,卫臻的托词,放在天子的身上才最适当罢。
然而他们都猜错了,且还错得很离谱。
蹙眉与眼角皱纹在跳动,是曹叡在很辛苦的憋着笑意,卫臻的建议太可他的心意了!
没错,他是有遂夏侯惠请求之意。
但没有相悖的建议、坚持旧意之论,怎么彰显他这个天子的恩德呢?
黄金之所以值钱在于稀少。
同理,恩情之大在于来之不易。
那些被罢黜禁锢之人,若是没有历经多少转折就迎来了重新步入仕途的曙光,他们对此会好好珍惜吗?
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这个赐予曙光的天子,他们心中又能有几分感恩呢?他们的父辈在某些事情上,能支持或让步几分呢?
如果不能戮力同心,想要君臣相得,就只能在相互妥协中诞生。
而前提条件就是确保利益交换时,是对等的。
曹叡不想也不能将将自己的恩情给贱卖了。
“唉!”
终于压下喜意的他,语气感慨的叹了声,再度落在卫臻身上的目光饱含赞许,“老成谋国者,如卫卿是也。”
旋即,目光微移,“刘卿、孙卿?”
他们二人素来共进退,不管是曹叡还是公卿都习惯了,问事时也直接当成一人。
果不其然。
刘孙对视一眼,孙资略微点头,刘放便垂首作答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