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漠视在城墙甬道上断成两节的李效祖,不屑道:“连我的底细都没打探清楚,就敢举兵南下,你败,有何冤枉?”
叶继明一剑枭首于他,这还能算胜之不武。
毕竟是盘外的力量。
可他这一身修为皆是自己苦练而来,归于己身,堂堂正正将李效祖和讨命军一剑败之,李效祖还有什么可狡辩的。
听到此,李效祖话语一滞,不知该怎么回话。
难道神京将破之际,还让人家天德帝束手以待,乖乖送到他面前不成?他再厚脸皮,也没这个脸面去反驳徐行的话。
“再者……”
“即使我不以伟力杀你。”
“难道李效祖……,你真以为你赢我了吗?”
徐行轻笑一声,指了指城内,“你攻破的,不过是神京一外城,在城内,我已多备兵马,可与你巷战,你讨命军虽勇,可入神京,就如困如泥沼之中,再有勇力,也只是负隅顽抗……”
李效祖算的很准,算准了神京兵力空虚。
然而计策是一回事,真正实施下去,就是另一回事了。即使他没先天武者的实力,但以神京的物力、民力,新朝的统治力,拖到勤王大军回援却也不是什么难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
这一句句话下,白衣的讨命军再无敢战之心,一个个跪地乞降。
而李效祖因为是被腰斩,虽血流不止,但一时半会还死不了。
“传朕旨令……”
“讨命军叛国,将帅枭首示众,士兵徙南疆,不可再返故土。”
徐行目光迫视降兵降将,宣布了自己的旨意。
乱世当用重典!
叛国,乃是大罪!
不是他徇私情,就能饶得了的。帝王,要分清自己和朝廷之间的界限。如崇明帝,就不知道这一点,乱用刑罚,才导致朝堂离心。
此外,讨命军南下攻打朝廷,是当今数一数二的大事。若他用刑罚不严,地方势力难免会进行效彷,那样的话,死伤之人,就不是今日这一丁点人了。
“谢陛下宽恕吾等罪责!”
言毕,白衣的讨命军将士们尽管内心如丧考妣,但能得这一刑罚,已经算是皇帝开恩了。没有夷他们亲族。
“谢陛下!”
“皇朝圣明,乃是吾等不忠!”
接下来,一个个将领拔剑自刎,争取给自己的家人们争取一条活路。
现今,天德帝虽未对他们家人进行处罚,可谁能知道后事。但此刻,只要他们自刎当场,一死谢罪,这罪责自然就轻了。
主动知罪选择去死,和被人枭首……,这之间的差别可大了去。
刹那间。
白衣的讨命军将领们尽皆身死。
只剩下主帅李效祖一人。
他呆呆的看着血阳不发一言。
嘎嘎!
几只乌鸦闻着血腥味从远方飞来,停在了城墙边上,开始吃起了这些已死士兵、将领们的血肉。李效祖的尸体,亦在其中。
……
天德元年,秋,九月中旬,镇北王李梁身死,世子李效祖南下讨命,自号讨命军,一日下五城,所向披靡,神京士民惶惶……。
天德元年,秋,十月初,潞州王李永、校州王李诞等人绑前朝公主安仁,献俘于朝廷,帝纳之。自此,讨命军内讧,分为二路兵马。
天德元年,秋,十月下旬,世子李效祖率五万讨命军绕关隘、城池,攀山越岭,兵临神京,欲偷袭神京,一战定乾坤。然三日后,兵败,头颅钉于神京城池,威慑天下反贼。
天德二年,春,四月,朝廷北伐,潞州王李永、校州王李诞献上降表,甘愿臣服皇朝。朝廷未战,关外兵马尽揽之。
天德三年,秋,定国公常吉得帝令,率军二十万兵伐升龙府。同年,帝有疾,隐于宫中,不见朝臣。
……
……
“凤溪江传说最早只是一条无名小溪,后来天凤在旁栖息,时饮此溪水。待天凤离去……,凤溪得到了天凤的卷顾,化作滚滚白江,自东凰州的北部天渊流到了南边忘川海……”
“忘川海也称为南海。”
“当然,不是你们凤溪国以为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