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之人,你师兄肯定作恶多端,死了也活该。”苏叶嘲讽。
“你怎么说话的,”太监大声呵斥苏叶,“我家王爷好心救你,你却在诋毁王爷的师兄。”
苏叶不搭理,“南侠的为人,江湖人尽皆知,我是不可能助纣为虐的。”
“难道你一点也不想为霸刀山庄报仇吗?”赵允让觉得不可思议,江湖人不是一向父仇大过天,这位女刀客居然为了所谓的道义,不愿意报仇,更不愿意伤害展昭,“难道你喜欢他?”
也只有这个理由说的通了,女人果然都是如此,为了情郎可以放弃一切,包括仇恨。
即便是赫赫有名的女刀客,也逃不脱情网。
苏叶轻哼,“不管你打什么主意,都没有用,我筋脉尽断,已经是个废人了,不可能打得过展昭。”
被她这么三番四次推拒,赵允让就是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住了,直接起身离开。
苏叶知道,他不可能就这么放弃,肯定还会来的,好整以暇等着。
果然第二天,赵允让拿了一份资料过来,“这是名捕刘大问查出来的线索,他们在霸刀山庄发现了蛛丝马迹。”
苏叶蓦地睁开眼,仇恨溢满眼球,直直盯着赵允让。
赵允让脸上露出笑容,读出上面的内容。
霸刀山庄有苏七绝在,许多人不敢招惹。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就说明必定有对付苏七绝的方法。所谓擒贼先擒王,有人设下计谋,派了人在苏七绝练武的时候偷袭,当时正是深夜,苏七绝在后山山洞里,因为离得远,发生了何事,其他人并不知道。
苏七绝反手打了一掌,把那个偷袭的人杀了,自己也走火入魔死了。
看来是那偷袭的人成功了,紧接着就是百八十人出现,对整个山庄进行屠杀。
有山庄的人发现了不对劲,出来查看,但他们武功本就一般,双拳难敌四手,一个个被砍死。
之后那些人打扫了战场,把自己的人都带走了。
“苏姑娘,我们都知道,若要偷袭,除非是极为熟悉之人,不然凭着苏大侠高明的功夫,是不可能得手的。另外这偷袭之人研习的,一定是一门魔功,能让人走火入魔。”
普通武功断不止于此,顶多受一点内伤。
“我身为大宋王爷,不能让魔功这种东西,存在世间,危害百姓。所以我们的目的殊途同归,都是找出幕后之人。”
魔功之所以称为魔功,是因为它修炼就带着邪性,比如需要吸食人血,比如用骷髅练习等等。
魔功一旦出现,必伴随着杀戮,江湖人人得而诛之。
但魔功早就消失了好几百年,江湖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还有这种武功的存在。
那些门派最长不超过两百年,所以江湖人知之甚少。
但赵允让不一样,不仅是宗室,还在皇宫里生活过。
要说典籍最全的,非皇宫莫属,或许那里没有高明的武功秘籍,但历代武林消息秘闻,总有记载的。
明面上江湖和朝堂互不干涉,实际朝廷没有一刻不想平了所谓的江湖,毕竟有一群不受朝廷管辖,偏偏高来高去的武林人,不仅皇帝对自己的项上人头担忧,那些大臣们也会担心,那天被某个江湖人“惩恶扬善”了。
官场混的,哪个不是行走在灰色地带,即便一心为民,可有时候面临的,却是一道道铁轨问题。
你选择了一边,难免损害另外一边的利益,而江湖人很少能看懂这些的。
举一个例子,当河坝要决堤的时候,官员会选择提前凿开,让它往人烟稀少的一边泄洪。
可如果这河坝左右,有两个不同的村子,左边的有上千人,其中还有一户是某个官员的亲眷,而右边只有区区几十人,都是一些泥腿子。
那官员当然会选择往右边泄洪,造成的伤亡小,他还不会被上官责难。
这种行为错了吗?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错,保住大多数人,是所有人都会做的选择。
可当右边的村子有人逃生了,他们找到某位大侠,告诉他,狗官为了巴结上官的亲眷,为了让他们安全,提前凿开了堤坝,把我们全村百姓置于死地。
那在江湖人看来,这是一个好官,还是坏官?
当然是坏官了,居然凿坝,罔顾人命。
要是冲动的,他就该去取这位官员的项上人头了,名号就是,为民除害!
到时这位官员不仅人死了,名声也没了。
而他的上司为了不让江湖人盯上自己,会出来冠冕堂皇痛斥他,把他打为贪官,好满足江湖人惩恶扬善的心理。
最后这件事就这么了了。
而官员在当官过程中,要面临多少次这种选择呢?
可能有很多,也可能没有,可江湖人确实是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但江湖人的势力根深蒂固,一茬茬冒出来,朝廷想要安稳,就不能用强硬的手段,但搜集消息,然后一点点渗透,是很正常的。
再加上江湖人许多都不识字,他们无法记录门派的历史,都是口口相传。
一旦遇到什么意外,或者没落了,也就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
但朝廷不一样,什么都会形成书面文件,留存下来。
所以苏叶不意外赵允让知道这些隐秘,同时也猜到了,他们是没查出什么,所以才会栽赃到所谓的魔功上。
先不说苏七绝的走火入魔很好解释,纯粹是他被偷袭后,用了霸道刀法最后一招,导致内功逆转,筋脉寸断,爆体而亡。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