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作者理振最新小说 > 正文 第85章 霍嫖姚(上)

正文 第85章 霍嫖姚(上)(第1页/共2页)

    后方的准噶尔主力都还没反应过来,这边的战斗就已经快速爆发并白热化。

    在第一波出乎意料精准的定点射击下,毫无准备准噶尔骑兵纷纷扑地,血花四溅。

    “注意了!盯着当官的打!”

    朱孝敏一声高呼,然后紧接着快速装填弹药

    线膛枪虽然看似和燧发枪相较,只是多了一条浅浅的膛线而已,可实际应用与威力、精准度,却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差别。

    在线膛枪出现之前,精准射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燧发枪和火绳枪,想要达到杀伤,必须要集结至少十数支步枪集火射击方可。

    故而必须要面对面摆开密集步兵方阵,集结火力

    而线膛枪的出现,改变了战争逻辑

    精准射击的可能,使三三两两的“狙击”行为得以实施,虽然精准程度距离后世的步枪还略有差距,但在这个年代,使用熟练的将士,有此利器,相当于人人均能“百步穿杨”。

    当然,这玩意不同于火绳枪和燧发枪,技术难度不小

    其中最麻烦是材料问题,无论是用于划刻膛线的铣刀,还是被刻划后能够承担火药燃气而不会让膛线快速磨平的枪膛。

    材料学本就是众多科学研究中,碰运气成分最大的

    朱由榔早在肇庆时期,就依据着自己以往在网上灌水得到的“经验”

    让佛山的工匠们搞什么“米尼步枪”,结果却大失所望

    想想就知道,线膛枪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早在十五世纪,火枪刚发明不久时,就有工匠想过这招了,此后各国军队中也一直有零星刻有膛线的火枪应用。

    甚至早于1637年,葡萄牙人就给明廷进献过一批线膛枪

    那为啥不用呢?难道这些人都是傻子吗?

    等到近三百年后,欧洲军队才开始大规模装备,因为在工业革命之前,这玩意压根就没法量产,质量上也不比滑膛枪强到哪去......

    没有冶炼特殊有色金属技术,没有材料学和化学工业的突破,没有高马力蒸汽轮机钻出来的无缝钢管。

    材料不过关,膛线就算刻上去,顶多二三十次就会被磨平

    别说十七世纪,就算放在两百年后,由于缺乏技术设备,民国时期的大部分军阀势力,都没有生产线膛步枪的实力。

    直到现代,枪钢、炮钢的材料属性与制造工艺,那都属于机密,无缝钢管那都是管制物资,出口到中东和中非地区的“游击神器”。

    不过虽然无法量产,却并不意味着不能用

    米涅弹的设计还是相当有用的,解决了线膛枪燃气密闭的一大难题

    武备局那边一年给他弄出来一两百支,虽然只能发射三十几发,膛线就会磨平的线膛枪。

    但也足够用了,毕竟这些线膛枪的应用场合并非正面战阵,而是“特殊战线”。

    线膛枪的射程和精准度,比以往火枪都要强的多

    比如现在这种状况,沈平鸿手里就有二十支从锦衣卫那弄来的线膛枪。

    锦衣卫是每年生产的,数量极其有限的线膛枪最大客户。

    而准噶尔作为最近几年,大明最关注的边境之一,自然也是锦衣卫的重要活跃地区。

    -------------------------------------

    小半个时辰后,僧格面色铁青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叶尔羌人的突然袭击,包括准噶尔派入城的一名千帐都尉在内,数百将士顷刻间死伤大半。

    由于出乎意料的火铳射程和斩首成效,让其余部队顿时迟疑慌乱不定

    叶尔羌人趁机率队冲杀,当着万军之面,

    随后对方居然把死去的将士头颅砍下,于城门前垒为京观

    虽然其实并没有伤亡太多,但这侮辱性实在是太强了。

    朱孝敏等人见已得手,立即在火铳掩护下撤回城门

    只留下一个极为显眼,鲜血淋漓、恐怖狰狞,用人头堆成的京观

    无论如何,这毫无疑问是给想要劝降的僧格面上狠狠打了一巴掌

    尤其那战死的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