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那么势必会造成投掷的不确定性。”
“这便是现在这个手雷的第一个不成熟的地方,还不够统一。”
朱棣认真的听着,也相当的认同这一点。
刚才他一直都在投掷练习,很清楚重量改变对于投掷手感的改变会造成什么影响。
特别是苏璟说的重量不一,似乎并不是因为制作流程造成的,而是工艺上的问题。
这就会导致所有手雷的重量都不一样,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不过朱棣的反应很灵敏,马上就说道:“先生,一旦大规模的生产这样的手雷,只要做好筛选,将不同重量的手雷分类不就行了吗?”
要说朱棣这小子就是个好战分子,武器到他这里,想着法也要用上。
大规模的生产,再筛选分类。
这个办法很简单,但也很有效。
苏璟点点头道:“燕王你说的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这只是第一个不成熟的地方。”
“还有其他的,比如防潮,手雷不是其他火器,枪支和弹药是分开储藏的,手雷是一体的,只能放在一起,不能像其他弹药那般存储。”
“比如点燃引线的问题,每个军卒还得带上火折子,遇上个风霜雨雪的天下便难以使用。”
“比如哑火的问题,即便是我亲手制作的手雷,也会有哑火不爆的可能。”
“比如走火的问题,手雷不比其他的弹药,极其容易被引燃爆炸。”
……
苏璟一口气说了七八个手雷的弊端,直接将朱棣现在想要将手雷装备大明军队的想法掐灭了。
“是学生考虑不周了。”
朱棣朝着苏璟躬身道。
苏璟摆摆手道:“无妨,伱毕竟是第一次使用,难免会被其惊到,想不到这些问题也属正常。”
朱棣说道:“学生以为,这些问题苏先生定会全部解决,有朝一日,学生终会见到完美的手雷。”
苏璟看了一眼朱棣,并未回答这个问题。
……
一日的时间恍惚而过,老朱派来的传信员,总算是到了溧水县。
朱元璋的命令清晰无疑的传达给了朱棣还有苏璟。
“父皇竟是让我先留在这里么。”
朱棣喃喃自语,现在这方案和他想的有些不太一样。
他觉得这样,对于苏璟来说,还是太危险了。
“燕王,既然陛下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案,那我们执行便可。”
苏璟说道,老朱的方案说实话,也算是意料之中。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