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另一个战场是在印度,印度洋舰队的扩充,孟加拉明军的强大,已经足以趁机向英国东印度公司发起进攻。
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样,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实力还不算强大。
在得不到本土的支持时,明国海陆军可以轻易地击败对手,完成对印度的独家垄断。
欧洲开战,黄立还要观望下形势,再作决定。
但对于周边最后一个国家的征服,却将于明年开始。
安南的郑阮对峙还在持续,虽然停止了战争,但封建王朝的腐败却不可避免地愈演愈烈。
百姓民不聊生,纷纷逃往云南和湄公省。
黄立认为时机已到,不必再等什么西山三兄弟的揭竿而起。
云南、广西和湄公省三路出兵,再加上海军助战,一举可灭南阮北郑。
已经有大批越人归化同化,将成为最好的统治阶层。
他们引领着生活困苦的越人,效忠大明,也享受大明所带来的美好生活。
黄立勒住战马,望着前方的滔滔河水,以及横跨河面的大桥。
心中升起豪情,黄立扬鞭指点着,“有了辽河大桥,以后还会有长江、黄河大桥,天堑变通途,我大明将再迎腾飞之机。”
李来亨和刘体纯也是第一次看见这大桥,都是震惊又赞叹。
二十年的时间,蒸汽机终于进入到了实用阶段。
纺织厂、炼钢厂、矿山等等,正在逐渐更换动力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火车也出现了,虽然还比较小,比后世游乐场的小火车大不了多少,也就能载个几十人观光游览。
但黄立有充分的自信,再过十年二十年,在他的有生之年,火车将成为主要的运输交通工具。
到时候大修铁路,有如动脉,将大明各地连结得更加紧密。
尤其是西伯利亚、南疆,有了铁路,便能经济腾飞,更能快速运兵,统治更加稳固。
大明率先进入蒸汽时代,将把西夷列强甩在身后,并引领时代潮头,成为世界学习昂仰的大国强国。
车辆停下,李云容、应盈等跟随东巡的妃嫔,在宫人的扶持下,走出了马车。
已经是中年妇女,却愈发显得雍容华贵。
看着面前的滔滔河水,以及横跨河面如长龙的大桥,纷纷发出惊叹之声。
东巡之后,还有西巡。
黄立要看看东北,要看看南疆,要看看新大明的壮丽河山,要看看大明子民的生活现状。
大皇子在欧洲留学,明年就能归国;
二皇子刚出发,到大明的海外占领地游历,不知几年方回;
老三则走陆路,先是本土,再从西南入缅甸,到孟加拉转一圈。
老四老五年纪稍小,再过三五年,也要被派出去游历,增长见识。
至于自己的继承人,黄立还没有最后确定。
但为了安抚臣民,他还是宣布已立储,圣旨就在乾清宫的匾额之后。
明朝乾清宫的匾额上是“敬天法祖”四个字,清朝顺治给改成了“正大光明”。
黄立则重立匾额,八个字“开拓进取,以民为本”。
“再活五百年肯定是不可能,但朕少说还能再活个二三十年。”
“有这二三十年的时间,大明不成为世界最强,白瞎了朕这穿越的头脑。”
黄立对于身后事并不太担心,他的开拓进取、奋进不息,就是给儿孙打下的牢固基础。
澳洲两三个,美洲两三个,纵是没能继承皇位,黄立也给儿子们安排好了。
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不能是无能之辈。
如果不堪用,就留在本土终老吧!
黄立走到自己的女人跟前,笑着说道:“走吧,陪朕过河。”
说着,一手揽起一个,又回头招呼随行众将,“走,随朕过河。”
众将纷纷应承着,跟在皇帝身后,看着那高大的身影左右又有红绿相衬,一步步地走上了大桥。
“这桥挺长啊!”李云容挽着皇帝,惊叹道:“大明最长的桥吧?”
“以后还会有更长的,更高大的。一层走火车,一层走车辆行人。”黄立哈哈笑着,“再宽的江河,也能变成通途。”
应盈笑道:“臣妾跟着万岁走,再长的桥也有尽头,再宽的河也挡不住前进的脚步。”
“不仅你们要跟着朕走。”黄立回头看了一眼,自信又骄傲地挺着胸膛,“这些官将,还有大明的子民,都要跟着朕,永远向前,绝不停歇。”
桥已到尽头,眼前又是一片宽阔。
远处有山林,近处有跪拜山呼的行人百姓。
“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这山呼之声,黄立抬起了手,向着他的子民轻轻挥动。
一身明黄,如同一面飘扬的旗帜,映现在众人面前,让他们心旌激荡,不得自已。
…………….全书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